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713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包括输送管线、旋转抛头,旋转抛头设置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套装在输送管A端部;在所述固定套管内壁设有永磁体,输送管外壁设有与永磁体配合的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旋转抛头设置在输送管A的端部,通过输送管A上的线圈与旋转抛头上固定套管内的永磁体构成电机,从而驱动旋转抛头转动。将从输送管A送入旋转抛头的钢丸由离心力高速抛出,撞击工件表面;输送管A等构成可伸缩的输送管,由液压升降杆控制输送管A的位置,保证可将旋转抛头伸入工件内部,从而对工件内部进行抛丸清理。

A shot cleaning component used in the paint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ating production line blasting components, including pipelines, rotary polishing head, rotary polish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leeve, the fixed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pipe at the end of A; permanent magnets are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sleeve, conveying coil tube is matched with the permanent magnet of the utility; the new rotary polishing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end part of the conveying pipe A, pipe through the coil A and rotary polishing head is fixed on the casing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motor to drive the rotary polishing composition, head rotation. From the conveying pipe A into rotary polishing head shot by high speed centrifugal force throws, hit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the conveying pipe A composed of telescopic pipe conveying, the conveying pipe A posi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hydraulic lifting rod, which can be thrown into the rotating head within the workpiece, thereby throwing pill cleaning on the in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
本技术涉及抛丸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涂装生产线上用于工件预处理工序中的抛丸清理组件。
技术介绍
涂装生产线主要由前处理电泳线(电泳漆是最早开发的水性涂料,它的主要特点是涂装效率高,经济安全,污染少,可实现完全自动化管理。涂装电泳漆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密封底涂线、中涂线、面涂线、精修线及其烘干系统组成。涂装生产线全线工件输送系统采用空中悬挂和地面滑橇相结合的机械化输送方式,运行平稳、快速便捷,采用PLC可控编程。涂装生产线主要由前处理电泳线、密封底涂线、中涂线、面涂线、精修线及其烘干系统组成。喷淋式多工位前处理机组是表面处理常用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机械冲刷加速化学反应来完成除油、磷化、水洗等工艺过程。钢件喷淋式前处理的典型工艺是: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水洗、纯水洗。前处理还可采用抛丸清理机,适用于结构简单、锈蚀严重、无油或少油的钢件。抛丸清理的主要作用是除锈、去氧化皮和表面强化。但是目前的涂装生产线中,进行抛丸清理时,主要清理的是工件的外部,在工件内部无法进行有效的清理。造成工件在完成涂装工序之后,工件内部容易出现锈蚀、漆面剥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本技术装配在涂装生产线中,用于工件内侧的抛丸清理工作,提高工件内侧的抛丸清理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包括输送管线、旋转抛头,所述旋转抛头与输送管线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旋转抛头包括底壳、顶壳,底壳与顶壳之间通过叶片连接;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开孔,在开孔处设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套装在输送管A端部,固定套管与输送管A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管内壁设有永磁体,输送管外壁设有与永磁体配合的线圈;在所述固定套管与输送管A之间设置有遮挡罩;所述遮挡罩包括内侧管、外侧管,内侧管与外侧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环板连接,连接环板、内侧管、外侧管之间构成U型环槽;所述内侧管与输送管A固定连接,固定套管、轴承位于U型环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壳为球冠壳,所述底壳为圆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还包括一对输送管B、输送管C,一对输送管B连接输送管A与输送管C,输送管A、输送管B、输送管C连接处为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A与输送管C之间通过液压升降杆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片为平板式叶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板与内侧管、外侧管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丸清理组件在涂装生产线上多组装配。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旋转抛头设置在输送管A的端部,通过输送管A上的线圈与旋转抛头上固定套管内的永磁体构成电机,从而驱动旋转抛头转动。将从输送管A送入旋转抛头的钢丸由离心力高速抛出,撞击工件表面;输送管A、输送管B与输送管C构成可伸缩的输送管,由液压升降杆控制输送管A的位置,保证可将旋转抛头伸入工件内部,从而对工件内部进行抛丸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抛头与输送管A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抛头的A-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旋转抛头的A-A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遮挡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抛头;101、出丸口;102、叶片;103、底壳;104、固定套管;105、永磁体;106、线圈;107、轴承;108、遮挡罩;1081、外侧管;1082、U型环槽;1083、内侧管;1084、连接环板;109、顶壳;2、输送管A;3、液压升降杆;4、连接活头;5、输送管B;6、输送管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包括输送管线、旋转抛头,所述旋转抛头1与输送管线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通过输送线将钢丸输送至旋转抛头1处,由旋转抛头1高速抛出,撞击工件表面,从而实现除锈、去除氧化层、强化表面等目的。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旋转抛头包括底壳103、顶壳109,底壳103与顶壳109之间通过叶片102连接;所述底壳103上设置有开孔,在开孔处设有固定套管104,固定套管104套装在输送管A2端部,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通过轴承107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管104内壁设有永磁体105,输送管外壁设有与永磁体105配合的线圈106;永磁体105和线圈106组合构成电机,通电后即可驱动旋转抛头1转动。钢丸从输送管A2进入旋转抛头1内部,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叶片102之间的间隙向外运动然后高速抛出。为防止钢丸进入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连接处的间隙中,在所述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设置有遮挡罩108;如图5所示,所述遮挡罩108包括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内侧管1083与外侧管1081的一端通过连接环板1084连接,连接环板1084、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之间构成U型环槽1082;所述内侧管1083与输送管A2固定连接,固定套管104、轴承107位于U型环槽1082内。如此设置有效避免钢丸进入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的间隙中。为便于钢丸流动,将所述顶壳109为球冠壳,底壳103为圆板。涂装生产线中,带涂装的工件吊装在导轨上,沿导轨运动,进入不同的处理区间进行相应的处理工艺。在进行抛丸处理时,为方便清理工件内部时,需要在工件的高度位置不变时,将旋转抛头1伸入工件内部。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所述输送管还包括一对输送管B5、输送管C6,一对输送管B5连接输送管A2与输送管C6,输送管A2、输送管B5、输送管C6连接处为通过连接活头4活动连接。所述输送管A2与输送管C6之间通过液压升降杆3连接。通过液压升降杆3控制输送管A2带动旋转抛头1上下移动,便于清理工件内部。旋转抛头1的叶片102将顶壳109与底壳103之间分割成多个空腔,在旋转抛头1旋转时,进入空腔中的钢丸沿旋转抛头1径向向外运动时,在叶片102的推动下做相对圆周运动,从而加速至从出丸口101时获得高速度,撞击在工件表面。作为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102为平板式叶片。作为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叶片102为弧形叶片。所述连接环板1084与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将所述抛丸清理组件在涂装生产线上多组装配,通过PLC编程控制液压升降杆,实现对工件的批量处理,提高涂装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包括输送管线、旋转抛头(1),所述旋转抛头(1)与输送管线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抛头(1)包括底壳(103)、顶壳(109),底壳(103)与顶壳(109)之间通过叶片(102)连接;所述底壳(103)上设置有开孔,在开孔处设有固定套管(104),固定套管(104)套装在输送管A(2)端部,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通过轴承(107)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管(104)内壁设有永磁体(105),输送管外壁设有与永磁体(105)配合的线圈(106);在所述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设置有遮挡罩(108);所述遮挡罩(108)包括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内侧管(1083)与外侧管(1081)的一端通过连接环板(1084)连接,连接环板(1084)、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之间构成U型环槽(1082);所述内侧管(1083)与输送管A(2)固定连接,固定套管(104)、轴承(107)位于U型环槽(108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装生产线的抛丸清理组件,包括输送管线、旋转抛头(1),所述旋转抛头(1)与输送管线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抛头(1)包括底壳(103)、顶壳(109),底壳(103)与顶壳(109)之间通过叶片(102)连接;所述底壳(103)上设置有开孔,在开孔处设有固定套管(104),固定套管(104)套装在输送管A(2)端部,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通过轴承(107)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管(104)内壁设有永磁体(105),输送管外壁设有与永磁体(105)配合的线圈(106);在所述固定套管(104)与输送管A(2)之间设置有遮挡罩(108);所述遮挡罩(108)包括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内侧管(1083)与外侧管(1081)的一端通过连接环板(1084)连接,连接环板(1084)、内侧管(1083)、外侧管(1081)之间构成U型环槽(1082);所述内侧管(1083)与输送管A(2)固定连接,固定套管(104)、轴承(107)位于U型环槽(108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虎吴晓晨汪万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