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包括竹纤维被子,竹纤维被子的内部一侧设有绝缘发热软管,绝缘发热软管内设有电热丝,电热丝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电加热圈,绝缘发热软管的一端之间设有电热带,电热带的一端与电热丝的一端连接,竹纤维被子上设有温控器,电热丝与电热带分别与温控器通过电缆总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竹纤维被子的内部进行电加热处理,从而可以使该竹炭纤维被的电热效率大大提高,电热面积大。适合儿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
本技术涉及一种纤维被,特别涉及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
技术介绍
竹纤维被子是一种特殊的床上用品,其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持温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单包着棉絮而成,用竹纤维做成的被子叫做竹纤维被子。竹纤维被子是从竹子上提练出的天然竹纤维做为填充物做成的被子,其功能有抗菌、保暖、吸湿、透气等功效。现有的竹纤维被子不具有电热功能,电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对竹纤维被子的内部进行电加热处理,从而可以使该竹炭纤维被的电热效率大大提高,电热面积大的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包括竹纤维被子,竹纤维被子的内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发热软管,第一绝缘发热软管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电加热圈,第一电加热圈呈等间距布置,竹纤维被子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绝缘发热软管,第二绝缘发热软管内设有第二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电加热圈,第二电加热圈呈等间距布置;第一绝缘发热软管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电热带,第一电热带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热带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的一端连接;第一绝缘发热软管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电热带,第二电热带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热带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的另一端连接;竹纤维被子上设有温控器,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一电热带以及第二电热带分别与温控器通过电缆总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与第二电热带通过电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被子的侧部一侧设有第一凸被,竹纤维被子的侧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凸被,第二凸被与第一凸被之间设有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被子内设有若干第一云母发热片,第一云母发热片通过第一电缆线与第一电热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被子内设有若干第二云母发热片,第二云母发热片通过第二电缆线与第二电热丝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温控器可以控制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一电热带以及第二电热带实现电发热,温控器可以设置温度数值,可以对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一电热带以及第二电热带温度值设定;温控器为常用设备,第一绝缘发热软管可以保护第一电热丝,第二绝缘发热软管可以保护第二电热丝,通过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一电热带以及第二电热带可以对竹纤维被子的内部进行电加热处理,从而可以使该竹炭纤维被的电热效率大大提高,电热面积大。适合儿童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包括竹纤维被子11,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3,第一电热丝1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电加热圈14,第一电加热圈14呈等间距布置,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内设有第二电热丝18,第二电热丝1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电加热圈19,第二电加热圈19呈等间距布置;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电热带22,第一电热带22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热带2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一端连接;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电热带23,第二电热带23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热带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另一端连接;竹纤维被子11上设有温控器24,第一电热丝13、第二电热丝18、第一电热带22以及第二电热带23分别与温控器24通过电缆总线连接;温控器24与第二电热带23通过电线25连接;竹纤维被子11的侧部一侧设有第一凸被26,竹纤维被子11的侧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凸被27,第二凸被27与第一凸被26之间设有开口28;竹纤维被子11内设有若干第一云母发热片16,第一云母发热片16通过第一电缆线15与第一电热丝13连接;竹纤维被子11内设有若干第二云母发热片21,第二云母发热片21通过第二电缆线20与第二电热丝18连接。本技术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温控器24可以控制第一电热丝13、第二电热丝18、第一电热带22以及第二电热带23实现电发热,温控器24可以设置温度数值,可以对第一电热丝13、第二电热丝18、第一电热带22以及第二电热带23温度值设定;温控器24为常用设备,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可以保护第一电热丝13,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可以保护第二电热丝18,通过第一电热丝13、第二电热丝18、第一电热带22以及第二电热带23可以对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进行电加热处理,从而可以使该竹炭纤维被的电热效率大大提高,电热面积大。其中,竹纤维被子11的侧部一侧设有第一凸被26,竹纤维被子11的侧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凸被27,第二凸被27与第一凸被26之间设有开口28;所以通过开口28可以方便使用者头部露出,通过第一凸被26与第二凸被27可以对头部两侧进行保暖。其中,竹纤维被子11内设有若干第一云母发热片16,第一云母发热片16通过第一电缆线15与第一电热丝13连接;竹纤维被子11内设有若干第二云母发热片21,第二云母发热片21通过第二电缆线20与第二电热丝18连接;所以通过第一云母发热片16与第二云母发热片21可以大大提高该竹炭纤维被的电热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包括竹纤维被子(11),其特征在于: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3),第一电热丝(1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电加热圈(14),第一电加热圈(14)呈等间距布置,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内设有第二电热丝(18),第二电热丝(1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电加热圈(19),第二电加热圈(19)呈等间距布置;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电热带(22),第一电热带(22)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热带(2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一端连接;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电热带(23),第二电热带(23)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热带(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另一端连接;竹纤维被子(11)上设有温控器(24),第一电热丝(13)、第二电热丝(18)、第一电热带(22)以及第二电热带(23)分别与温控器(24)通过电缆总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竹炭纤维儿童被,包括竹纤维被子(11),其特征在于: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内设有第一电热丝(13),第一电热丝(13)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电加热圈(14),第一电加热圈(14)呈等间距布置,竹纤维被子(11)的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内设有第二电热丝(18),第二电热丝(1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电加热圈(19),第二电加热圈(19)呈等间距布置;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一电热带(22),第一电热带(22)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热带(2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一端连接;第一绝缘发热软管(12)与第二绝缘发热软管(17)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电热带(23),第二电热带(23)的一端与第一电热丝(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热带(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热丝(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水明,
申请(专利权)人:尹水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