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67548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若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若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压力阈值,确定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误触发。

A faul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alse contac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 mobile terminal.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mobile terminal determines: holding state; if the mobile terminal is in a state holding lie when the detected edge area, the mobile terminal displays the first touch operation, determine the touch pressure first touch operation pressure is larger than a preset threshold value; if the touch pressure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touch operation the pressure threshold, determining a first touch operation for false touch operation; the edge region in any point to display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distanc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preset distance to the boundar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alse trigger of the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窄边框、全面屏等新兴的外观设计渐渐成为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流行趋势。但是,随着手机的边框越来越窄及屏占比越来越大,手机的边缘误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当用户躺卧使用手机时,手机一般通过识别按下区域的位置、形状等特征来进行边缘误触情况的识别,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误触效果,但是防误触效果并不太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用户躺卧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防误触效果不太好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所述压力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所述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所述压力阈值,触发第三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所述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误触识别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且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其会将第一触控操作确定为误触操作。一般而言,在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时,为了保证移动终端位置的稳定,用户会将移动终端握持得比较紧,这样容易造成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边缘的误触。因此,针对用户躺卧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这种情况下用户会将移动终端握持得比较紧的特点,通过触控压力值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误触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误触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图2是用户在站立状态下使用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3是用户在躺卧状态下使用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是具有通讯功能的任何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电子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等。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可以有多种。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用户站立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站立握持状态;如图3所示,当用户躺卧使用移动终端时,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的是用户躺卧使用移动终端的场景,因此,在执行步骤101时,移动终端主要需要确定自身是否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若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线的夹角是否处于90度与200度之间,确定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对比图2和图3可知,在不同的握持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线的夹角(在确定该夹角时,0度方向具体是由移动终端的背面指向远离移动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方向)存在着差别。通常情况下,图3示意出的握持状态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线的夹角一般处于90度与200度之间,因此,当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线的夹角处于90度与200度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出自身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可以看出,采用上述方式,移动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出自身是否处于躺卧握持状态。步骤102,若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其中,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若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压力阈值,执行步骤103。步骤103,确定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预设的压力阈值可以为以质量200克的物体压住显示屏时产生的压力的值。预设的边界距离可以为7毫米至1厘米。具体地,预设的边界距离可以为7毫米、8毫米、9毫米或者1厘米。当然,预设的压力阈值和预设的边界距离的取值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情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需要强调的是,第一触控操作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触控操作,第一触控操作中的“第一”并不对第一触控操作的具体类型造成任何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的情况下,若移动终端检测到自身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且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其会将第一触控操作确定为误触操作。一般而言,在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时,为了保证移动终端位置的稳定,用户会将移动终端握持得比较紧,这样容易造成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边缘的误触。因此,针对用户躺卧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这种情况下用户会将移动终端握持得比较紧的特点,通过触控压力值与预设的压力阈值的比较结果来识别误触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误触发。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误触识别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01,确定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步骤402,若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所述压力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所述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躺卧握持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区域发生第一触控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大于所述压力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其中,所述边缘区域中的任一点至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条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边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压力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阈值,且所述显示屏的非边缘区域是否发生第二触控操作;若所述操作时长大于所述时长阈值,且所述非边缘区域发生第二触控操作,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若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线的夹角处于90度与200度之间,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为躺卧握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为误触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不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握持状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