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41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电耳机。该可充电耳机包括充电端口、充电电路、电池、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和充电指示灯;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端分别与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及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电池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将充电端口获取的外部电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充电;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断开所述电池与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以使外部电源为所述充电指示灯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充电耳机有利于延长耳机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充电耳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可充电耳机,例如可充电蓝牙耳机、可充电降噪耳机等,在其内均会设置有指示充电是否完成的充电指示灯。如果耳机正在充电中,充电指示灯亮,如果耳机充电完成,则充电指示灯灭。在可充电耳机中,电池通过USB接口的电源引脚获取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充电指示灯需要电池提供电源才能发光,这样一来,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还需向充电指示灯提供电源以使其发光。这种在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电池同时提供电源的现象,会对可充电耳机的电池造成损害,进而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电耳机的新技术方案,以延长耳机的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充电耳机,包括充电端口、充电电路、电池、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和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及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将充电端口获取的外部电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断开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以使外部电源为所述充电指示灯供电。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包括: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未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断开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可选地,还包括: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状态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反馈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充电状态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反馈端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充电电路对电池充电状态的反馈,控制所述充电指示灯的亮灭。可选地,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充电指示灯包括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和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不同颜色;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包括:所述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二端包括:所述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包括: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充电指示控制电路,具有用于用以根据所述充电电路对电池充电状态的反馈,分别控制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和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包括: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包括: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充电端口包括:USB接口;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包括:USB接口的外部接口;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包括:USB接口的电源引脚。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可选地,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蓝牙芯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充电耳机的实施例,通过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在耳机充电端口接入外接充电电源时,外接充电电源为耳机电池充电,并且外接充电电源为充电指示灯供电。避免了耳机电池在充电的同时为充电指示灯供电,延长了耳机电池的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并无设置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以实现:耳机在接入外接充电电源进行充电时,耳机充电指示灯由外接充电电源提供的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耳机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耳机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耳机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充电耳机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参见图1所示的可充电耳机的实施例,包括充电端口1、充电电路2、电池BAT1、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和充电指示灯4。充电端口1的第一端P11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端P12分别与充电电路2的电源输入端P21及充电指示灯4的第一端P41连接。充电电路2的充电输出端P22与电池BAT1正极连接,电池BAT1的负极接地。其中,充电电路2用于将充电端口1获取的外部电压转换为电池BAT1的充电电压,为电池BAT1充电。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的第一端P31与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的第二端P32与充电指示灯4的第一端P41连接,用于在充电端口1的第一端P11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断开电池BAT1与充电指示灯4的第一端P41之间的电路,以使外部电源为充电指示灯4供电。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的第一端P31的电压高于其第二端P32一定电压值时,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处于导通状态;否则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处于关断状态。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由二极管构成。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3的第一端P31为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端P32为二极管的负极。此时,外接电源提供的电压通常是高于电池BAT1提供的电压的。这种情况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充电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口、充电电路、电池、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和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及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将充电端口获取的外部电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断开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以使外部电源为所述充电指示灯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口、充电电路、电池、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和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及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将充电端口获取的外部电压转换为电池的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断开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以使外部电源为所述充电指示灯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包括: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一端未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断开所述充电端口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一端间的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状态输入端和控制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反馈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充电指示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充电状态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反馈端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充电电路对电池充电状态的反馈,控制所述充电指示灯的亮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所述充电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件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指示灯包括第一颜色发光二极管和第二颜色发光二极管,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为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龙卢永江曹新放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