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皓专利>正文

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66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反应装置、加热装置、分馏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一提升机; 一加料斗,其加料口位于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加料口内设置有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拨料搅拌器; 一与所述加料斗连接的挤塑机,其一由电机带动的螺杆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外面的螺筒组成, 所述反应装置包括: 一反应釜; 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主轴,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搅拌器;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一耐火砖砌成的加热炉膛,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 所述分馏装置包括: 一分馏塔; 若干高效精馏填料,其充满所述分馏塔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斗中的搅拌器中心轴上设置有上、下两拨杆,所述上拨杆为与所述中心轴呈60°角的直板条,所述下拨杆为一上折段与所述中心轴呈45°角,下折段与所述加料斗下锥体内壁平行的弯折状板条; 所述挤塑机的螺筒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上的螺旋叶片分成前、中、后三段,且每两段之间具有无叶片的裸露段,三段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由宽变窄; 所述反应釜通过一加料控制阀门和一加料筒与所述挤塑机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一环形炉体,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周围,所述环形炉体上设置有多层传热翅; 若干火焰烟气管,其均布在所述加热炉膛圆周上,且分别与所述环形炉体连接; 一烟气出口,其设在所述环形炉体上部,且与烟道烟囱连接; 所述蒸馏装置的分馏塔安装在所述反应釜顶封头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塑料非催化裂解炼油用联合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实现连续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高温密封自动进料和反应分馏一体化的联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有关回收废塑料,通过裂解化学反应转化为高质燃料的报道已不少。但是能实现连续高温密封加料,同时进行高温反应,从而实现连续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甚少。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阻止连续不断的高温裂解反应所产生的高温油气反窜出来与大气相接的加料装置,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关于这方面的报道,直至目前为止未见著于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并完成上述两种操作规程的设备,即实现在高温裂解反应正在进行的条件下,能够完成向反应釜内密封进料,保证高温裂解油气不反窜出加料装置之外的密封好、热效率高的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一种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反应装置、加热装置、分馏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提升机;一加料斗,其加料口位于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加料口内设置有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拨料搅拌器;一与所述加料斗连接的挤塑机,其一由电机带动的螺杆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外面的螺筒组成;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釜,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主轴,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耐火砖砌成的加热炉膛,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分馏装置包括:一分馏塔;若干高效精馏填料,其充满所述分馏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中的搅拌器中心轴上设置有上、下两拨杆,所述上拨杆为与所述中心轴呈60°角的直板条,所述下拨杆为一上折段与所述中心轴呈45°角,下折段与所述加料斗下锥体内壁平行的弯折状板条;所述挤塑机的螺筒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上的螺旋叶片分成前、中、后三段,且每两段之间具有无叶片的裸露段,三段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由宽变窄;所述反应釜通过一加料控制阀门和一加料筒与-->所述挤塑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一环形炉体,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周围,所述环形炉体上设置有多层传热翅;若干火焰烟气管,其均布在所述加热炉膛圆周,且与所述环形炉体连接;一烟气出口,其设在所述环形炉体上部,且与烟道烟囱连接;所述分馏塔被安装在所述反应釜顶封头上。所述螺旋叶片与螺筒之间的间隙应保持较小,间隙约为0.2~0.3mm。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器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刮削式主搅拌器和半角形底搅拌器。所述反应釜内的主轴通过水套式密封盘根箱与所述反应釜密封。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将加料斗的拨杆采用高强度精密设计的挤塑机密封进料装置,因此实现了高温反应状态下加料,实现了边进料边反应,而不会发生高温油气反窜现象,保证安全操作。为高温连续进料的自动化操作奠定了基础。2、由于本技术设计和安装了带传热翅片的环形炉体,使反应加热炉体积大为缩小,投资减少,热量供应充分,表面热强度降低,传热速率提高,升温速度快,保证了连续加料连续反应所需的热量;3、由于本技术设计和安装了直接在反应釜上部的分馏塔,使反应裂解混合油气直接在反应釜上部分馏塔内一步被分馏成气体、汽油和柴油,而重油直接被冷凝回反应釜裂解。这就使装置热量利用趋于合理,节约全装置能耗30%以上,占地面积和空间也节约1/3。而且万一如果废塑料中带有有多量水份时或含有易迅猛反应并汽化的某些偶然成分时,而导致反应物料冲釜堵塞出气管路现象大为减少。这是因为分馏塔截面比管路大得多,使冲出的物料速度大为降低而沉降返回反应釜的缘故。4、本技术的挤塑机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保证在运行中高温反应油气不会反窜出挤塑机;强度大,处理能力比通常标准的挤塑机大50%;耐磨抗压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可以保证含有一定杂质泥砂的废塑料也能处理,而且噪音也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温连续进料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高温连续进料装置、反应装置、加热炉、分馏塔等部分。高温连续进料装置包括:一斗式提升机1,它将已破碎的废塑料提升至加料斗2内,加料斗2上部设置有由一电机3带动的摆线针轮减速机4,加料斗2内设置了一特殊形状的拨料搅拌器5。-->如图2所示,特殊形状的搅拌器5是指:除与减速器4的输出端连接的中心轴51外,在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了两拨杆52、53,两拨杆均由厚扁钢制成,宽度约为2cm,厚1cm。上拨杆52是与中心轴51呈60°角的直板条,下拨杆53是一弯折状板条,其上折段与中心轴呈45°左右,下折段与加料斗2下锥体内壁平行,并紧贴内壁,以不擦碰为限,搅拌器5把由提升机1送来的碎塑料送入特殊设计的挤塑机6。特殊设计的挤塑机6包括一螺筒61,安装在螺筒61内的挤塑螺杆62,螺杆62通过设置在螺筒61端部的大电机63带动,其转动的转速由设置在电机63旁的变频器或励磁机64进行调节。螺杆62外表面的螺旋叶片65分成前、中、后三段,每两段之间设计了两个无叶片的裸露段66、67,以形成两个自然密封段,防止高温油气反窜。螺旋叶片65与螺筒61之间的间隙很小,一般在0.2~0.3mm,其内挤满软化的塑料,使油气不会反窜。三段螺旋叶片65的螺距被设计成由宽变窄,增大了吃料量。螺筒61内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几条较浅的1~2mm深,3~6mm宽,而长与螺筒相当的凹槽,可防止进料打滑,并减少噪声。螺筒61外壁设置有电加热块68。如图1所示,从挤塑机6挤出的软化料经加料筒7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半自动加料控制阀8,进入反应釜9。半自动加料控制阀8用于当暂时停止加料或处理某些事故时,将反应釜9与外界切断。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釜9周围的环形炉体10和设置在反应釜9底部的加热炉膛11两部分。加热炉膛11由耐火砖砌成,外体为钢板,其上设有炉门12、燃油燃烧器入口13、风门14、灰门15和热偶测温管16等。环形炉体10环绕在反应釜9的周围,其上设置了多层传热翅。四根或更多或再少粗大的火焰烟气管17均匀分布在加热炉膛11的圆周上,与环形炉体10相接。烟气出口18设在环形炉的上部,与后面的烟道烟囱相接。烟气出口设有测温热偶19。反应装置的反应釜9设置在环形炉体10之中,一电机20连接的减速机2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9的顶部。一根搅拌主轴22将减速机21与反应釜9内的两个刮削式搅拌器23、24连成一体。反应釜9内部的主轴上有连轴节25。反应釜9内的下部设有竖向限位轴26,防止主轴偏转,反应釜9上封头设有人孔27及各种有关的开口共8个。其中高温密封液位计口28尤为重要。搅拌主轴22伸出反应釜顶部时设置了带水冷夹套的密封盘根箱29,保证高温反应油气不会从轴孔泄漏至釜外而着火。分馏装置的分馏塔30装设在反应釜9顶封头上,在它内部装满了高效精馏填-->料鲍尔环31(Paul Ring),它可以保证足够的分馏精确度,将汽油和柴油分馏开。分馏塔30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了两个柴油抽出口32、33。上出口柴油凝点低,但闪点也偏低。下出口凝点偏高,但闪点却较高,可根据季节要求来调节。集油箱设有热偶测温管33、35。在柴油抽出口32、33下部设有柴油回流口36,籍以调节柴油抽出温度和质量及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的废塑料炼油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反应装置、加热装置、分馏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提升机;一加料斗,其加料口位于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加料口内设置有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拨料搅拌器;一与所述加料斗连接的挤塑机,其一由电机带动的螺杆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外面的螺筒组成,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一反应釜;一通过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的主轴,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耐火砖砌成的加热炉膛,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分馏装置包括:一分馏塔;若干高效精馏填料,其充满所述分馏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中的搅拌器中心轴上设置有上、下两拨杆,所述上拨杆为与所述中心轴呈60°角的直板条,所述下拨杆为一上折段与所述中心轴呈45°角,下折段与所述加料斗下锥体内壁平行的弯折状板条;所述挤塑机的螺筒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螺杆上的螺旋叶片分成前、中、后三段,且每两段之间具有无叶片的裸露段,三段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由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皓
申请(专利权)人:姜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