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149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包括沉淀池、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整流罩、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所述整流罩下部为开口设置,该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小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所述出水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3大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控制污泥的高度h2高于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使得污水进水后进入污泥层,通过污泥层的过滤与网捕双重作用,提高污泥沉积率,降低出水带泥率,减小混凝剂的使用,降低成本。

An initial sedimentation tank system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comprises a primary settling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in the middle of the water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loth, cloth water chamber water inlet pipe, a water chamber fairing, cloth outlet, scraping part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orag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mud the mud storage cavity discharge pipe, located above the water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water tank connected to the outlet pip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airing for the opening set, the lower opening height of H2 and fairing precipitation pool bottom H1 distance less than the sludge in the settling tank; the water outlet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bottom surface distance H3 is larger than the height of H2 the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The height of H2 sludge contro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wer opening and fairing distance H1 precipitation pool bottom surface, making the sewage water into the sludge layer, through filtering and network capture the dual role of the sludge layer, improve sludge deposition rate, reduce the rate of mud water, reduce the use of coagulant,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污水与混凝药剂混合需设置混合搅拌池,占用空间;对池内污泥界面没有要求,使得沉淀污泥形成初期颗粒较小,容易出水带泥,为降低出水带泥现象,势必加大混凝药剂投加量,造成处理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沉淀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包括沉淀池、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整流罩、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上连接一加药管;所述加药管沿所述管道混合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药管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管道混合器上对应该开口处设有供加药管内的物料进入至管道混合器内,并在其内形成旋流的进料结构。本技术通过加药管将絮凝剂加入管道混合器内,对进入管道混合器内的污水进行絮凝,在沉淀之前先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使得污水内的污泥絮凝成为小颗粒,沉淀时效果更好;进料结构将加药管内的物料喷入至管道混合器内的同时可以在其内产生旋流,带动污水产生漩涡,从而污水内的污泥能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后期沉淀时更易沉积下来,沉淀效果好,出水不易带泥;加药管沿管道混合器内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得物料均从管道混合器内的单侧进入至管道混合器内内,喷入的物料之间不易发生相互冲撞,更易形成旋流。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沿所述管道混合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进料孔组,该进料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管道混合器侧壁上的第一倾斜进料口;由于进料口为倾斜设置,使得物料可基本处于沿着管道混合器内壁方向的状态被喷入至管道混合器内,更易形成旋流;形成的旋流也更大,实现更好的絮凝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孔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管道混合器侧壁上的第二倾斜进料口;通过第二倾斜进料口和第一倾斜进料口相配合,增大进料水流的大小,同时第二倾斜进料口同样为倾斜设置,便于形成旋流。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进料口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50°,所述第二倾斜进料口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75°;该种角度设置的情况下,物料由第一倾斜进料口和第二倾斜进料口分别进入至管道混合器内后,可在某一处进行汇集,形成一股大水流,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冲撞,更易产生旋流,且由于冲击力的增大,旋流回旋的速度更大,絮凝的效果更好,污泥能够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便于后期的沉淀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罩下部为开口设置,该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小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所述出水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3大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本技术中控制污泥的高度h2高于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污水通过整流罩下部的开口流出后先行经过污泥层后再向上流通,使得经过絮凝后的小颗粒污泥或杂质在污泥层的过滤与网捕双重作用下被沉积在污泥层内,不会随着污水向外排出,提高污泥沉积率,降低出水带泥率,减小混凝剂的使用,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进料结构将加药管内的物料喷入至管道混合器内的同时可以在其内产生旋流,带动污水产生漩涡,从而污水内的污泥能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后期沉淀时更易沉积下来,沉淀效果好,出水不易带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管道混合器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包括沉淀池1、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2、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3、整流罩4、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5、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7、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8、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9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3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31,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连接一不锈钢制成的加药管32,絮凝剂通过该加药管投入至管道混合器31内,污水进入管道混合器31后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形成小颗粒的絮凝物;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铁;优选的,所述加药管32沿所述管道混合器31的长度方向设置,加药管32一侧为开口设置,优选的,加药管32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设置,通过焊接直接固定连接在管道混合器31外。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对应该开口处设有供加药管32内的物料进入至管道混合器31内,并在其内形成旋流的进料结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沿所述管道混合器31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进料孔组33,相邻进料孔组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进料孔组包括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均设于所述管道混合器31侧壁上,加药管32和管道混合器3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相连通;所述第一倾斜进料口331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50°,优选为50°;所述第二倾斜进料口332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0°-75°,优选为65°;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位于管道混合器31内壁侧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为1-2cm,优选为1.5cm;当物料充满加药管后,物料经由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被喷入至管道混合器内时,由于进料口倾斜,物料沿着管道混合器内壁方向的状态被喷入至管道混合器内,且第一倾斜进料口331和第二倾斜进料口332喷入的物料在与第一倾斜进料口33相距10cm处进行汇集,之后继续沿管道混合器内壁流动,带动管道混合器内的水流产生回旋,以实现在管道混合器内形成旋流。所述整流罩4罩设在所述布水室上部位置上,整流罩4的下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布水室的侧壁位置上,整流罩4的延伸至出水口5的下部位置,出水口5将布水室内的水输出后进入至整流罩4内,再经过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具体的,所述整流罩4下部开口至沉淀池1底面的距离为h1,沉淀池1内污泥的高度为h2,所述出水口5与沉淀池1底面的距离为h3,沉淀池内的水深为h4;优选的,所述的h2为h4的3/4,所述的h1<h2,所述的h3>h2,从而污水经由出水口5出水时不会与污泥相接触,而是通过整流罩4整流后由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由于h1<h2,则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位于污泥层内,污水由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后进入至污泥层,污水内的小颗粒絮凝物沉淀在了污泥层内,有效降低了污水的出水带泥率;为了方便控制沉淀池内的污泥高度,我们在所述沉淀池1上设置了一污泥界面仪11,该污泥界面仪11可对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进行实时检测,当显示的污泥高度过高时,工人即可通过刮泥部件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刮除一部分,保持污泥高度维持在水深的3/4上。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1底面为锥形结构,所述蓄泥腔与沉淀池1底面相连通,所述排泥管连通在蓄泥腔的侧壁上;所述刮泥部件包括刮泥板61、传动杆62、驱动轴63及驱动件64;所述刮泥板61设于沉淀池底面上,所述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包括沉淀池(1)、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2)、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3)、整流罩(4)、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5)、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7)、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8)、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9)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31),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连接一加药管(32);所述加药管(32)沿所述管道混合器(3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药管(32)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对应该开口处设有供加药管(32)内的物料进入至管道混合器(31)内,并在其内形成旋流的进料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包括沉淀池(1)、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2)、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3)、整流罩(4)、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5)、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7)、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8)、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9)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31),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连接一加药管(32);所述加药管(32)沿所述管道混合器(3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药管(32)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对应该开口处设有供加药管(32)内的物料进入至管道混合器(31)内,并在其内形成旋流的进料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的初沉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包括沿所述管道混合器(31)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灿张卫峰王坚祥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