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858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试验设备及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由主轴安装模块、模拟刀柄模块、加载模块和辅助模块组成;主轴安装模块包括主轴、主轴抱夹;加载模块包括电液伺服加载机构、伺服电机、小齿轮、弧形齿条、球形加载端头、压力传感器、电液伺服阀;模拟刀柄模块包括轴承加载单元、滑轨、自动发电环和滑块;主轴与电液伺服加载机构之间通过轴承加载单元连接,在主轴与轴承加载单元之间安装有自动发电环;轴承加载单元通过滑块安装在滑轨上,并能够在滑轨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模拟不同类型主轴刀柄的换刀过程,进行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以及早期磨合试验,并对拉刀机构的加速寿命试验起到指导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试验设备及方法
,涉及一种对主轴拉刀机构进行可靠性试验的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对主轴拉刀机构工况进行模拟、拉刀机构性能进行检测的可靠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主轴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可靠性对整机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统计规律,主轴中的拉刀机构占据较大部分故障比例。目前虽然存在对主轴拉刀机构进行试验的装置如CN205352685U,但其仅能模拟机械手对松拉刀动作,并不能动态模拟切削过程对拉刀机构的影响,更没有针对拉刀机构的动态检测装置。已有的拉刀机构测量装置如CN204546139U虽然可以实时监测拉刀力,但是不能全面地检测拉刀机构振动、噪声等参数,更不具有内置的自发电,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等全面集成化的功能。因此技术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能够完全模拟主轴拉刀机构真实工况,并且全面监测其构动态数据的试验装置对提升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具有很大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对主轴拉刀机构进行全面的可靠性试验,而且现有的拉刀力检测装置不能完全反映拉刀机构的性能。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够对不同类型刀柄的拉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由主轴安装模块、模拟刀柄模块、加载模块和辅助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模块包括主轴(3)、主轴抱夹(4)和主轴支撑台(21);主轴(3)通过主轴抱夹(4)固定在主轴支撑台(21)上;所述加载模块包括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加载杆(8‑1)、加载机构底座(9)、加载机构底板(10)、伺服电机(11)、小齿轮(12)、弧形齿条(14)、加载机构底板销轴(16)、球形加载端头(24)、压力传感器(25)、电液伺服阀(26);所述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固定在加载机构底座(9)上,加载机构底座(9)固定在加载机构底板(10)上,加载机构底板(10)与弧形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由主轴安装模块、模拟刀柄模块、加载模块和辅助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模块包括主轴(3)、主轴抱夹(4)和主轴支撑台(21);主轴(3)通过主轴抱夹(4)固定在主轴支撑台(21)上;所述加载模块包括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加载杆(8-1)、加载机构底座(9)、加载机构底板(10)、伺服电机(11)、小齿轮(12)、弧形齿条(14)、加载机构底板销轴(16)、球形加载端头(24)、压力传感器(25)、电液伺服阀(26);所述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固定在加载机构底座(9)上,加载机构底座(9)固定在加载机构底板(10)上,加载机构底板(10)与弧形齿条(14)固定;伺服电机(11)驱动小齿轮(12),小齿轮(12)与加载机构底板(10)外缘的弧形齿条(14)啮合,带动加载机构底板(10)绕着加载机构底板销轴(16)转动,从而带动底板(10)上的加载机构底座(9)以及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在水平方向上绕着球形加载端头(24)转动;加载杆(8-1)位于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内部中心位置,在电液伺服阀(26)的控制下,加载杆(8-1)能够往复伸缩运动;压力传感器(25)串联于加载杆(8-1)上,球形加载端头(24)位于加载杆(8-1)的最末端;所述模拟刀柄模块包括轴承加载单元(6)、滑轨(7)、自动发电环(23)和滑块(28);主轴(3)与电液伺服加载机构(8)之间通过轴承加载单元(6)连接,在主轴(3)与轴承加载单元(6)之间安装有自动发电环(23);轴承加载单元(6)通过滑块(28)安装在滑轨(7)上,并能够在滑轨(7)上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拉刀机构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加载单元(6)包括电线通道(6-1),轴承加载单元端盖(6-3),径向轴承A(6-4),模拟刀柄(6-5),径向轴承B(6-6),轴向推力轴承(6-7),加载过渡件(6-8),轴承加载单元外壳(6-9),锁紧螺栓(6-12),无线信号发射装置(6-13)和加载球抱夹(6-14);电线通道(6-1)位于模拟刀柄(6-5)的回转中心线位置;轴承加载单元外壳(6-9)与轴承加载单元端盖(6-3)通过锁紧螺栓(6-12)相固定,形成包裹模拟刀柄(6-5)部件的壳体;模拟刀柄(6-5)外径上装配有径向轴承A(6-4)和径向轴承B(6-6);模拟刀柄(6-5)末端凸台与推力球轴承(6-7)一端的孔配合,加载过渡件(6-8)一端的凸台与推力球轴承(6-7)配合,加载过渡件(6-8)与轴承加载单元外壳(6-9)间隙配合,球形加载端头(24)与加载过渡件(6-8)接触,将来自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玮峥陈菲李强李恒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