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伟国专利>正文

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63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石油制品的废料与甲苯在250℃至300℃下溶解,后加入催化剂硅酸铝在200℃下裂解,尔后在蒸发釜中逐步升到250℃4小时蒸发,排气与油渣经碳化,研磨成炭黑。油料经冷却、静置而分离。分离的油经活性白土洗掉酸的精炼后,继而水洗、沉淀、分离、过滤即成成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弃物来炼油的一种方法。目前,石油制品有塑料、橡胶、人造革、化纤等,然而这些制品制成的各类商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又成为了一种社会的公害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现普遍的处理方法是火烧掉,火烧时不仅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加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且燃烧时还产生了一些其它的有毒气体,直接毒害人类及整个动物界、植物界。同时地球的石油矿藏量是一天一天减少,且新的适于工业化的新能源直到目前为止还没研究出来,潜在的能源危机正将威胁着人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石油制品的废弃料作为主原料来炼成燃烧油的一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石油制品的废料切成碎料后,再将按废料重量的3~7%的甲苯的常温下置于溶化釜内加以混合,并向溶化釜内输入250至300℃的过热蒸汽2小时,直至石油制品的废料全溶解,尔后将溶解液输入有夹层的裂化釜中,并加入其量为废料的1~5%的催化剂硅酸铝,向夹套内输入蒸汽维持釜内裂解反应温度200℃,恒温1个半小时,裂解完毕后将裂解液输往蒸发釜,并在蒸发釜内输入蒸汽逐步升温至250℃,时间共计4小时,由蒸发釜通过管道排出的低凝固点的气体,以及蒸发釜取出的油渣通过碳化后,将经研磨成所需碳黑,蒸发釜的液体油输入冷却釜,经夹套冷凝水冷却至常温,最后经油的静置,按比重不同而自然分层,随后加-->以分离,分离的燃烧油加入其十分之一重量的活性白土,在精炼釜内以200℃3小时精炼,精炼后用水洗掉油内所含的酸,水洗时用含量为3%的NaOH溶液,且油与水之比为1比1,水洗至近中性后沉淀1小时,抽出油液再过滤,即成为成品。以上所述的石油制品用后的废料包括塑料,橡胶、人造革、化纤。本专利技术的蒸发釜的逐步加温,目的除将最低凝点的碳氢化合物蒸发排出时,还有一点是可保证油的质量,所以在定范围内,温度越低质量越好。本专利技术精炼时用活性白土是为了清除油中的色素,杂质。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经辛烷值,蒸发温度,终馏点,蒸气压实际胶质,诱导期,硫含量,铜片腐蚀,酸度,密度等检测符合GB484-89的质量要求,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油没有添加有机铅(四乙基铅),这样在汽车或其他机器使用时不会造成铅的公害。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经催速安定性沉渣,实际胶质,硫含量,硫醇硫含量,酸度,蒸余物残碳,灰份,铜片腐蚀,机械杂质,运动粘度,凝点,闪点,十六烷值,馏程,密度等检测,符合GB252-87的质量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成品可以用于作开汽车的油,可作汽化炉用的油,以及燃烧油,且成本低于现市场所售的同类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成石油,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一部分环境污染,节约了政府的一大笔支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方框图根据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炼油方法是将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聚乙烯或聚丙烯以及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品合成橡胶,人造革边角料、废化纤,其比值为3比7。尔后按废料总量的5%的甲苯于常温下在溶化釜内混合,然后向溶化釜输入250至300℃的过热蒸汽2小时,直至石油制品的废料全溶解,将溶解液输入夹层的裂化釜中,加入其量为废料的3%催化剂硅酸铝,向夹套内输入蒸汽维持釜内裂解反应温度200℃,恒温1个半小时,裂解完毕后将裂解液输往蒸发釜,并在蒸发釜内输入蒸汽逐步升温至250℃,时间共计4小时,由蒸发釜通过管道排出的低凝点的气体,以及蒸发釜取出的油渣通过碳化后,再经研磨成所需碳黑,蒸发釜的液体油输入冷却釜,经夹套冷凝水冷却至常温,最后经油的静置,按比重不同而自然分层,随后加以分离,分离的燃烧油加入其十分之一重量的活性白土,在精炼釜内以200℃3小时精炼,精炼后用水洗掉油内所含的酸,水为3%的NaOH溶液,其油量比水量为1比1。洗时最好将水通过莲蓬式洒水头将水洒向油里,洒完之后再将油水混合物抽至莲篷向下洒,反复多次。水洗后沉淀1小时,抽出油液再过滤,即为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油的方法,其特征是石油制品的废料的碎料及按废料重量3~7%的甲苯于常温下在溶化釜内混合,然后向溶化釜输入250℃至300℃的过热蒸汽2小时,直到石油制品的废料全溶解,尔后将溶解液输入夹层的裂化釜中,并加入其量为废料的1~5%的催化剂硅酸铝,向夹套内输入蒸汽维持釜内裂解反应温度200℃,恒温1个半小时,裂解完毕后将裂解液输往蒸发釜,并在蒸发釜内输入蒸汽逐步升温至250℃,时间共计4小时,由蒸发釜通过管道排出的低凝固点的气体,以及蒸发釜取出的油渣通过碳化后,再经研磨成所需碳黑,蒸发釜的液体油输入冷却釜,经夹套冷凝水冷却至常温,最后经油的静置,按比重不同而自然分层,随后加以分离,分离的燃烧油加入其十分之一重量的活性白土,在精炼釜内以200℃3小时精炼,精炼后用水洗掉油内所含的酸,水洗时间含量为3%的NaOH溶液,且油与水之比为1比1,水洗后沉淀1小时,抽出油液再过滤,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石油制品使用后的废料来炼油的方法,其特征是石油制品的废料的碎料及按废料重量3~7%的甲苯于常温下在溶化釜内混合,然后向溶化釜输入250℃至300℃的过热蒸汽2小时,直到石油制品的废料全溶解,尔后将溶解液输入夹层的裂化釜中,并加入其量为废料的1~5%的催化剂硅酸铝,向夹套内输入蒸汽维持釜内裂解反应温度200℃,恒温1个半小时,裂解完毕后将裂解液输往蒸发釜,并在蒸发釜内输入蒸汽逐步升温至250℃,时间共计4小时,由蒸发釜通过管道排出的低凝固点的气体,以及蒸发釜取出的油渣通过碳化后,再经研磨成所需碳黑,蒸发釜的液体油输入冷却釜,经夹套冷凝水冷却至常温,最后经油的静置,按比重不同而自然分层,随后加以分离,分离的燃烧油加入其十分之一重量的活性白土,在精炼釜内以200℃3小时精炼,精炼后用水洗掉油内所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伍伟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