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916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水口,罐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罐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滤池、搅拌池和沉淀池;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格栅板和污泥接收板,格栅板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泥接收板位于进水口的下方,用于接收污水中的污泥;污泥接收板与格栅板一体成型设置,污泥接收板和格栅板分别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污泥接收板的边缘与罐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孔,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易于清理污泥。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and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for sewage into the tank, the inner spacer is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partition plates,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ition plates will be separated into the lumen of the filter tank, mixing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the internal filter is arranged on the grid board and sludge receiving board the grille is used for filtering the sewage sludge receiving plate is located below the inlet for receiving, in the sewage sludge; integrated sludge receiving board and grille plate is arranged, sludge receiving plate and grid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edge of the tank sludge receiving plat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the first partition set the first guide hol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baffle second diversion hole.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easy to clean up the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并存在污泥淤积,不易清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污泥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污泥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滤池、搅拌池和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池位于所述过滤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格栅板和污泥接收板,所述格栅板用于对所述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污泥接收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污水中的污泥;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格栅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污泥接收板和所述格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用于将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导流至所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用于对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进行搅拌;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用于对经过搅拌池搅拌后的水进行沉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污泥接收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垂直,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格栅板的板面垂直;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格栅板的板面之间的交线与所述罐体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的中心线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孔处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的中心线的下方,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导流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设置有排泥口和排水口,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滤网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搅拌池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水口的孔径。进一步的,所述罐体、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格栅板和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材质均为玻璃钢。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通入罐体内,在水压作用下,污水经过格栅板过滤后,流向过滤池的底部,当过滤后的水积累到第一导向孔时,便会从第一导流孔流向搅拌池,经过搅拌池处理后的水从第二导流孔流向沉淀池,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得到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而被格栅板拦截的污泥,聚集在污泥接收板上,由于污泥接收板和格栅板分别与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且污泥接收板与罐体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将污泥接收板和格栅板取出,以便于对污泥进行清理,同时也便于对格栅板进行冲洗。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由于使用了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能够便于清理污泥,且结构简单,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沿B-B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沿D-D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标:101-罐体;102-进水口;103-第一隔板;104-第二隔板;105-过滤池;106-搅拌池;107-沉淀池;108-格栅板;109-污泥接收板;110-加强筋;111-第一导流孔;112-第二导流孔;113-搅拌装置;114-人孔门;115-排水口;116-排泥口;117-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沿B-B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未示出剖面线。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01,罐体10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水口102,罐体101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103和第二隔板104,第一隔板103和第二隔板104将罐体101的内腔分隔成过滤池105、搅拌池106和沉淀池107,过滤池105与进水口102连通,搅拌池106位于过滤池105与沉淀池107之间;过滤池105的内部设置有格栅板108和污泥接收板109,格栅板108用于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泥接收板109位于进水口102的下方,用于接收污水中的污泥;污泥接收板109与格栅板108一体成型设置,污泥接收板109和格栅板108分别与第一隔板103可拆卸连接,且污泥接收板109与罐体101可拆卸连接,搅拌池106用于对经过格栅板108过滤的水进行搅拌;第二隔板104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孔112,第二导流孔112与沉淀池107连通,沉淀池107用于对经过搅拌池106搅拌后的水进行沉淀。本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滤池、搅拌池和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池位于所述过滤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格栅板和污泥接收板,所述格栅板用于对所述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污泥接收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污水中的污泥;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格栅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污泥接收板和所述格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用于将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导流至所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用于对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进行搅拌;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用于对经过搅拌池搅拌后的水进行沉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污水进入的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成过滤池、搅拌池和沉淀池,所述过滤池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搅拌池位于所述过滤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格栅板和污泥接收板,所述格栅板用于对所述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污泥接收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污水中的污泥;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格栅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污泥接收板和所述格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污泥接收板与所述罐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用于将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导流至所述搅拌池,所述搅拌池用于对经过所述格栅板过滤的水进行搅拌;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用于对经过搅拌池搅拌后的水进行沉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污泥接收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隔板的板面垂直,所述污泥接收板的板面与所述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章解立龙李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中天达玻璃钢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