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693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本系统依靠直线导轨承重并保证X轴运行的直线度。X轴伺服电机带动左侧丝杠依靠丝杠实现单侧X轴方向传动。依靠同步轮X一和X二和同步带X实现两侧X轴同步运行。R轴伺服电机带动左侧丝杠,依靠丝杠实现单侧R轴方向传动。依靠同步轮R一和R二和同步带R实现两侧R轴同步运行。新型同步带传动的后定位系统解决了老结构涨紧难,精度差,速度慢,噪音大,故障率高的一系列问题,大幅提高了折弯机后定位系统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同步带和同步轮的零间隙配合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高精度同步运行,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A new full automatic pos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synchronous belt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full automatic post positioning system for synchronous belt transmission. This system relies on the load bearing of the linear guide and ensures the straightness of the X axis. The X axis servo motor drives the left lead screw to drive the single side X axis by the screw. X one and X two and synchronous belt X are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X axis on both sides. The R axis servo motor drives the left lead screw, and the single side R axis drive is realized by the screw. R one and R two and synchronous belt R are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R axis on both sides. After the positioning system model of synchronous belt drive to solve the old structure tension difficult, poor accuracy, slow speed, high noise,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the high failure rat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bending machine speed and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igh precision 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of synchronous belt and synchronous zero clearance round, easy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钣金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折弯机后定位系统用于板料在折弯过程中的定位和支撑,原有结构以橡胶皮带实现机械传动,缺乏涨紧机构或涨紧机构不合理、橡胶皮带伸缩量大,同步轮齿型不合理,造成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差(0.5mm),同时原有结构速度慢,噪音大,折弯完成后工件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系统维护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使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差(0.5mm),同时原有结构速度慢,噪音大,折弯完成后工件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系统维护成本高,故障率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包括X轴伺服电机、R轴伺服电机以及X轴伺服电机通过X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X轴左右侧移动机构、R轴伺服电机通过R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R轴左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与X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X三230,所述同步轮X三230通过同步带X240与同步轮X四250传动连接,同步轮X四250固定在X轴左侧移动机构上的丝杠30上,且同步轮X四250与同步轮X一180同轴,同步轮X一180、涨紧轮X200、惰轮X210与设置在另一侧的同步轮X220通过同步带X170传动连接,同步轮X220传动X轴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左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30、直线导轨20,丝杠30带动滑块左右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20上左右移动;所述R轴传动机构包括与R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R,所述同步轮R传动R轴左侧移动机构,所述同步轮R与同步轮R一50同轴,同步轮R一50、涨紧轮R140、惰轮R二160、惰轮R一130、同步轮R二80通过同步带R60传动连接,同步轮R二80与R轴右侧移动机构的丝杠90传动连接,所述R轴右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90、直线导轨100,丝杠30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100上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依靠直线导轨承重并保证X轴运行的直线度。X轴伺服电机带动左侧丝杠依靠丝杠实现单侧X轴方向传动。依靠同步轮X一和同步轮X二和同步带X实现两侧X轴同步运行。R轴伺服电机带动左侧丝杠,依靠丝杠实现单侧R轴方向传动。依靠同步轮R一和R二和同步带R实现两侧R轴同步运行。新型同步带传动的后定位系统解决了老结构涨紧难,精度差,速度慢,噪音大,故障率高的一系列问题,大幅提高了折弯机后定位系统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同步带和同步轮的零间隙配合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高精度同步运行,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第三示意图;图中,10-X轴主体,20-直线导轨,30-丝杠,40-R轴主体,50-同步轮一R,60-同步带R,70-Z轴主体,80-同步轮R二,90-丝杠,100-直线导轨,110-X轴伺服电机,120-R轴伺服电机,130-惰轮R一,140-涨紧轮R,150-调整块,160-惰轮R二,170-同步带X,180-同步轮X一,190-调整块,200-涨紧轮X,210-惰轮X,220-同步轮X二,230-同步轮X三,250-同步轮X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2、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包括X轴伺服电机110、R轴伺服电机120以及X轴伺服电机110通过X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X轴左右侧移动机构、R轴伺服电机120通过R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R轴左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与X轴伺服电机110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X三230,所述同步轮X三230通过同步带X240与同步轮X四250传动连接,同步轮X四250固定在X轴左侧移动机构上的丝杠30上,且同步轮X四250与同步轮X一180同轴,同步轮X一180、涨紧轮X200、惰轮X210与设置在另一侧的同步轮X220通过同步带X170传动连接,同步轮X220传动X轴右侧移动机构,同步轮X220设置在X轴右侧移动机构的丝杠上,带动该丝杠旋转,所述X轴左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30、直线导轨20,丝杠30带动滑块左右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20上左右移动;所述R轴传动机构包括与R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R,所述同步轮R设置在R轴左侧移动机构的丝杠上,且传动R轴左侧移动机构,所述同步轮R与同步轮R一50同轴,同步轮R一50、涨紧轮R140、惰轮R二160、惰轮R一130、同步轮R二80通过同步带R60传动连接,同步轮R二80设置在R轴右侧移动机构的丝杠90上,带动丝杠90转动,所述R轴右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90、直线导轨100,丝杠90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100上上下移动。通过调整块150调整涨紧轮R140和惰轮130和160的相对位置来涨紧同步带R60。通过调整块190调整涨紧轮X200和惰轮210、同步轮X一180的相对位置来涨紧同步带X170。同时方便使用的涨紧系统为调试和使用提供了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伺服电机、R轴伺服电机以及X轴伺服电机通过X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X轴左右侧移动机构、R轴伺服电机通过R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R轴左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与X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X三(230),所述同步轮X三(230)通过同步带X(240)与同步轮X四(250)传动连接,同步轮X四(250)固定在X轴左侧移动机构上的丝杠(30)上,且同步轮X四(250)与同步轮X一(180)同轴,同步轮X一(180)、涨紧轮X(200)、惰轮X(210)与设置在另一侧的同步轮X二(220)通过同步带X(170)传动连接,同步轮X二(220)传动X轴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左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30)、直线导轨(20),丝杠(30)带动滑块左右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20)上左右移动;所述R轴传动机构包括与R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R,所述同步轮R传动R轴左侧移动机构,所述同步轮R与同步轮R一(50)同轴,同步轮R一(50)、涨紧轮R(140)、惰轮R二(160)、惰轮R一(130)、同步轮R二(80)通过同步带R(60)传动连接,同步轮R二(80)与R轴右侧移动机构的丝杠(90)传动连接,所述R轴右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90)、直线导轨(100),丝杠(30)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在直线导轨(100)上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全自动后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伺服电机、R轴伺服电机以及X轴伺服电机通过X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X轴左右侧移动机构、R轴伺服电机通过R轴传动机构传动的、结构对称的R轴左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与X轴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同步轮X三(230),所述同步轮X三(230)通过同步带X(240)与同步轮X四(250)传动连接,同步轮X四(250)固定在X轴左侧移动机构上的丝杠(30)上,且同步轮X四(250)与同步轮X一(180)同轴,同步轮X一(180)、涨紧轮X(200)、惰轮X(210)与设置在另一侧的同步轮X二(220)通过同步带X(170)传动连接,同步轮X二(220)传动X轴右侧移动机构,所述X轴左侧移动机构包括丝杠(30)、直线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百超天津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