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71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叉车,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侧设置有两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固定杆安装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其上表面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承重架中间于支撑柱前侧活动安装有叉杆架;所述叉杆架其上部与支撑柱铰接,其下部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操控箱和手动拉杆;所述操控箱顶部设置有与操控箱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显示屏;所述液压伸缩杆与重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称重叉车,便于了解物料重量,降低物料损耗率,操作简便,且可用于解放劳动力。

A weighing forkli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klift truck weigh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two support columns; the support column through a fixing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frame; the bear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gravity sensor; the bearing frame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supporting column movably installed with a fork bar frame the fork rod; the upper frame hinged with the support pole, the low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column through a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ox and a manual pull rod; the control box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isplay screen; the hydraulic telescopic rod and gravity sensor the control circuit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weighing forklif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weight, reduce the material loss rate,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liber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称重叉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叉车,属于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当物流商品需要出入库、装车运输时,往往需要对物流商品的质量进行称重,现有技术中采用叉车搬运装卸需要按重量叠堆的货物时一般采用如下方法:使用叉车先将重物叉运送到固定称重器上,记录下数据后再次使用叉车叉起货物转运,然后对称重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或传递;这种办法搬运、称重以及数据的处理、储存、传递是要分为多个步骤进行,当物品较重较多时,上述手段费时费力、极大的浪费了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且多次叉运货物给叉运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费时费力,同时多次叉运对货物会造成二次损伤,尤其对一些栈板纸来说,多次的叉运不仅会磨损木质栈板,同时会造成堆叠的纸跺在栈板上移位,造成不必要的纸病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称重叉车,便于了解物料重量,降低物料损耗率,操作简便,且可用于解放劳动力。本技术的称重叉车,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侧设置有两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固定杆安装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其上表面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承重架中间于支撑柱前侧活动安装有叉杆架;所述叉杆架其上部与支撑柱铰接,其下部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操控箱和手动拉杆,手动拉杆可在本叉车没有电量的状态下移动叉车;所述操控箱顶部设置有与操控箱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显示屏,由于用于控制叉车的运行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所述液压伸缩杆与重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需要将物料从场地铲起并称重时,控制液压伸缩杆缩短,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内运动,使得叉杆向下运动,将物料铲起;接着,控制液压伸缩杆伸长,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外运动,叉杆向上运动,使得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叉杆滑落至承重架上,待物料平稳放置后,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通过控制电路传输至操控显示屏进行显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支撑柱外侧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叉杆架与升降机构活动安装,用于叉杆架的升降,便于摆放物料。进一步地,所述叉杆架前侧一体制成有两叉杆。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基座上方安装有可折叠踏板,便于操作人员站立,且方便对叉车的工作状态进行操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基座与承重架底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进一步地,基座下方的所述万向轮上安装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伺服电机,用于驱动基座底部的万向轮运动,由基座底部的万向轮带动承重架底部的万向轮运动,从而带动整个叉车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称重叉车,需要将物料从场地铲起并称重时,控制液压伸缩杆缩短,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内运动,使得叉杆向下运动,将物料铲起;接着,控制液压伸缩杆伸长,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外运动,叉杆向上运动,使得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叉杆滑落至承重架上,待物料平稳放置后,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通过控制电路传输至操控显示屏进行显示,便于了解物料重量,降低物料损耗率,操作简便,且可用于解放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称重叉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称重叉车的可折叠踏板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各部件标注为:1-基座,2-支撑柱,3-固定杆,4-承重架,5-叉杆架,6-操控箱,7-操控显示屏,8-重力传感器,9-手动拉杆,10-液压伸缩杆,11-可折叠踏板,12-万向轮,13-叉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称重叉车,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前侧设置有两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底部通过固定杆3安装有承重架4;所述承重架4其上表面安装有重力传感器8;所述承重架4中间于支撑柱2前侧活动安装有叉杆架5;所述叉杆架5其上部与支撑柱2铰接,其下部通过液压伸缩杆10与支撑柱2连接;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操控箱6和手动拉杆9;所述操控箱6顶部设置有与操控箱6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显示屏7;所述液压伸缩杆10与重力传感器8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中,所述支撑柱2外侧安装有升降机构(未图示);所述叉杆架5与升降机构活动安装;所述叉杆架5前侧一体制成有两叉杆13;所述基座1上方安装有可折叠踏板11;所述基座1与承重架4底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2,基座下方的所述万向轮12上安装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伺服电机(未图示),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本技术的称重叉车,需要将物料从场地铲起并称重时,控制液压伸缩杆缩短,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内运动,使得叉杆向下运动,将物料铲起;接着,控制液压伸缩杆伸长,使得与液压伸缩杆连接的叉杆架一端向外运动,叉杆向上运动,使得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叉杆滑落至承重架上,待物料平稳放置后,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通过控制电路传输至操控显示屏进行显示,便于了解物料重量,降低物料损耗率,操作简便,且可用于解放劳动力;其中,在支撑柱外侧安装升降机构,用于叉杆架的升降,便于摆放物料;在基座上方安装可折叠踏板,便于操作人员站立,且方便对叉车的工作状态进行操控;安装手动拉杆,可在本叉车没有电量的状态下移动叉车,将物料搬运至其他称重设备处进行称重,避免耽误工作日程,提高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称重叉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称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侧设置有两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固定杆安装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其上表面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承重架中间于支撑柱前侧活动安装有叉杆架;所述叉杆架其上部与支撑柱铰接,其下部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操控箱和手动拉杆;所述操控箱顶部设置有与操控箱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显示屏;所述液压伸缩杆与重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侧设置有两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通过固定杆安装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其上表面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承重架中间于支撑柱前侧活动安装有叉杆架;所述叉杆架其上部与支撑柱铰接,其下部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操控箱和手动拉杆;所述操控箱顶部设置有与操控箱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显示屏;所述液压伸缩杆与重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皖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