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48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包括立柱,特点是立柱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扩头,扩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台形变坡段和圆柱形基底座,变坡段的边坡坡度为0.5‑1.5倍,基底座的直径为立柱直径的1.2‑2倍,基底座的高度为立柱直径的0.1‑0.3,变坡段的顶部到上一个扩头的基底座底部的垂直距离为立柱直径的1.2‑2倍,立柱内设置有用于回填泥土的圆柱形空心段,优点是增加水平和竖向承载力,可以减小掏挖式基础的扩底宽度,降低人工开挖的风险,并且充分利用原状土的剪切破坏能力,有效减小埋深,能实现增加一个扩头,即可以提高承载力约30%,同时在不显著降低基础承载力的条件下节省混凝土浇筑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
技术介绍
掏挖基础是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天然土中直接挖(钻)成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直接浇注于基坑内而成的基础。目前常规的掏挖式基础一般只有一个扩头,且立柱直径为了满足人工开挖的需要,往往相对较大,对于一般的杆塔荷载,立柱太大,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大大加大了立柱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大转角杆塔荷载加大,一般掏挖式基础的立柱、掏挖深度、及扩底直径都将进一步增大,不仅增大了人工挖孔的风险,而且大大浪费基础的工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承载力的竹节型掏挖基础。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扩头,所述的扩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台形变坡段和圆柱形基底座,所述的变坡段的边坡坡度为0.5-1.5倍,所述的基底座的直径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1.2-2倍,所述的基底座的高度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0.1-0.3,所述的变坡段的顶部到上一个所述的扩头的基底座底部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1.2-2倍。所述的立柱内设置有用于回填泥土的圆柱形空心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首次公开了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将常规掏挖基础的单扩头改成多扩头,扩头数量可以根据杆塔荷载的大小、土质情况的不同适当选用;掏挖基础的承载能力是由掏挖基础扩底与土壤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采用“竹节”型式来增加掏挖基础的承载力,主要增加水平和竖向承载力,可以减小掏挖式基础的扩底宽度,降低人工开挖的风险,并且充分利用原状土的剪切破坏能力,有效减小埋深,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基础方量;进一步设计立柱、变坡段和基底座三者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使承载力实现最大化提高,从而实现增加一个扩头,即可以提高承载力约30%;同时空心掏挖基础,在不显著降低基础承载力的条件下节省混凝土浇筑方量,另外可把弃土回填到基础中,从而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竹节型掏挖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如图1所示,包括立柱1,立柱1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扩头2,扩头2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台形变坡段3和圆柱形基底座4,变坡段3的边坡坡度为0.5-1.5倍,基底座4的直径为立柱1直径的1.2-2倍,基底座4的高度为立柱1直径的0.1-0.3,变坡段3的顶部到上一个扩头2的基底座4底部的垂直距离为立柱1直径的1.2-2倍。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立柱1内设置有用于回填泥土的圆柱形空心段5。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扩头,所述的扩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台形变坡段和圆柱形基底座,所述的变坡段的边坡坡度为0.5‑1.5倍,所述的基底座的直径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1.2‑2倍,所述的基底座的高度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0.1‑0.3,所述的变坡段的顶部到上一个所述的扩头的基底座底部的垂直距离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1.2‑2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节型掏挖基础,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上一体设置有多个扩头,所述的扩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圆台形变坡段和圆柱形基底座,所述的变坡段的边坡坡度为0.5-1.5倍,所述的基底座的直径为所述的立柱直径的1.2-2倍,所述的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维军许育敏李建松庞红旗蒋菲杨东东金启海张舜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