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796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和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至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至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至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可修正分析减温水流量。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emperature water flow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alysis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reducing temperature water flow. The method includes: creating a fin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correction model, non fin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correction model and tot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rate correction model; input stage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heater outlet steam temperature, steam heater outlet preset final actual temperature and outlet steam temperatur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to the last stage of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correction model, get the correction stage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the input stage, each level of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of desuperheating water reducing steam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before the steam temperature of each level of desuperheating water temperature reduction after each stage and non reducing conversion coefficient of water flow to non fin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model, get the correction of each non final reduction water flow; correction correction input stage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and each non fin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to the total desuperheating water flow The quantity correction model is used to get the correction of the total flow rate of the water reducing water,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low rate can be corr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温水流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水减温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喷水减温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靠的优点,通过喷水减温系统控制蒸汽温度(汽温),是蒸汽锅炉中普遍采用的汽温控制方法。由于减温水与高温蒸汽的混合过程增大了热力系统的熵增,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力循环的能效,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蒸汽锅炉中减温水的使用量。目前的锅炉运行受限于减温水的流量调节阀的动作灵敏度,出口蒸汽的温度与预设值会有一定偏差(-10~+5℃)。在设置有多级喷水减温的锅炉蒸汽加热系统中,各级喷水量分配可以形成多个不同的组合,也能使末级加热器的出口蒸汽的温度相同。在进行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时,需要同时考虑出口蒸汽温度和减温水流量的变化,即便是出口蒸汽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各级减温水的流量也不能简单加和,这使得定量评价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对减温水流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减温水流量的修正计算,用一个统一的指标定量评价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包括: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和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至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至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至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创建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输入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压力,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至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中,得到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其中,Δm为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kt为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t2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t2n-1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t2n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mn为末级减温水流量。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如下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得到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其中,cp(pn+1,t2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pn,t2n)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的定压比热容,p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压力,pn为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创建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模型;输入每一非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和每一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至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如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x=1,2,......,n-1),其中,mx′为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kx为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t2x-1为x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t2x为x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t2n-1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t2n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mn为末级减温水流量。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如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模型,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其中,cp(px,t2x)为x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pn,t2n-1)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的定压比热容,px为x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pn为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如下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x=1,2,......,n-1),其中,∑m为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mx′为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mn为末级减温水流量,Δm为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装置,包括:模型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单元,用于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和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至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单元,用于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至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单元,用于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至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压力,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计算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每一非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和每一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计算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建立了蒸汽温度偏差与减温水流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减温水流量的修正分析,用一个统一的指标定量评价了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水减温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的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鉴于目前定量评价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对减温水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以实现减温水流量的修正计算,用一个统一的指标定量评价烟气侧汽温调节操作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步骤102: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和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至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至所述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和所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至所述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和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输入末级减温水流量、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和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至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每一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和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至所述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输入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所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和所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至所述减温水总流量修正模型中,得到减温水总流量的修正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创建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输入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压力,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至所述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中,得到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其中,Δm为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kt为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t2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实际温度,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预设温度,t2n-1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t2n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mn为末级减温水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模型得到出口蒸汽温度折算系数:其中,cp(pn+1,t2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定压比热容,cp(pn,t2n)为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的定压比热容,pn+1为末级加热器出口蒸汽的压力,pn为末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创建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模型;输入每一非末级减温水减温后的蒸汽温度,末级减温水减温前的蒸汽温度和每一级加热器入口蒸汽的压力至所述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模型中,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折算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温水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非末级减温水流量修正模型得到每一非末级减温水流量的修正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晶赵振宁张清峰李媛园孙亦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