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及其液流喷射磺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37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涉及一种精制提纯工艺,是指一种以SO↓[3]为处理剂进行磺化反应去除芳烃基础油中的芳烃和其它杂质的工艺,芳烃基础油经喷射于反应器内与负压吸入的SO↓[3]气液接触反应,反应温度为20-50℃,SO↓[3]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的摩尔比为1-1.2∶1,反应时间为5-30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流喷射与SO↓[3]气液接触完成的全封闭的连续或间歇磺化反应,使SO↓[3]充分与油品中的杂质进行反应,大大降低了SO↓[3]的耗量,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了磺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及其液流喷射磺化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制提纯工艺,是指一种以SO3为处理剂进行磺化反应去除芳烃基础油中的芳烃和其它杂质的工艺,同时还提供了该工艺中使用的液流喷射磺化反应器。技术背景作为润滑油原料的基础油虽然是经过精馏抽取的,但其内还含有芳烃等许多有害杂质,直接将其用于工业或其它(如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的润滑、溶剂油使用是不可以的,必须进行精制去杂,如白色油(简称白油)是由轻质润滑油馏份经发烟硫酸多次洗涤(磺化)乙醇抽提精制成无色、无味、无嗅化学惰性,对光安定的产品的。发烟硫酸磺化法也是其它芳烃基础油的传统精制方法,该方法SO3消耗大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SO3消耗少、对环境无污染、去杂质效率高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同时提供的还有这种新工艺采用的全封闭液流喷射型磺化反应器,主要创新在于将芳烃基础油喷射入反应管与喷射形成的负压吸入的SO3气液接触完成磺化反应,直至放出合格的低芳烃溶剂油。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芳烃基础油经喷射于反应器内与负压吸入的SO3气液接触反应,反应温度为20-50℃,SO3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的摩尔比为1-1.2∶1,反应时间为5-30小时。本工艺可以采用间歇生产,也可以连续生产。为了获得满意的磺化效果,工艺是分阶段/分级进行的。间歇反应的阶段数以及连续反应中的级数是根据芳烃基础油馏份组成、杂质含量以及处理量决定的,各阶段/各级的SO3添加量与反应温度呈梯度变化,每阶段/每级SO3的添加量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量的摩尔比率为:0-0.7∶1。本工艺气液两相于反应器中进行剧烈的接触,释放热量,加速了反应过程,为保持反应过程在最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热将经过换热装置及时移出,这种换热装置可以是盘管式、列管式等。若工艺采用间歇反应方式,各阶段的反应温度逐渐递增,各阶段时间内的SO3的加入量逐渐减少,反应最后不通入SO3,通过流体的喷射释放出其里溶解的SO3。最佳的方法是采用连续生产法,由若干级反应器串接而成,芳烃基础油与SO3气体的流动方式为逆流,为了保证气流在各级反应器内逆流顺畅,各级反应器内的真空递呈梯度变化,首末级压力差控制在1.10Kpa-20.0Kpa之间。串接的若干级反应器,第一级为成品油出口端、SO3第一进口端,最末级为芳烃基础油进口端、SO3尾气出口端,各级反应温度与SO3的添加量梯度递减、真空度递增;第一级反应器也可以是芳烃基础油进口端、SO3尾气出口端,最末级为溶剂油出口端、-->SO3的第一进口端,各级反应温度与SO3的添加量则是梯度递增、真空度呈梯度递减。为了使完全反应后溶解在液流中的SO3逸出,磺化反应后的溶剂油液流可再经喷射使SO3自由逸出,即将磺化反应后的液流通入增设的不通SO3气流的喷射反应器内完成脱除工作,使成品中所含的SO3尽量小。用于磺化反应的液流喷射磺化反应器的箱体内置有反应管,反应管四周布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的反应管一端靠近箱体底部,另一端于箱体外连接液流喷射头,箱体底部为锥形,锥形底口为喷射液排出口,箱体顶部与液流喷射头间置有抽气循环管,抽气循环管另与进气管相连。液流经喷射口进入反应管口,喷射形成的负压同时吸入SO3气体,气液于反应管内强烈碰撞反应,释放的热量由箱体内的热交换装置排出,管内的液流反应后进入箱体中,热交换装置除冷却作用外,还起导流作用,使液流在箱体内产生碰撞旋转与气流进一步接触反应,冷却的液流由锥形底口抽出,未反应的SO3气体汇集于箱体上方分离空间通过抽气循环管再次被吸入液流喷射头内。磺化反应器箱体上方开有物料补加口和压力表口,侧面箱体上开有气相抽出口、液相抽出口并置有液面计,锥形底部开有取样口,以完成对反应器内各物料的实时检测与反应条件控制。本专利技术利用液流喷射与SO3气液接触完成的全封闭的连续或间歇磺化反应,使SO3充分与油品中的杂质进行反应,大大降低了SO3的耗量,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了磺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磺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间歇磺化反应工艺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3连续磺化反应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芳烃基础油经泵打入液流喷射反应器的反应管中,同时将SO3气体吸入进行强烈混合反应,在反应器箱体中气液还继续反应,并通过导流筒型盘管换热器,把反应热带出保证在一定温度下的磺化反应,在反应器中气相SO3未反应部分从液流主体中逸出进到反应器上部分离空间,同时为保证一定的SO3,气相浓度在不同时间段内加入规定量的新鲜SO3气体,周而复始的反应在规定的阶段时间内变更新鲜SO3进入量和反应温度使磺化反应进行到底,各阶段时间内反应温度梯度递增,SO3进入量梯度递减最后至零,根据样品分析情况及时改变操作状态,使磺化反应终了时尾气中SO3含量很低。工艺操作条件为:原料中芳烃含量为5.8%(WT%)产品中芳烃含量为0.5%-1.0%(WT%)磺化时间:19小时磺化温度25-50℃-->终点时SO3与芳烃基础油杂质的最终总计摩尔比率:1.2∶1实施例2,三釜串联的连续磺化,第一级为成品油出口端、SO3第一进口端,第三级为芳烃基础油进口端、SO3尾气出口端,各级间温度梯度递减、真空度递增、SO3添加量递减。工艺操作条件为:原料中芳烃含量为7.2%(WT%)产品中芳烃含量为0.3%-0.7%(WT%)磺化时间:20小时磺化温度20-35℃终点时SO3与芳烃基础油杂质的总计摩尔比率:1.1∶1本工艺中第一级出来的成品低芳烃溶剂油还可放入一无SO3通入量的液流喷射磺化反应器,经喷射作用逸出液相中溶解的SO3。说明:根据芳烃基础油的杂质含量,可以设计出不同阶段数间歇工艺流程和不同级数的连续工艺流程,反应时间相应增加或缩短,一般磺化时间控制在5-30小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芳烃基础油经喷射于反应器内与负压吸入的SO3气液接触反应,反应温度为20-50℃,SO3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的摩尔比为1-1.2∶1,反应时间为5-3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芳烃基础油经喷射于反应器内与负压吸入的SO3气液接触反应,反应温度为20-50℃,SO3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的摩尔比为1-1.2∶1,反应时间为5-30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间歇/连续法生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间歇反应各阶段/连续反应各级的SO3添加量与反应温度呈梯度变化,每阶段/每级SO3的添加量与芳烃基础油中杂质量的摩尔比率为:0-0.7∶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间歇反应中各阶段的反应温度逐渐递增,各阶段时间内的SO3的加入量逐渐减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连续反应由若干级反应器串接而成,芳烃基础油与SO3气体的流动方式为逆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芳烃溶剂油磺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级反应器内的真空递呈梯度变化,首末级压力差控制在1.10Kpa-20.0K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金铭许汉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