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57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真空灭弧室、隔离端口绝缘轴、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壳体、操作机构、操作手柄,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设置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一侧,操作机构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动作,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机构外侧。真空灭弧室和隔离端口通过绝缘轴串联,两个绝缘轴均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分闸后形成双断口,绝缘性能优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负荷开关体积普遍较大,所占用的空间大;而较小的真空负荷开关存在绝缘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绝缘性能高的真空负荷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真空灭弧室、隔离端口绝缘轴、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壳体、操作机构、操作手柄,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设置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一侧,操作机构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动作,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机构外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起吊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真空灭弧室和隔离端口通过绝缘轴串联,两个绝缘轴均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分闸后形成双断口,绝缘性能优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 2、真空灭弧室3、隔离端口绝缘轴4、真空灭弧室绝缘轴5、壳体1、操作机构6、操作手柄7、起吊装置8,隔离端口 2与真空灭弧室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I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4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5串联设置在隔离端口 2与真空灭弧室3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2与真空灭弧室3的开断,操作机构6设置在壳体I 一侧,操作机构6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4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5动作,操作手柄7连接在操作机构6外侧,起吊装置8设置在壳体I上端。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真空灭弧室、隔离端口绝缘轴、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壳体、操作机构、操作手柄,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设置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一侧,操作机构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动作,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机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起吊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真空灭弧室、隔离端口绝缘轴、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壳体、操作机构、操作手柄,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设置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一侧,操作机构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动作,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机构外侧。真空灭弧室和隔离端口通过绝缘轴串联,两个绝缘轴均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分闸后形成双断口,绝缘性能优越。文档编号H01H33/66GK203134676SQ20132016322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赵永和 申请人:浙江巨力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包括隔离端口、真空灭弧室、隔离端口绝缘轴、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壳体、操作机构、操作手柄,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壳体两端,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设置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之间,分别用于驱动隔离端口与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一侧,操作机构驱动隔离端口绝缘轴和真空灭弧室绝缘轴动作,操作手柄连接在操作机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