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55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设有多个尖刺凸起。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及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均设有一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或调节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主要限制伸屈自由度,在侧弯和扭转方向保留一定自由度,减少临近节段由于手术节段的固定而带来的附加运动。

A device for interspinous interspinous fix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of the spinous process, comprises a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third and fourth side plates,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plates,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lates, the first and third side plate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lates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vex spines. A control structure is set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ird side plates and the second and the fourth plates, the adjusting structure for adjusting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plates of the transl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or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fourth plates of the degree of freedom. The fix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restricts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stretching and bending, and maintains a certain degree of freedom in the lateral bending and torsional directions, so as to reduce additional motion caused by the fixation of operative seg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脊柱修复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性间歇性跋行是腰椎管狭窄症(Lumbarspinalstenosis,LSS)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当病人坐位和屈曲体位时疼痛缓解,当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根据学者ArnoldiCC认为,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分为两大类,先天性椎管狭窄(即发育性椎管狭窄)、后天性椎管狭窄(即获得性狭窄)和混合性椎管狭窄。在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椎问盘退变导致了椎体后小关节以及周围软组织代偿性生理变化和退行性病理变化,这是导致椎管狭窄的根本原因,并且,椎间盘退变是一切退变的根源。形成狭窄的病理基础是小关节和椎间盘形成的三关节复合体的退行性变化,椎间盘高度下降对三关节复合体内在平衡的破坏,在病理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行走或站立时,腰椎需伸直甚至后仰,症状立即发生。坐、卧或下蹲位时,腰椎处于屈曲状态,症状缓解或消失。这种症状对姿势的依赖性与椎管容量有关。椎管容量的变化可引起硬膜囊内压力的改变,从而导致动脉压的改变。当直立或行走时,椎管容积变小,动脉压升高超出正常值,造成了血管间歇性的压迫神经根,神经根受压,导致行走出现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设有多个尖刺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及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均设有一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或调节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均设有多个尖刺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及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均设有一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或调节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的平移自由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或;所述调节结构为S型弹性结构,所述S型弹性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插入的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一键槽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连接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用于固定插入至所述第一键槽内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四侧板包括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插入的第二键槽、与所述第二键槽连通的第二螺纹孔及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连接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用于固定插入至所述第二键槽内的第二连接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突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键槽结构,所述键槽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点状凸起和长条状凹槽,所述点状凸起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方向或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连接方向在其对应的所述长条状凹槽内滑动,所述点状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所述长条状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键槽或第二键槽中的侧壁上;或;所述调节结构为键槽结构,所述键槽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点状凸起和长条状凹槽,所述点状凸起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方向或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连接方向在其对应的所述长条状凹槽内滑动,所述点状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键槽或第二键槽中的侧壁上,所述长条状凹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突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为键槽结构,所述键槽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点状凸起和长条状凹槽,所述点状凸起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连接方向或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连接方向在其对应的所述长条状凹槽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方舟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