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479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包括分别贴覆于上主材角钢和下主材角钢内侧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且所述上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下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之间设置有搭接角钢,所述的搭接角钢和上、下主材角钢之间形成了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位于左、右两侧的开口端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根填充件。所述的间隙内部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位于两个填充件之间涂抹有密封用的耐候胶。通过该加固结构既能够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又利于铁塔整体架构稳固,同时便于密封胶的成型,保证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ZGu2改型塔的加固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的焊接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投运时间较早的110kVZGU2(7727)型直线输电线路铁塔因角钢尺寸设计余度不足,极端天气工况下容易发生倒塌事故.如果采用强度更高的塔型对输电塔进行整体更换来提高线路承载能力,这不仅将带来极高的施工成本,而且对线路进行停电检修带来的调度工作量也十分巨大。在大风覆冰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塔身主材是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要提高杆塔的承载能力,需要对主材进行加强。采用焊接加固技术,在非停电条件下对输电塔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将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110kVZGu2改型塔是在ZGu2塔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铁塔主材节点处的螺栓数量和间隙大小均比传统的ZGu2塔大很多。一般的传统ZGu2塔节点处的间隙长度为300-400mm,间隙厚度(即搭接角钢到主材角钢之间的间隙)为5-8mm,使用传统的加固角钢和搭接角钢进行焊接连接,即可实现铁塔加固的一体化。而110kVZGu2改型塔的主材节点处存在大量密集螺栓,通过搭接角钢连接起加固角钢后,在此处存在较大间隙,间隙长度为1000-1200mm,宽度为10-15mm。这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搭接角钢和主材角钢之间的间隙比较大,若直接焊接融化的焊料需要填充整个间隙才能够焊接在一起,不仅很难焊接,而且即使能够焊接速度也会很慢。第二,这导致此处存在受力薄弱环节,不利于铁塔加固的整体架构稳固,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大间隙在进行耐候胶填充密封时不易成型,费时且用胶量大,成本高、密封性能差,严重影响铁塔加固的质量和进度。第三,由于节点处存在较大的间隙,且长度较长,填充耐候胶只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在受力时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在此处虽然有搭接角钢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但是由于搭接角钢和和主材角钢之间的间隙过大,实际的加强效果却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通过该加固结构既能够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又利于铁塔整体架构稳固,同时便于密封胶的成型,保证密封性,还节约了材料和时间,施工效率高、质量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包括分别贴覆于上主材角钢和下主材角钢内侧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且所述上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下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之间设置有搭接角钢,所述的搭接角钢和上、下主材角钢之间形成了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位于左、右两侧的开口端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根填充件,所述填充件的一侧与所述的搭接角钢焊接在一起,所述填充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下主材角钢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间隙内部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位于两个填充件之间涂抹有密封用的耐候胶。进一步地,所述的填充件为方钢或圆钢。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件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件的长度为100mm,同一侧相邻两个填充件之间的间距为200mm,且所述间隙左、右两侧的填充件错位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搭接角钢与上、下主材角钢之间的搭接长度≥150mm。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固角钢的下端面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端面的上方50mm处,所述下加固角钢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连接板下端面的下方50mm处。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件的外侧端面位于所述搭接角钢的翼板侧端面的内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5mm。进一步的,所述填充件的厚度比所述间隙的厚度大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搭接角钢和主材角钢之间设置填充件,即圆钢,从而使搭接角钢和主材角钢连接在一起,不仅降低了焊接难度,而且在保证焊接稳固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先选用质优价廉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填充大间隙,再用性能优良的耐候胶密封,便于耐候胶的成型,保证了结构的密封性和加固质量,节约了材料和时间,获得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3、先将搭接角钢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加固角钢焊接在一起,然后在搭接角钢和主材角钢之间的间隙中塞入填充件,一方面降低了焊接难度,另一方面起到涨紧的作用,使搭接角钢、加固角钢和主材角钢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够有效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有利于铁塔整体架构稳固,满足技术要求。4、左、右两侧的填充件错位布置,这样利于受力均匀,并形成受力的连续性,从而进一步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有利于铁塔整体架构稳固。5、该结构简单合理,具有便于施工、安全高效、造价低等特点,值得在社会中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去掉搭接角钢之后的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上主材角钢,12-下主材角钢,2-连接板,31-上加固角钢,32-下加固角钢,4-搭接角钢,5-填充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ZGu2改型塔在主材节点处包括上主材角钢11、下主材角钢12和设置于所述上主材角钢11和下主材角钢12外侧的用于连接所述上主材角钢11和下主材角钢12的连接板2,且所述的上主材角钢11和下主材角钢12与所述的连接板2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包括分别贴覆于所述上主材角钢11和下主材角钢12内侧的上加固角钢31和下加固角钢32,且所述上加固角钢31的下端面位于所述连接板2上端面的上方50mm处,所述下加固角钢3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连接板2下端面的下方50mm处。所述的上加固角钢31和下加固角钢32之间设置有搭接角钢4,且搭接长度≥150mm。所述的搭接角钢4和上、下主材角钢12之间形成了间隙。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间隙的内部位于左、右两侧的开口端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根填充件5,所述填充件5的一侧与所述的搭接角钢4焊接在一起,所述填充件5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下主材角钢12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填充件5可以是方钢或圆钢。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例中所述的填充件5为圆钢,且所述的圆钢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这样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在搭接角钢4和主材角钢之间设置填充件5,并通过填充件5间接的将搭接角钢4和主材角钢连接在一起,降低了焊接的难度和焊接的速度;第二,起到涨紧的作用,使搭接角钢4、加固角钢和主材角钢形成一个统一的额整体,能够有效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有利于铁塔整体架构稳固,满足技术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件5的长度L为100mm,同一侧相邻两个填充件5之间的间距M为200mm,且所述间隙左、右两侧的填充件5错位布置。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左侧的位于最下方的填充件5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下加固角钢32的上端面上,所述间隙右侧的位于最下方的填充件5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加固角钢3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0mm。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利于受力均匀,并形成受力的连续性,从而进一步保证铁塔节点处的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贴覆于上主材角钢和下主材角钢内侧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且所述上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下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之间设置有搭接角钢,所述的搭接角钢和上、下主材角钢之间形成了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位于左、右两侧的开口端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根填充件,所述填充件的一侧与所述的搭接角钢焊接在一起,所述填充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下主材角钢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间隙内部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位于两个填充件之间涂抹有密封用的耐候胶。

【技术特征摘要】
1.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贴覆于上主材角钢和下主材角钢内侧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且所述上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上方,所述下加固角钢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的上加固角钢和下加固角钢之间设置有搭接角钢,所述的搭接角钢和上、下主材角钢之间形成了间隙;所述间隙的内部位于左、右两侧的开口端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若干根填充件,所述填充件的一侧与所述的搭接角钢焊接在一起,所述填充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下主材角钢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间隙内部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位于两个填充件之间涂抹有密封用的耐候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件为方钢或圆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Gu2改型塔主材节点密集螺栓处焊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的轴线沿竖直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彬程文俊刘腾黄振涛王成张涛李保刘东征宋延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