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安民专利>正文

组合式帽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3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帽子结构,它包含帽子本体和帽檐。帽子本体系由数片周边设置一系列穿孔的帽瓣组成。两相邻帽瓣之侧边上的穿孔相互对应,以线绳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绑扎,从而将数片帽瓣连接成帽子本体。帽檐的凹弧形侧边设置一系列穿孔,与设置在帽子本体开口端周缘设置的穿孔相对应,以线绳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将帽檐绑扎固定在帽子本体开口端周缘上。该帽檐之两端侧各折弯设置一竖立状连接片,用固定钉扣穿过将帽檐固定于帽瓣上。帽子本体之顶部设置一帽顶固定结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帽子,特别是关于可以自行组合使用的帽子结构。一般现有的布制帽子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主要由数片裁成瓣形的布片10缝制而成。这种结构是将相邻布片10之侧缘两两缝合成一空心半球状的帽子本体11。在上述帽子本体11顶端用一扣钮12将各个布片10的顶端于以固定集结;而对帽子本体11敞开端的周缘则另以布、人造革、皮革等材料进行滚边缝纫。最后则在上述帽子本体11敞开端的部分周缘处缝置一个含有硬质材料的帽檐12。这种帽子的缝制式结构,需要使用专门的缝纫机械和具有熟练的车缝技巧才能完成帽子的制作。因此人们只能接受由制造商提供的成品帽子,失去了自己参与制造帽子的乐趣,和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帽子的权利。而且一旦帽子有局部的损坏和不中意时,要进行修补或改制是一件十分不易之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帽子结构,它既无需动用专门的缝纫设备,又不必具有熟练的车缝技能,就可轻易地完成帽子的制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帽子结构,它包含由数片帽瓣组成的帽子本体和帽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瓣为上窄下宽的薄片,其周边设置一系列穿孔;相邻两帽瓣侧边的穿孔相对应,并用线绳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于以绑扎连接形成帽子本体;所述的帽檐的凹弧形侧边设置一系列穿孔,上述穿孔与所述的帽子本体开口周缘上的穿孔相互对应,并用线绳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绑扎将帽檐固定于帽子本体上。上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顶部设置包含内固定片、外固定片和固定钉扣的帽顶固定结构。上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檐两端侧各设置一竖立状并具有孔洞的连接片,上所述的帽子本体相应处设置有对应的孔洞,由固定钉扣穿过上述对应的孔洞将帽檐固定在帽子本体上。上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与帽檐呈180°相对的两相邻的帽瓣底部分别设置凹口,上述帽瓣位于上述凹口的侧边分别设置一孔洞,用钉扣穿过上述孔洞分别固定设置粘扣带的圈扣部和刺扣部。上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内侧可设置与帽瓣相同形状的衬瓣,所述衬瓣的周边设置与帽瓣周边穿孔相对应的一系列穿孔,用线绳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绑扎将衬瓣固定于帽瓣的内侧面。上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开口周缘和帽檐周边可嵌设护条。本技术完全摈弃了长久来沿用的缝纫制帽的传统,采用线绳穿绑的结构来制作。它既省却了专门的缝纫机械,又不需要有熟练缝纫技术的工人。由于组装制造的技术简单,可以让一些人选购授权厂商供应之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充分享受自身劳作成果的乐趣。此外,本技术可以使用铝片、塑胶片、竹片、纸片等非布类材料来制作帽子,扩大了制帽材料的种类和提高废弃物的利用,而且所制帽子与习惯的布制帽子具有完全不同的风貌,产生意想不到的美观效果。而且,一旦帽子有了局部损伤或不中意时,可随时更换、改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系现有布制帽子立体视图。图2系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系本技术的立体视图。图4系本技术背面局部立体视图。图5系图3中A-A的剖视图。参看图2~5,本技术包含由数片帽瓣20组成的帽子本体23和帽檐50。所述的帽瓣20除布片外,还可是薄软之金属片(如铝片)、竹片、纸片或塑胶片。帽瓣20呈上窄下宽的薄片状,在其周边设置一系列穿孔21。相邻帽瓣20侧边的穿孔21相互对应。线绳22交叉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将两个相邻的帽瓣20编扎固定,即可将数片帽瓣20编扎成空心半球状的帽子本体23。上述帽子本体23内侧面可设置衬瓣30。衬瓣30形状与帽瓣20相同,呈上窄下宽之薄片状,其周边也设置一系列与帽瓣20周边穿孔21相对应的穿孔31。线绳22穿过上述穿孔21和31将衬瓣30固定于帽瓣20内侧面。衬瓣30除布片外,可为薄软之金属片(如铝片)、竹片、纸片或塑胶片。在帽子本体23顶部设置包含内固定片42和42’、外固定片44以及固定钉扣45的帽顶固定结构40。内固定片42和42’、外固定片44中央分别具有孔洞41和43。内固定片42和42’位于帽子本体23内面各帽瓣20之顶端交汇处;而外固定片44则位于帽子本体23外部与内固定片42和42’相对应。固定钉扣45穿过孔洞41、43将它们固定。帽檐50为金属或塑胶材料制成之弦月形片体,其凹弧形侧边设置一系列穿孔51。穿孔51与帽子本体23开口端周缘上设置的穿孔21相对应。线绳52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和51将帽檐50绑扎固定在帽子本体23开口端的周缘。在帽子本体23与帽檐呈180°相对的两相邻帽瓣20’的底部分别设置凹口24。两帽瓣20’位于凹口24侧边分别设置孔洞25。钉扣26穿过上述孔洞25分别将粘扣带的圈扣部27’和刺扣部2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两帽瓣20’上。藉上述粘扣带两活动端的开启和交互粘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帽子本体23开口端之周长,以适应人的头部大小。护条60可为软弹性或塑胶材质制成,将其分别嵌包设置在上述的帽子本体23的开口端周缘及帽檐50之周缘,用以保护使用者避免被上述部位之边缘刮伤。帽檐50之两端侧可各折弯设置一竖立状之连接片53。该连接片53各具孔洞54,而帽子本体23相应位置设置孔洞29。固定钉扣55穿过孔洞54和29将帽檐50固定在帽子本体2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帽子结构,它包含由数片帽瓣组成的帽子本体(23)和帽檐(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瓣(20)为上窄下宽的薄片,其周边设置一系列穿孔(21);相邻两帽瓣(20)侧边的穿孔(21)相对应,并用线绳(22)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于以绑扎连接形成帽子本体(23);所述的帽檐(50)的凹弧形侧边设置一系列穿孔(51),上述穿孔(51)与所述的帽子本体开口周缘上的穿孔(21)相互对应,并用线绳(22)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和(51)绑扎将帽檐(50)固定于帽子本体(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帽子结构,它包含由数片帽瓣组成的帽子本体(23)和帽檐(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瓣(20)为上窄下宽的薄片,其周边设置一系列穿孔(21);相邻两帽瓣(20)侧边的穿孔(21)相对应,并用线绳(22)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于以绑扎连接形成帽子本体(23);所述的帽檐(50)的凹弧形侧边设置一系列穿孔(51),上述穿孔(51)与所述的帽子本体开口周缘上的穿孔(21)相互对应,并用线绳(22)穿过上述对应的穿孔(21)和(51)绑扎将帽檐(50)固定于帽子本体(2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23)顶部设置包含内固定片(42)(42’)、外固定片(44)和固定钉扣(45)的帽顶固定结构(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帽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檐(50)两端侧各设置一竖立状并具有孔洞(54)的连接片(53),上所述的帽子本体(23)相应处设置有对应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商安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