一种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48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包括六个面,上表面右端设有凸台;凸台处设置第一开口;上表面左端设有第二开口,靠近第二开口处设有凸起;凸起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把手;右侧面设有第二把手;第一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盖体;还包括与第二开口配合的第三盖体;第三盖体包括底盖、连接件、开关件;开关件包括出水管和手摇部位;手摇部位与出水管垂直;出水管的管体设有穿孔,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与连接件、底盖贯通;当手摇部位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被连接件遮挡。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手提与倒水;水量大小可以根据穿孔被遮挡的程度相应调整;倒水、出水十分方便。

A kind of buck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cket, which comprises a barrel body, a barrel body includes six si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ug boss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opening; the upp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openings; the left, near the opening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bulge; the first hand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vex and convex se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in command of the first; the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ver body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a cover opening second; also includes second openings with third cover; the third cover body comprises a bottom cover, connectors, switch; switch includes a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hand; hand position and outlet pipe; pipe body the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hen the hand is in the open position, perforation and connecting piece, the bottom cover through; when the hand position is in the closed position, the connecting piece blocking perforat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it is convenient to hand and pour water, and the size of water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erf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水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桶。
技术介绍
生活中,常用水桶用于盛水。传统的水桶,盛水容量大,不易搬动,使用时要么配合饮水机进行使用;要么需将挡盖开启,放置其他地方,然后倾斜水桶,倒入容器中;这样的缺陷在于:1.因水桶过重,不便携带,当在户外时,水桶本身难以携带,也不方便转移位置,配带饮水机更加不方便;2.倒水难以控制,因水桶需要倾斜桶身进行倒水,倒水量难以控制,也容易倾倒洒出,对于力气小一点的人喝水成为麻烦;3.因挡盖开启时无处放置,容易弄脏或丢失,这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困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桶,该水桶设有把手,便于携带,倒水方便,同时解决挡盖无处放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包括六个面,上表面右端设有凸台;凸台处设置第一开口;上表面左端设有第二开口,靠近第二开口处设有凸起;凸起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凸起和凸台连接;右侧面设有第二把手,右侧面在第二把手处内凹形成凹面;第一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三盖体,第三盖体与第二开口配合;第三盖体包括底盖、连接件、开关件;底盖上端面设有开口,连接件穿设在开口内;开关件包括出水管和手摇部位;手摇部位与出水管垂直;出水管穿设在连接件内,沿底盖径向穿设;出水管的管体设有穿孔,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与连接件、底盖贯通;当手摇部位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被连接件遮挡。作为优选,第一开口与第一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处设有螺纹;第一盖体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第二开口与第二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凸环,第二凸环处设有螺纹;第二盖体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第二开口与第三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三盖体内设有与第二开口处配合的螺纹。第二开口能够与第二盖体、第三盖体配合。作为优选,第一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三凸环;第三凸环处设有与第二盖体、第三盖体配合的螺纹。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三凸环用于与第二盖体或第三盖体连接;使用时,若开盖倾斜倒水,则可将第三盖体放置在第一盖体内;使用时,若用第三盖体自动出水,则将第二盖体放置在第一盖体内;这样不会污染盖体、便于放置、不容易丢失。作为优选,第一盖体内设有用于加固密封的第一密封圈;第二盖体内设有用于加固密封的第二密封圈;第三盖体内设有用于加固密封的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均用于加强盖体密封。作为优选,连接件底部为第一中空柱体,处于盖体内的部分设有限位台,限位台卡在密封圈上;连接件上部为第二中空柱体;第二中空柱体与第一中空柱体垂直设置;第二中空柱体与第一中空柱体贯穿设置。使用时,限位台上端面卡在密封圈上,下端面卡在第一凸环或者第三凸环上,加强密封;第二中空柱体与第一中空柱体垂直设置,便于穿设出水管,转换出水方向;第二中空柱体与第一中空柱体贯穿设置,方便出水。作为优选,第一中空柱与第二中空柱体连接处设有限位块;手摇部位与出水管连接处设有凸件;凸件与限位块配合限定手摇部位的转动角度。作为优选,出水管与穿孔平行位置,近手摇部位处设有小孔;出水管内设有滑槽;滑槽内卡接有隔离板;隔离板将出水管分割为出水区和通气区;出水区与穿孔、第二中空柱体、第一中空柱体贯通;通气区与小孔贯通。作为优选,在凹面与前侧面、后侧面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一方面加强桶体结构,另一方面方便手握。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凸起和凸台连接;右侧面在第二把手处内凹形成凹面;这样能够使第一把手与上表面、第二把手与右侧面拉开距离,增大手握空间,方便手提与倒水;第一把手方便控制倒水方向和位置等,第二把手减轻倒水所需的力度,方便控制倒水倾斜角度和倒水量;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配合使用,倒水方便。第二盖体与第三盖体均能够放置在第二开口处,倾倒时,可用第二盖体;直接出水时,可用第三盖体,此时,将水箱倾斜置于高处,左侧面朝下,上表面正对使用者;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与连接件、底盖贯通,水流经过底盖、连接件、穿孔,从出水管流出;当手摇部位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被连接件遮挡,水流被连接件挡在连接件内;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时,根据穿孔被遮挡的程度,水量大小相应调整;该设置倒水、出水均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第一盖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盖体的剖视图;图6为第二盖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三盖体仰视图;图9为开关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出水管内部滑槽结构示意图;图11为出水管内部隔离板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8所示的一种水桶,包括桶体,桶体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15、右侧面8;其中前侧面与左侧面15、右侧面8交界处设有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12;后侧面与左侧面15、右侧面8交界处设有第三斜面、第四斜面16;上表面2右端设有凸台7;凸台7处设置第一开口6;上表面2左端设有第二开口1,靠近第二开口1处设有凸起3;凸起3和凸台7之间设有第一把手4,第一把手4的两端分别与凸起3和凸台7连接;右侧面8设有第二把手9,右侧面8在第二把手9处内凹形成凹面10;第一开口6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盖体17;第二开口1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盖体34;还包括第三盖体28,第三盖体28与第二开口1配合;第三盖体28包括底盖23、连接件33、开关件;底盖23上端面设有开口,连接件33穿设在开口内;开关件包括出水管21和手摇部位22;手摇部位22与出水管21垂直;出水管21穿设在连接件33内,沿底盖23径向穿设;出水管21的管体设有穿孔30,当手摇部位22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30与连接件33、底盖23贯通;当手摇部位22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30被连接件33遮挡。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12、第三斜面、第四斜面16的设置一方面加强桶体结构,另一方面增强美观效果;第一把手4的两端分别与凸起3和凸台7连接;右侧面8在第二把手9处内凹形成凹面10;这样能够使第一把手4与上表面2、第二把手9与右侧面8拉开距离,增大手握空间,方便手提与倒水;第一把手4方便控制倒水方向和位置等,第二把手9减轻倒水所需的力度,方便控制倒水倾斜角度和倒水量;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9配合使用,倒水方便。第二盖体34与第三盖体28均能够放置在第二开口1处,倾倒时,可用第二盖体34;直接出水时,可用第三盖体28,此时,将水箱置于高处,左侧面15朝下,上表面2正对使用者;当手摇部位22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30与连接件33、底盖23贯通,水流经过底盖23、连接件33、穿孔30,从出水管21流出;当手摇部位22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30被连接件33遮挡,水流被连接件33挡在连接件33内;当手摇部位22处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时,根据穿孔30被遮挡的程度,水量大小相应调整;该设置使得倒水、出水均十分方便。作为优选,第一开口6与第一盖体17通过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桶体包括六个面,上表面右端设有凸台;凸台处设置第一开口;上表面左端设有第二开口,靠近第二开口处设有凸起;凸起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凸起和凸台连接;右侧面设有第二把手,右侧面在第二把手处内凹形成凹面;第一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三盖体,第三盖体与第二开口配合;第三盖体包括底盖、连接件、开关件;底盖上端面设有开口,连接件穿设在开口内;开关件包括出水管和手摇部位;手摇部位与出水管垂直;出水管穿设在连接件内,沿底盖径向穿设;出水管的管体设有穿孔,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与连接件、底盖贯通;当手摇部位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被连接件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桶体包括六个面,上表面右端设有凸台;凸台处设置第一开口;上表面左端设有第二开口,靠近第二开口处设有凸起;凸起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凸起和凸台连接;右侧面设有第二把手,右侧面在第二把手处内凹形成凹面;第一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开口处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盖体;还包括第三盖体,第三盖体与第二开口配合;第三盖体包括底盖、连接件、开关件;底盖上端面设有开口,连接件穿设在开口内;开关件包括出水管和手摇部位;手摇部位与出水管垂直;出水管穿设在连接件内,沿底盖径向穿设;出水管的管体设有穿孔,当手摇部位处于开启位置时,穿孔与连接件、底盖贯通;当手摇部位处于关闭位置时,穿孔被连接件遮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桶,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与第一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处设有螺纹;第一盖体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第二开口与第二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凸环,第二凸环处设有螺纹;第二盖体内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第二开口与第三盖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三盖体内设有与第二开口处配合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仁陈云聪高继尧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星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