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扰流装置及天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737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扰流装置,包括上框架、下压条、以及固定在上框架和下压条之间的网布;所述上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主固定杆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臂上安装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所述主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主弹性臂另一端用于与天窗主体框架滑动配合;所述辅助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另一端与主弹性臂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闭合过程中,旋转臂能顺利推动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的一端向靠近天窗主体框架方向移动,并使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顺利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用扰流装置能顺利闭合。

Car spoiler and skyligh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spoil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rame, a lower batten, and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frame and the lower layer of the mesh; the upper frame comprises a main fixing rod and a rotating arm, one end of the rotary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rota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element, the elastic element comprises a main elastic arm and auxiliary elastic arm, wherein one end of the main elastic arm and the rotating ar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elastic arm and main frame for sunroof sliding fit; the auxiliary elastic arm and the rotating arm fixed end then, the auxiliary elastic arm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elastic arm sliding fit.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closed process, the rotating arm can successfully push the end of the main elastic arm and elastic arm to move close to the auxiliary roof main frame direction, and the main elastic arm and the auxiliary arm elastic smooth elastic deformation is generated accordingly,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closur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sp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扰流装置及天窗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扰流装置及天窗。
技术介绍
汽车天窗打开后,特别是在汽车快速行驶时,因气流的快速流入,将在天窗处产生较大的噪音、并对天窗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为此,通常会在天窗处加装扰流装置,以引导快速流动的气流。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扰流装置,包括与天窗主体框架固定的下压条2、上框架1、固定在上框架1和下压条2之间的网布3、与上框架1和下压条2的端部固接的弹簧54、以及与弹簧54相连接的底座4;其上框架1中通常还设有加强骨架14。在玻璃窗天启后,利用弹簧54的弹力带动上框架1向上移动、并带动网布3打开;进而利用网布3实现对气流的扰流作用。同时,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扰流装置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整体注塑工艺先将上述下压条2、网布3、上框架1、加强骨架、以及弹簧54注塑为一体式结构,再将该一体式结构与底座4进行装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扰流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存在如下缺陷:1、加工工艺实施难度较大;其加工工艺采用整体注塑,再进行装配的方式,相对于常规的注塑工艺,整体注塑工艺较为复杂,且实施难度也大;2、扰流装置的可维修性差;上述扰流装置中除底座4外,其他任意零部件出现损坏时,都无法单独维修或者更换,从而造成该扰流装置容易被报废处理,进而增加该扰流装置的使用成本;3、其上框架采用实体结构,导致其质量较大,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扰流装置总重量达383.7g;4、其弹簧54为扭簧,且在上述扰流装置开启过程中,扭簧从上框架1端部向其施加向上的弹力、并使上框架1相对于弹簧54与底座4的连接处向上转动;根据力学原理分析,此种结构需扭簧给上框架施加较大的弹力才能保证上框架1顺利向上转动、并使上框架1保持在开启位置;从而导致该扰流装置在开启或闭合状态下,扭簧与上框架1、下压条2、及底座4间均具有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导致上框架1、下压条2及底座4容易被损坏,并导致扭簧与上框架1、下压条2、及底座4间的连接关系容易失效;同时,当扰流装置处理开启状态下,其网布3也会因承受较大的张力而被损坏;5、底座4结构较为复杂;现有扰流装置的底座4是由底座本体和一个挡块装配而成的,相对增加了两道工艺,从而增加了该扰流装置的生产成本和质量风险。中国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200710090416.7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滑动顶篷系统的导风器机构,包括导风器部件上的导风器杆、提升杆以及提升弹簧,导风器杆连接到车辆上,并可以在原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旋转,提升杆与所述导风器杆相耦合并可以令所述导风器杆在原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提升弹簧以如下方式作用在所述提升杆上,即提升杆将所述导风器杆朝所述升起位置倾斜。该导风器机构是利用提升弹簧先对提升杆的中部施加拉力、并使提升杆一端绕另一端转动,提升杆一端再给导风器杆施加向上转动的力,进而带动导风器杆向上转动、并实现该导风器机构的开启。此种导风器存在如下缺陷:利用提升弹簧和提升杆的组合结构对导风器施加向上转动的力,此种组合结构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机构卡死现象,导致其运行不稳定。中国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201510007903.7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和在车顶构造中使用的导风板,其导风板的枢转臂中部安装有一体式结构的弹性件,利用该弹性件给枢转臂施加向上的力,以带动枢转臂向上转动。该导风板采用一体式的弹性件,简化了其整体结构,但仍存在如下缺陷:其弹性件难易提供稳定、且较大的弹力,无法顺利带动枢转臂向上转动;由于其弹性元件一端与枢转臂为滑动配合,在导风板闭合时,会因弹性件一端与枢转臂的抵靠摩擦力,使得弹性元件一端无法顺利沿枢转臂滑动,从而导致弹性件无法按设定方式产生形变、且导致弹性件会给枢转臂施加较大的向上抵靠作用力;进而导致枢转臂无法顺利向下转动、并导致该导风板无法顺利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顺利闭合的车用扰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扰流装置,包括上框架、下压条、以及固定在上框架和下压条之间的网布;所述上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主固定杆连接,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臂上安装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所述主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主弹性臂另一端用于与天窗主体框架滑动配合;所述辅助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另一端与主弹性臂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还包括连接于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之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旋转臂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嵌在旋转臂中的固定槽中,且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和固定槽底部分别与固定部的两表面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弹性臂在与主弹性臂配合端上安装有滑扣,所述辅助弹性臂通过滑扣与主弹性臂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滑扣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主弹性臂嵌在第一导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主弹性臂在与天窗主体框架滑动配合的一端设有导向钩。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弹性凸起,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嵌在连接槽中,且所述第二弹性凸起嵌在旋转臂端部上的连接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网布通过网布连接件与上框架固接,所述网布连接件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上框架中设有第一卡接槽,且所述第一卡接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网布连接件一端嵌在第一卡接槽中,且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第二卡接凸起相卡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车用扰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的一端均与旋转臂固接,从而保证在闭合过程中,旋转臂能顺利推动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的一端向靠近天窗主体框架方向移动,并使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顺利产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进而保证本技术车用扰流装置能顺利闭合。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车用扰流装置的加工工艺,且加工难度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所述车用扰流装置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加工出上框架、下压条、网布、底座、以及弹性元件;所述上框架包括主固定杆和旋转臂;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主弹性臂和辅助弹性臂;S2、将所述网布两端分别与上框架和下压条固接;将弹性元件安装在旋转臂上,所述主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一端与旋转臂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另一端与主弹性臂滑动配合;将底座与旋转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用于制造车用扰流装置的加工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用于制造车用扰流装置的加工工艺,实现了所述车用扰流装置的加工。且该加工工艺采用先分别加工出各个零部件,再将各个零部件按上述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方式;此种加工工艺使得各个零部件在单独加工时、可采用简单的加工工艺来实现,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合格率及加工质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本技术将多个零件组装成车用扰流装置,从而在单个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可单个进行维修、或更换,提升了零件的可维修性,并降低了维修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较高的天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窗,包括天窗主体框架,所述天窗还包括所述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用扰流装置及天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扰流装置,包括上框架(1)、下压条(2)、以及固定在上框架(1)和下压条(2)之间的网布(3);所述上框架(1)包括主固定杆(11)和旋转臂(12),所述旋转臂(12)的一端与主固定杆(11)连接,所述旋转臂(12)的另一端与底座(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臂(12)上安装有弹性元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包括主弹性臂(51)和辅助弹性臂(52),所述主弹性臂(51)一端与旋转臂(12)固接,所述主弹性臂(51)另一端用于与天窗主体框架(6)滑动配合;所述辅助弹性臂(52)一端与旋转臂(12)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52)另一端与主弹性臂(51)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扰流装置,包括上框架(1)、下压条(2)、以及固定在上框架(1)和下压条(2)之间的网布(3);所述上框架(1)包括主固定杆(11)和旋转臂(12),所述旋转臂(12)的一端与主固定杆(11)连接,所述旋转臂(12)的另一端与底座(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臂(12)上安装有弹性元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包括主弹性臂(51)和辅助弹性臂(52),所述主弹性臂(51)一端与旋转臂(12)固接,所述主弹性臂(51)另一端用于与天窗主体框架(6)滑动配合;所述辅助弹性臂(52)一端与旋转臂(12)固接,所述辅助弹性臂(52)另一端与主弹性臂(51)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还包括连接于主弹性臂(51)和辅助弹性臂(52)之间的固定部(53),所述固定部(53)与旋转臂(12)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用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3)嵌在旋转臂(12)中的固定槽(121)中,且所述固定槽(1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122),所述第一弹性凸起(122)和固定槽(121)底部分别与固定部(53)的两表面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车用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一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性臂(52)在与主弹性臂(51)配合端上安装有滑扣(7),所述辅助弹性臂(52)通过滑扣(7)与主弹性臂(51)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用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7)上设有第一导向槽(71),所述主弹性臂(51)嵌在第一导向槽(71)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扰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喜安顾雅明王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坦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