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上SF6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166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上SF6负荷开关,包括壳体、主轴、轴封、互感器、进出线套管、动触头、机构、盖板、防爆膜;壳体预先焊接的中空方形体结构;壳体左右两侧预设有用于安装进出线套管的圆孔,后面板预设有用于安装箱体内部元器件的圆孔;互感器固定在壳体内部,进出线套管固定设置在壳体左右两侧,动触头同轴安装在进出线套管的静触头上,轴封安装在壳体前面板外侧,主轴同轴安装在轴封上,动触头与主轴连接,机构固定在壳体前面板上,盖板密封固定在壳体后面板的焊接法兰上,防爆膜密封固定在盖板上。后续装配可直接进行流水线装配,装配效率高;密封性能好;进出线套管中设有屏蔽网,降低设备的局放,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上SF6负荷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上SF6负荷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柱上SF6负荷开关,属于柱上开关

技术介绍
充气式负荷开关可以承受短路电流、关合短路电流,具有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机械寿命、额定电流开断次数10000次以上,适合频繁操作,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负荷开关采用直套管且采用后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现有技术的充气负荷开关具有如下不足:负荷开关的箱体普遍较长,所用主轴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主轴变形的情况,影响负荷开关的性能及使用寿命,且开关箱体较大会增大户外安装的难度。市场上的负荷开关采用后焊接的方式密封箱体,箱体的密封性对焊接工艺的依赖较大,且这种方式会在箱体上残留焊接应力,影响开关性能,焊接完成后需对开关进行清洗和喷塑,工序更为复杂。进出线套管局放值过大,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化柱上SF6负荷开关,结构紧凑,密封性好,易于生产。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柱上SF6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轴、轴封、互感器、进出线套管、动触头、机构、盖板、防爆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柱上SF6负荷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上SF6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轴、轴封、互感器、进出线套管、动触头、机构、盖板、防爆膜;所述壳体为预先焊接,所述壳体为中空方形体结构,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底板和左右两侧板;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预设有用于安装进出线套管的圆孔;所述互感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进出线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所述动触头同轴安装在所述进出线套管的静触头上,所述轴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前面板外侧,所述主轴同轴安装在所述轴封上,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机构固定在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盖板密封固定在所述壳体后面板的焊接法兰上,所述防爆膜密封固定在所述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上SF6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轴、轴封、互感器、进出线套管、动触头、机构、盖板、防爆膜;所述壳体为预先焊接,所述壳体为中空方形体结构,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底板和左右两侧板;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预设有用于安装进出线套管的圆孔;所述互感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进出线套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所述动触头同轴安装在所述进出线套管的静触头上,所述轴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前面板外侧,所述主轴同轴安装在所述轴封上,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机构固定在所述壳体前面板上,所述盖板密封固定在所述壳体后面板的焊接法兰上,所述防爆膜密封固定在所述盖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SF6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线套管包括直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杭雅慧张永刚刘进印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瑞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