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43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一种折叠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节杆、中节杆和下节杆;上节杆上滑动套装有滑环;上节杆侧壁开有上通槽和定位孔;滑环上安装有解锁块;中节杆侧壁上开有轴向布置的上定位通槽、通槽滑道、下定位通槽;下定位通槽一侧开有侧定位通槽;在中节杆侧壁还定位销;在下节杆上端固定拨片;下节杆下端安装有控制拨片的控制按钮;在上节杆上端安装有一个滑轮;下节杆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端连接有拉绳,拉绳连接在滑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可折叠的伞体连接,可以实现伞体自动折叠,或者收入套筒内;无需手工整理伞面,且具有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美观大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便于携带。

A paddle and the paddles folding umbrella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ddle and use the paddle folding umbrella rod. A folding umbrella rod comprises a section bar, in section rod and the lower rod; on the rod is slidably sheathed on the ring; on the rod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hole; slip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in the unlocking block; a positioning rod axial arrangement the groove, groove sliding, positioning groove; positioning grooves are formed on one side of the lateral positioning groove; in the rod side positioning pin; in the upper end of rod rod under fixed paddles;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utton to control the paddles; in the upper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rod a pulley; sliding bar under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r;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a pull rope, pull rope connected to the slip r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ldable umbrella body, can realize automatic folding of the umbrella body or the income sleeve, and does not need to manually arrange the umbrella surface, and has waterproof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autiful appearance,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durability and por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具,具体是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
技术介绍
现在折叠伞能够实现三折或五折收放,伞具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但使用完以后,均需要手工整理伞面,比较繁琐。尤其是在雨天使用以后,手工整理伞面往往会弄湿双手,并且在需要进入车辆、公共场所或将伞具临时放入随身包袋中时非常不方便。人们需要一种收开方便、携带方便的小型化伞具。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技术专利“套筒折叠伞具”(专利号ZL200920143708.7)以及技术专利“折叠伞”(专利号2011200727179)考虑到给伞体安装一个固定的套筒,但都是需要手工操作将伞体与伞筒连接固定,使用非常不便。本申请人曾经完成的技术专利“带固定收纳筒的自动伞”(专利号:201520573825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上述技术需求,但该技术专利只能应用于自动折叠伞,在应用领域上有一定限制。本申请人曾申请的专利“一种带收纳筒的折叠伞”(2016105126344)设置了四节连接套杆,主要通过双向绳索牵引的方式实现伞体在固定伞筒中的进出与收合,可以实现一次动作即可打开或回收伞体,但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提供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可用比较简单的结构,方便的实现伞杆的折叠,通过与伞体配合,可以实现伞体在伞杆上伞筒中的进出与收合,美观大方,坚固耐用,便于携带。本技术专利是以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拨片,包括中轴和可转动安装在中轴上的转盘;所述中轴和转盘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转盘的边缘位置设有突出的拨角,转盘上开有两个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卡槽或锲形块;在所述转盘一侧固定有与转盘分离布置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有安装孔,在支撑块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在所述顶杆和支撑块之间安装有用于将顶杆推向转盘方向的第二弹簧;当所述转盘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滑进转盘一个卡槽内或滑动越过转盘一个锲形块并抵在此锲形块背侧;当所述转盘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滑进转盘另一个卡槽内或滑动越过转盘另一个锲形块并抵在此锲形块背侧。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绕在中轴上,复位弹簧的局部与中轴固定;复位弹簧的两端与转盘连接。所述顶杆与转盘平行或者垂直。所述顶杆与转盘垂直;所述卡槽是开设在转盘上的弧形通槽。一种拨片,包括中轴和可转动安装在中轴上的转盘;所述中轴和转盘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转盘的边缘位置设有突出的拨角,转盘的上端面设有两个锲形块或两个卡槽;在所述中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档杆;在所述档杆与中轴(之间安装有用于将档杆推向转盘端面的第三弹簧;当所述转盘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档杆滑过转盘一个锲形块并抵在这个锲形块背侧或滑进转盘一个卡槽内;当所述转盘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档杆滑过转盘另一个锲形块并抵在这个锲形块背侧或滑进转盘另一个卡槽内。一种使用根据上述任一拨片的折叠伞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节杆、中节杆和下节杆,上节杆、中节杆和下节杆均是中空杆;所述上节杆上滑动套装有滑环;所述上节杆上部侧壁上开有一段轴向的上通槽,上节杆下部侧壁上开有一个定位孔,所述滑环侧壁开有轴向的长形通槽,滑环长形通槽内滑动安装有解锁块,解锁块中部开有解锁通槽;所述长形通槽上端一侧开有一段上开口槽,所述解锁块上端一侧固定有在上开口槽内滑动的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的上解锁凸块;长形通槽下端另一侧开有一段下开口槽,在所述下开口槽上边可转动安装有挂钩,所述解锁块下端另一侧固定有在下开口槽内滑动的与挂钩配合的下解锁凸块;所述中节杆滑动套装在上节杆内;中节杆侧壁上开有一条轴向的与上节杆上通槽相对的通槽滑道;中节杆上端侧壁上开有一个离通槽滑道上端一定距离的上定位通槽,中节杆下端侧壁上开有一个离通槽滑道下端一定距离的下定位通槽;在所述下定位通槽一侧开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侧定位通槽;在中节杆上端侧壁上设有一个与上节杆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下节杆滑动套装在中节杆内;在下节杆上端固定所述拨片,拨片的拨角与通槽滑道位置相对;所述下节杆下端安装有控制拨片的控制按钮;在所述上节杆上端安装有一个滑轮;所述下节杆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向上依次穿过下节杆、中节杆、上节杆(1-1),并绕过滑轮后,连接在滑环上。进一步,所述下节杆内壁上端设有限制滑块移动的抬肩,滑块下端与下节杆下端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进一步,在所述中节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下端与中节杆固定,套筒上端敞口;套筒上端大于或者等于下端,在所述上节杆上端安装有与套筒上端开口相配合的伞盖;在所述套筒上端开口处,与伞盖配合的位置设有防水橡胶垫。进一步,所述下节杆下端设有把手;所述控制按钮安装在把手上;所述套筒下端与把手配合的位置设有防水橡胶垫;所述控制按钮表面设有防水膜。一种使用上述任一拨片的折叠伞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节杆、中节杆和下节杆,上节杆、中节杆和下节杆均是中空杆;所述上节杆上滑动套装有滑环;所述上节杆上部侧壁上开有一段轴向的上通槽,上节杆下部侧壁上开有一个定位孔;所述上节杆下端轴向滑动安装有解锁块;解锁块中部开有解锁通槽;所述解锁块上端一侧固定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对的上解锁凸块;所述解锁块下端另一侧固定有下解锁凸块;在上节杆下端可转动安装有挂钩,挂钩位于下解锁凸块上方;所述中节杆滑动套装在上节杆内;中节杆侧壁上开有一条轴向的与上节杆上通槽相对的通槽滑道;中节杆上端侧壁上开有一个离通槽滑道上端一定距离的上定位通槽,中节杆下端侧壁上开有一个离通槽滑道下端一定距离的下定位通槽;在所述下定位通槽一侧开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侧定位通槽;在中节杆上端侧壁上设有一个与上节杆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下节杆滑动套装在中节杆内;在下节杆上端固定所述拨片,拨片的拨角与通槽滑道位置相对;所述下节杆下端安装有控制拨片的控制按钮;在所述上节杆上端安装有一个滑轮;所述下节杆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向上依次穿过下节杆、中节杆、上节杆(1-1),并绕过滑轮后,连接在滑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伞杆和伞杆上的滑环与现有的伞体(伞骨和伞面)连接,可以实现伞体自动折叠,或者收入套筒内;无需手工整理伞面,且具有防水功能;本技术整体美观大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俯视图(逆转90°);图3和图4是图2中拨片两种工作状态;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俯视图;图7和图8是图6中拨片两种工作状态;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上节杆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中节杆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下节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滑环结构示意图;图14是滑环A-A剖视图;图15至图18本技术实施例三工作过程图;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顶杆与转盘垂直时的一种安装结构;图20是图19中俯视图;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上节杆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B-B向视图;图24至图27本技术实施例四工作过程图。图中:1-1、上节杆;1-11、上通槽;1-13、定位孔;1-2、中节杆;1-21、通槽滑道;1-22、上定位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拨片及使用该拨片的折叠伞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5‑1)和可转动安装在中轴(5‑1)上的转盘(5‑2);所述中轴(5‑1)和转盘(5‑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5‑4)所述转盘(5‑2)的边缘位置设有突出的拨角(5‑21),转盘(5‑2)上开有两个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卡槽(5‑22)或锲形块(5‑220);在所述转盘(5‑2)一侧固定有与转盘(5‑2)分离布置的支撑块(5‑5);所述支撑块(5‑5)上开有安装孔,在支撑块(5‑5)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5‑6);在所述顶杆(5‑6)和支撑块(5‑5)之间安装有用于将顶杆(5‑6)推向转盘(5‑2)方向的第二弹簧(5‑7);当所述转盘(5‑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5‑6)滑进转盘(5‑2)一个卡槽(5‑22)内或滑动越过转盘(5‑2)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此锲形块(5‑220)背侧;当所述转盘(5‑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5‑6)滑进转盘(5‑2)另一个卡槽(5‑22)内或滑动越过转盘(5‑2)另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此锲形块(5‑220)背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5 CN 20161109957591.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5-1)和可转动安装在中轴(5-1)上的转盘(5-2);所述中轴(5-1)和转盘(5-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5-4)所述转盘(5-2)的边缘位置设有突出的拨角(5-21),转盘(5-2)上开有两个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卡槽(5-22)或锲形块(5-220);在所述转盘(5-2)一侧固定有与转盘(5-2)分离布置的支撑块(5-5);所述支撑块(5-5)上开有安装孔,在支撑块(5-5)安装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5-6);在所述顶杆(5-6)和支撑块(5-5)之间安装有用于将顶杆(5-6)推向转盘(5-2)方向的第二弹簧(5-7);当所述转盘(5-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5-6)滑进转盘(5-2)一个卡槽(5-22)内或滑动越过转盘(5-2)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此锲形块(5-220)背侧;当所述转盘(5-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顶杆(5-6)滑进转盘(5-2)另一个卡槽(5-22)内或滑动越过转盘(5-2)另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此锲形块(5-220)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4)绕在中轴(5-1)上,复位弹簧(5-4)的局部与中轴(5-1)固定;复位弹簧(5-4)的两端与转盘(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6)与转盘(5-2)平行或者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6)与转盘(5-2)垂直;所述卡槽(5-22)是开设在转盘(5-2)上的弧形通槽。5.一种拨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5-1)和可转动安装在中轴(5-1)上的转盘(5-2);所述中轴(5-1)和转盘(5-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5-4)所述转盘(5-2)的边缘位置设有突出的拨角(5-21),转盘(5-2)的上端面设有两个锲形块(5-220)或两个卡槽(5-22);在所述中轴(5-1)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档杆(5-60);在所述档杆(5-60)与中轴(5-1)之间安装有用于将档杆(5-60)推向转盘(5-2)端面的第三弹簧(5-70);当所述转盘(5-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档杆(5-60)滑过转盘(5-2)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这个锲形块(5-220)背侧或滑进转盘(5-2)一个卡槽(5-22)内;当所述转盘(5-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档杆(5-60)滑过转盘(5-2)另一个锲形块(5-220)并抵在这个锲形块(5-220)背侧或滑进转盘(5-2)另一个卡槽(5-22)内。6.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拨片的折叠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节杆(1-1)、中节杆(1-2)和下节杆(1-3),上节杆(1-1)、中节杆(1-2)和下节杆(1-3)均是中空杆;所述上节杆(1-1)上滑动套装有滑环(4);所述上节杆(1-1)上部侧壁上开有一段轴向的上通槽(1-11),上节杆(1-1)下部侧壁上开有一个定位孔(1-13),所述滑环(4)侧壁开有轴向的长形通槽(4-1),滑环(4)长形通槽内滑动安装有解锁块(14),解锁块(14)中部开有解锁通槽(14-3);所述长形通槽(4-1)上端一侧开有一段上开口槽(4-2),所述解锁块(14)上端一侧固定有在上开口槽(4-2)内滑动的与所述定位孔(1-13)位置相对的上解锁凸块(14-1);长形通槽(4-1)下端另一侧开有一段下开口槽(4-3),在所述下开口槽(4-3)上边可转动安装有挂钩(4-4),所述解锁块(14)下端另一侧固定有在下开口槽(4-3)内滑动的与挂钩(4-4)配合的下解锁凸块(14-2);所述中节杆(1-2)滑动套装在上节杆(1-1)内;中节杆(1-2)侧壁上开有一条轴向的与上节杆(1-1)上通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道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