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夯土景观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8007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夯土景观墙,包括夯土墙,在夯土墙上嵌设景观通风窗;所述的景观通风窗包括第一窗框、第二窗框、通气透光部件及限位架,限位架分别设置在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内,通气透光部件卡设在限位架上连接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景观墙铸就坚固实用美观的生态人文景观,最终形成带有采光通风窗的夯土景观墙体,采光钢管加强墙体的抗剪性,混凝土底加强稳定性;夯土墙模板内的窗户装置,样式可多种变形具有景观多样性;上方加筑不锈钢皮压顶,对雨水侵蚀具有防护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黄土高原的建筑景观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A landscape of rammed earth wa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ammed earth wall landscape, including rammed earth wall, a landscape Windows Embedded in the rammed earth wall; landscape ventilation window comprises a window frame, a window frame, the first second parts and the ventilation and transmittance of limiting frame, limiting fram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through the translucent member card in the air a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rame and second window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strong practical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wall cast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rammed earth wall with landscape lighting and ventilation window, the shear wall of steel pipe to strengthen lighting,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oncrete bottom; wall within the template window device, various styles can be shaped with landscape diversity; raise above the stainless steel ring, the rain has protecti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in the Loess Platea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夯土景观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的涉及一种夯土景观墙。
技术介绍
夯土墙是我国传统的建筑墙体,是一种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夯土建筑,也称生土建筑,如福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甘肃敦煌古城墙及军事遗迹、陕西西安的秦皇陵墓葬夯土。其结构的特点是整体性。夯土建筑具有廉价、便利、环保、冬暖夏凉、工艺简单的优势。但有强度、耐久性差,难以抵御雨水侵蚀及冻融的缺陷。因此用传统方式在夯土墙上上开窗、开洞都会对夯土墙本身结构的整体性产生较大影响。极难抵御自然侵蚀、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夯土景观墙,形成带有采光通风口的夯土墙体,提高夯土建筑的采光、通风效果,而采光钢管不仅不会对墙体的结构造成影响,还会与墙内钢架共同加强墙体的抗剪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夯土景观墙,包括夯土墙,在夯土墙上嵌设景观通风窗;所述的景观通风窗包括第一窗框、第二窗框、通气透光部件及限位架,限位架分别设置在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内,通气透光部件卡设在限位架上连接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具体的,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多个直径不同的管体,限位架上的限位孔和限位架与第一窗框或第二窗框形成的限位孔用于卡设直径不同的管体。更具体的,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一个通气透光主管和多个通气透光支管,通气透光主管设置在限位架的中心限位孔上,多个通气透光支管分设在通气透光主管周围的限位孔上。优选的,所述的通气透光主管直径的长度是通气透光支管直径长度的0.5-1倍。比如,所述的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分别为圆形的不锈钢框体,限位架为交叉焊接成的正六角星形的钢筋杆架,第一窗框内设置一个限位架,第二窗框内设置一个限位架;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一个通气透光主管和六个通气透光支管,通气透光主管卡设在限位架的中心限位孔上连接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六个通气透光支管分别卡设在限位架与第一窗框或第二窗框形成的限位孔内连接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具体的,所述的通气透光主管的直径为通气透光支管直径的0.5倍,且通气透光主管和通气透光支管分别为内壁上涂有反光材料的钢管。另外,所述的夯土墙包括夯土墙面、钢筋混凝土圈梁、不锈钢压顶、横向支架和竖向支架,钢筋混凝土圈梁位于底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夯筑夯土墙面,夯土墙面外沿包裹不锈钢压顶,竖向支架沿夯土墙竖向设置在夯土墙面内,横向支架搭设在竖向支架上,景观通风窗沿厚度方向嵌设在夯土墙面内的横向支架和竖向支架的交接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夯筑时,以混凝土做底加强稳定性;在夯土墙模板内预埋带有采光通风钢管的窗户装置,将其与墙内钢架焊接,该窗口样式可多种变形组合具有景观多样性;然后再进行夯筑,上方加筑不锈钢皮压顶,对雨水侵蚀具有防护性;最终形成带有采光通风口的夯土墙体,提高夯土建筑的采光、通风效果,而采光钢管不仅不会对墙体的结构造成影响,还会与墙内钢架共同加强墙体的抗剪性。其特色的仿生力学窗户装置与传承自“木骨泥墙”的钢架结构,达到传统的现代的融合。(2)观景意趣:本技术考虑到夯土墙体的特殊力学性能,将多个采光通风部件呈分散状与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连通,在夯筑时夯筑的材料可以穿过采光通风部件的间隙进行夯实,不仅达到了采光通风的目的,同时满足了夯土墙的力学性能要求,解决了传统夯土墙在制作窗体或开洞操作时对墙体产生伤害。景观窗的造型灵感来自于中式瓦片窗,具有管中窥人、移步异景的妙趣意境。(3)创新与继承:混凝土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承受性,可抵御热胀冷缩、反潮等现象。墙内不锈钢支架不仅起到固定通风景观窗的作用,还继承了传统“木骨泥墙”的做法,加强支撑性。夯土墙顶部的特色不锈钢压顶吸收云墙的造型特点,并使用现代化材料呼应景观窗,极大提升抵御雨水侵蚀的能力,达到了传统、现代与实用的统一。(4)环保经济:夯土墙体的材料在使用传统土、石、砂的同时,还可将废弃瓦片砖砾、鹅卵石附于其表。让建筑废料在景观夯土墙上重生,既绿色环保又使其充满历史遗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夯土景观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夯土景观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景观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夯土墙、11-不锈钢压顶、12-夯土墙面、13-钢筋混凝土圈梁、14-横向支架、15-竖向支架;2-景观通风窗、21-第一窗框、22-第二窗框、23-限位架、24-通气透光主管、25-通气透光支管;以下结合附录的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夯土景观墙,特别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在继承传统建筑理念的同时,加以现代材料的合理利用,将不锈钢作为景观云墙顶、透气通风观景窗与景墙内部支架相连,附以当地的黄土、砂石、瓦片、卵石等材料,铸就坚固实用美观的生态人文景观,最终形成带有采光通风窗的夯土景观墙体,采光钢管加强墙体的抗剪性,混凝土底加强稳定性;夯土墙模板内的窗户装置,样式可多种变形具有景观多样性;上方加筑不锈钢皮压顶,对雨水侵蚀具有防护性;本技术在黄土高原的建筑景观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结合图1-3,本技术的一种夯土景观墙包括夯土墙,在夯土墙上嵌设景观通风窗;景观通风窗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连接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设置多个通气透光部件,在夯筑夯土墙时将第一窗框21、通气透光部件及第二窗框22沿夯土墙厚度方向埋设,多个通气透光部件连通夯土墙内外的空间达到通气透光的目的。具体的,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内均设置有限位架23,限位架23为带有多个焊接孔的平面架,每个通气透光部件通过一个焊接孔固定连通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为圆形的框圈。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内均设置有限位架23,限位架23为沿平行于圆形框体直径方向设置的多个杆体交叉编织形成,多个杆体交叉编织形成的空隙为限位孔,且限位架23与第一窗框21或第二窗框22之间形成的空隙也为限位孔,通气透光部件包括一个通气透光主管24和多个通气透光支管25,通气透光主管24设置在限位架23的中心限位孔上,多个通气透光支管25分设在通气透光主管24周围的限位孔上。优选的,第一框体21的直径为0.6m,第一框体21的直径长度与第二框体21的直径相同,通气透光支管25的直径为10cm,壁厚1cm;通气透光主管24的直径为15cm,壁厚1cm。夯土墙1包括夯土墙面12、钢筋混凝土圈梁13、不锈钢压顶11、横向支架14和竖向支架15,钢筋混凝土圈梁13位于底部,钢筋混凝土圈梁13上夯筑夯土墙面12,夯土墙面12外沿包裹不锈钢压顶11,竖向支架15沿夯土墙1竖向设置在夯土墙面12内,横向支架14搭设在竖向支架15上,景观通风窗2沿厚度方向嵌设在夯土墙面12内的横向支架14和竖向支架15的交接点上。不锈钢压顶11宽0.6m,高3cm,两边墙檐长7cm,与墙面呈30°角。竖向支架15分别竖向支撑景观通风窗2与不锈钢压顶11,直径10cm,高度1.2m或1.5m,并与宽10cm、高5cm的横向支架相接形成稳定加强结构。实施例一:材料准备:(1)夯筑材料:选取陕西关中地区的黏土作为原料,其成分为SiO2占70%、MgO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夯土景观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夯土景观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夯土墙(1),在夯土墙(1)上嵌设景观通风窗(2);所述的景观通风窗(2)包括第一窗框(21)、第二窗框(22)、通气透光部件及限位架(23),限位架(23)分别设置在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内,通气透光部件卡设在限位架(23)上连接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多个直径不同的管体,限位架(23)上的限位孔和限位架(23)与第一窗框(21)或第二窗框(22)形成的限位孔用于卡设直径不同的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夯土景观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夯土墙(1),在夯土墙(1)上嵌设景观通风窗(2);所述的景观通风窗(2)包括第一窗框(21)、第二窗框(22)、通气透光部件及限位架(23),限位架(23)分别设置在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内,通气透光部件卡设在限位架(23)上连接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多个直径不同的管体,限位架(23)上的限位孔和限位架(23)与第一窗框(21)或第二窗框(22)形成的限位孔用于卡设直径不同的管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透光部件包括一个通气透光主管(24)和多个通气透光支管(25),通气透光主管(24)设置在限位架(23)的中心限位孔上,多个通气透光支管(25)分设在通气透光主管(24)周围的限位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夯土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透光主管(24)直径的长度是通气透光支管(25)直径长度的0.5-1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窗框(21)和第二窗框(22)分别为圆形的不锈钢框体,限位架(23)为交叉焊接成的正六角星形的钢筋杆架,第一窗框(21)内设置一个限位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馨文崔陇鹏黄奕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