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贵友专利>正文

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016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首先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绕线柱转动设置在转杆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在转杆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drawing mechanism for the polishing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ainage pi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used for polishing the inner mechanism of pulling and releasing the first drainage pipe, drain pipe at both end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ull mechanism, both ends of the output tube and the drainage pip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rinding head through the output pipe and the grinding liquid into the pipe, the pull wire of the grinding head pull on the function, traction wire winding in the winding column, the winding posts rotationally arranged on the rotary rod, when the grinding head wire, motor rotation, drive mechanism makes the fixed winding column with the rotating rod to rotate together, start winding of traction line, while driving the grinding head move in the elbow end polished to bend; when the grinding head line when the motor stops working, adjusting and fixing mechanism, the free rotation of the rotary rod winding in the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grinding head is drawn into the pipe end, traction line As the grinding head is traced to the end of the elbow, the grinding head is moved back and forth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b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放机构,具体是指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运输,除却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管道内壁的粗糙度也会影响石油传输的效率,特别是排水弯管处内表面的不规则凸起,不仅会对石油造成阻碍延缓石油的流速,还会加快石油对管道的腐蚀。传统的管壁打磨通常采用磨料水射抛光技术,但是使用的打磨头时常与管道内壁摩擦,且一般在打磨头的牵引时负责牵引的设备造价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避免打磨液的泄漏,达到提高打磨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本专利技术首先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绕线柱转动设置在转杆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在转杆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提高了打磨头的打磨效率;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所述拉放机构包括箱体和电机,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连接输出管,输出管与外部的石油管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转杆穿过箱体外壁置于箱体内,在所述转杆上转动设置有绕线柱,绕线柱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绕线柱正对输出管的轴心,所述绕线柱上连接有牵引线,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穿过箱体滑动设置在转杆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端部安装有内齿条,所述固定管穿过箱体壁滑动设置在转杆上,在绕线柱的端部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内齿条与环形齿条配合。所述牵引线为柔性钢绳,且牵引线一端与绕线柱连接,牵引线另一端与外部的打磨头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螺纹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还安装有记速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定机构穿过箱体滑动设置在转杆上;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并且本专利技术对电机的要求很低,降低了牵引设备的成本;2、本专利技术当电机驱动时,绕线柱会在转杆上打滑,无法实现对牵引线的缠绕,及实现对打磨头的往复运动,固定管滑动设置在转杆上,推动固定管使得固定管上的内齿条与绕线柱端部的环形齿条配合,实现对绕线柱的固定,使得绕线柱随转杆一起转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拉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箱体、2-电机、3-输出管、4-转杆、5-绕线柱、6-环形齿条、7-固定管、8-内齿条、9-牵引线、10-记速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首先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绕线柱转动设置在转杆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在转杆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提高了打磨头的打磨效率;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其中拉放机构包括箱体1和电机2,在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连接输出管3,输出管3与外部的石油管连接,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4,转杆4穿过箱体1外壁置于箱体1内,在所述转杆4上转动设置有绕线柱5,绕线柱5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绕线柱5正对输出管3的轴心,所述绕线柱5上连接有牵引线9,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穿过箱体1滑动设置在转杆4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管7,固定管7端部安装有内齿条8,所述固定管7穿过箱体1壁滑动设置在转杆4上,在绕线柱5的端部设置有环形齿条6,所述内齿条8与环形齿条6配合;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上还安装有记速器10。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3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9缠绕在绕线柱5上,绕线柱5转动设置在转杆4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2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5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9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1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5在转杆4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9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提高了打磨头的打磨效率;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2的工作负荷,并且本专利技术对电机1的要求很低,降低了牵引设备的成本;绕线柱5活动设置在转杆4上,当电机2驱动时,绕线柱5会在转杆4上打滑,无法实现对牵引线9的缠绕,固定管7滑动设置在转杆4上,推动固定管7使得固定管7上的内齿条8与绕线柱5端部的环形齿条6配合,实现对绕线柱5的固定,使得绕线柱5随转杆一起转动。作为优选,牵引线9为柔性钢绳,且牵引线9一端与绕线柱5连接,牵引线9另一端与外部的打磨头相连;柔性钢绳可提高对打磨头的牵引的稳定性能,保证打磨头在管道内壁的快速移动;因为管道内部的打磨肉眼不可见,设置的记速器10可将转杆4转动的速度等数据记录,为工作人员判断打磨程度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保证管道内壁的打磨效率,避免重复打磨或是过度打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绕线柱转动设置在转杆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在转杆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提高了打磨头的打磨效率;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排水管道的两端各放置有一个拉放机构,输出管与排水弯管的两端连接固定,打磨头通过输出管与打磨液一起进入到管道内,由牵引线实现对打磨头的拉放功能,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柱上,绕线柱转动设置在转杆上,当对打磨头进行收线时,电机转动,推动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与转杆一起转动,开始对牵引线进行回绕,同时带动打磨头在弯管内移动打磨至弯管的始端;当对打磨头进行放线时,电机停止工作调节固定机构,使得绕线柱在转杆上自由转动,打磨头的另一端被牵引至弯管的末端,牵引线也随打磨头被牵引至弯管末端,如此,打磨头在弯管内壁中回往复移动,提高了打磨头的打磨效率;其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使得打磨头在进行一个往返打磨的过程中,减小电机的工作负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内壁抛光用拉放机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放机构包括箱体(1)和电机(2),在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连接输出管(3),输出管(3)与外部的石油管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4),转杆(4)穿过箱体(1)外壁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友
申请(专利权)人:张贵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