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86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结构包括油箱、液压调正器、检测板、复合油缸、调心托辊、吸油口、通油管、胶带、输送机、驱动轮、复合油缸活塞杆、支撑架、固定板、牵引器,所述油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箱与液压调正器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器由薄膜支撑板、导辊、制动器、成型器、纵封器、牵引杆、横封器、驱动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牵引器,内设的导辊解决了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避免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pinning frame of a rov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ving sliver steering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n oil tank and a hydraulic regulating device, detection plate, composite cylinder, self-aligning roller, suction port, pipe, tape, conveyor, driving wheel, composite cylinder piston rod, a supporting frame, a fixed plate, tractor, the tank is a cuboid structure, wherein the oil tank and the hydraulic regulating device of the clearance fit connection ways. The traction device by the film supporting plate, guide roll, brake, molding machine, vertical sealing device, a traction rod and the transverse sealing device dri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tractor equipped with guide roller solves sliver friction, easy to produce the neps,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liver accidental traction phenomenon, enhance the usefulness of the equipmen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属于粗纱机设备

技术介绍
转向结构指转动转向盘时,可带动小齿轮转动,这个小齿轮与一条齿条相吻合,带动齿条左右直线运动,并推动转向轮左右摆动,从而实现转向功能。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499315.7的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涉及工程机械的转向机构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装载机的新型转向结构。包括液压系统、驱动系统与前车架,驱动系统包括变速箱、传动轴、前驱动桥,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液压系统,变速箱、传动轴、前驱动桥构成的驱动系统与前车架为一整体;后车架、后桥托、后驱动桥、发动机、后配重为一整体;所述前车架下部与后车架用上下二支轴销连接,后车架与前车架之间设置转向油缸,由转向油缸伸缩来控制转向。改变了原先绞接式、前桥轮式转向或后桥轮式转向结构,由后车架、后驱动桥和发动机单独转向,解决了在装载举升运行当中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稳定性,也增强了驱动能力。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会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导致机械设备损坏,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会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导致机械设备损坏,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结构包括油箱、液压调正器、检测板、复合油缸、调心托辊、吸油口、通油管、胶带、输送机、驱动轮、复合油缸活塞杆、支撑架、固定板、牵引器,所述油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箱与液压调正器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调正器共有两个,所述复合油缸为圆柱体结构,共有两个,所述检测板与复合油缸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复合油缸与调心托辊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吸油口与油箱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通油管为弯曲的管状结构,所述通油管与复合油缸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胶带两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复合油缸与通油管,所述输送机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输送机与驱动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与复合油缸活塞杆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牵引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器由薄膜支撑板、导辊、制动器、成型器、纵封器、牵引杆、横封器、驱动器组成,所述导辊共有七个,所述支撑板与导辊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导辊与制动器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制动器与成型器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纵封器下方设有横封器,所述驱动器与牵引杆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调正器与检测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油缸活塞杆的右端与支撑架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右上端与固定板下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油缸与吸油口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油管的中间段放置在输送机上。进一步地,所述通油管内设有耐高温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牵引器,内设的导辊解决了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避免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的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牵引器示意图。图中:油箱-1、液压调正器-2、检测板-3、复合油缸-4、调心托辊-5、吸油口-6、通油管-7、胶带-8、输送机-9、驱动轮-10、复合油缸活塞杆-11、支撑架-12、固定板-13、牵引器-14、薄膜支撑板-1401、导辊-1402、制动器-1403、成型器-1404、纵封器-1405、牵引杆-1406、横封器-1407、驱动器-140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结构包括油箱1、液压调正器2、检测板3、复合油缸4、调心托辊5、吸油口6、通油管7、胶带8、输送机9、驱动轮10、复合油缸活塞杆11、支撑架12、固定板13、牵引器14,所述油箱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箱1与液压调正器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调正器2共有两个,所述复合油缸4为圆柱体结构,共有两个,所述检测板3与复合油缸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复合油缸4与调心托辊5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吸油口6与油箱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通油管7为弯曲的管状结构,所述通油管7与复合油缸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胶带8两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复合油缸4与通油管7,所述输送机9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输送机9与驱动轮10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0与复合油缸活塞杆1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与牵引器1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器14由薄膜支撑板1401、导辊1402、制动器1403、成型器1404、纵封器1405、牵引杆1406、横封器1407、驱动器1408组成,所述导辊1402共有七个,所述支撑板1401与导辊140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导辊1402与制动器1403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制动器1403与成型器140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纵封器1405下方设有横封器1407,所述驱动器1408与牵引杆1406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本专利所说的驱动器1408,从广义上指的是驱动某类设备的驱动硬件。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由液压调正器2调节油箱1与复合油缸4内的油液,吸油口6吸取油料,供电于输送机9进行运行工作,支撑架12与固定板13组成一个框架结构,支撑着主体设备,通油管7连接牵引器14供油运行,经驱动器1408驱动感应连接纵封器1405与横封器1407进行物料切割,再由导辊1402操作运行,最后由牵引杆1406进行调节防止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本技术的油箱1、液压调正器2、检测板3、复合油缸4、调心托辊5、吸油口6、通油管7、胶带8、输送机9、驱动轮10、复合油缸活塞杆11、支撑架12、固定板13、牵引器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会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导致机械设备损坏,工作效率降低,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内设的导辊解决了棉条摩擦力大,易产生棉结的问题,同时避免发生棉条意外牵引的现象,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导辊1402共有七个,所述支撑板1401与导辊140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导辊1402与制动器1403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制动器1403与成型器140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纵封器1405下方设有横封器1407,所述驱动器1408与牵引杆1406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结构包括油箱(1)、液压调正器(2)、检测板(3)、复合油缸(4)、调心托辊(5)、吸油口(6)、通油管(7)、胶带(8)、输送机(9)、驱动轮(10)、复合油缸活塞杆(11)、支撑架(12)、固定板(13)、牵引器(14),所述油箱(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箱(1)与液压调正器(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调正器(2)共有两个,所述复合油缸(4)为圆柱体结构,共有两个,所述检测板(3)与复合油缸(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复合油缸(4)与调心托辊(5)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吸油口(6)与油箱(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管(7)为弯曲的管状结构,所述通油管(7)与复合油缸(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胶带(8)两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复合油缸(4)与通油管(7),所述输送机(9)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输送机(9)与驱动轮(10)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0)与复合油缸活塞杆(1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与牵引器(1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器(14)由薄膜支撑板(1401)、导辊(1402)、制动器(1403)、成型器(1404)、纵封器(1405)、牵引杆(1406)、横封器(1407)、驱动器(1408)组成,所述导辊(1402)共有七个,所述支撑板(1401)与导辊(140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导辊(1402)与制动器(1403)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制动器(1403)与成型器(140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纵封器(1405)下方设有横封器(1407),所述驱动器(1408)与牵引杆(1406)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纱机棉条转向结构,其结构包括油箱(1)、液压调正器(2)、检测板(3)、复合油缸(4)、调心托辊(5)、吸油口(6)、通油管(7)、胶带(8)、输送机(9)、驱动轮(10)、复合油缸活塞杆(11)、支撑架(12)、固定板(13)、牵引器(14),所述油箱(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箱(1)与液压调正器(2)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液压调正器(2)共有两个,所述复合油缸(4)为圆柱体结构,共有两个,所述检测板(3)与复合油缸(4)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复合油缸(4)与调心托辊(5)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吸油口(6)与油箱(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管(7)为弯曲的管状结构,所述通油管(7)与复合油缸(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胶带(8)两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复合油缸(4)与通油管(7),所述输送机(9)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输送机(9)与驱动轮(10)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0)与复合油缸活塞杆(1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3)与牵引器(1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牵引器(14)由薄膜支撑板(1401)、导辊(1402)、制动器(1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舒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