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67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皿架,包括底座和多层框架,底座上安装有接水盘,多层框架的底部铰接在底座上,多层框架的两侧安装有用于调节多层框架与底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使多层框架与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90°;多层框架包括后支撑板、侧板以及隔板,隔板与后支撑板的结合处设有接水槽,多层框架的侧板外侧设有接水盘的汇流管,接水槽的两端与汇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的培养皿的风干速度快,节省了占地面积,且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与水平面具有一个倾斜角度,便于由培养皿上流下的水向下流淌;多层框架的每层都设置有接水槽,将积水引到汇流管中,避免水流逐层流淌,污染培养皿,以及浸湿整个培养皿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皿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培养皿架。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实验结束后,培养皿经过清洗后放置在培养皿架上晾干备用。现有的培养皿架有两种,一种将培养皿一层层叠放的,这种培养皿架体积小节约空间,但是由于培养皿是叠放的,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不利于培养皿快速风干,而且在培养皿之间的接触部位容易出现水渍;还有一种培养皿架,将培养皿倒扣在架板上,但是这种培养皿架,架板水平设置,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积水,不便于水往下流,架板上的积水过多,容易污染培养皿,影响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且能够快速风干,便于沥水的培养皿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培养皿架,包括底座和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多层框架,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多层框架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接水盘,所述多层框架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多层框架的两侧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多层框架与底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使所述多层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90°;所述多层框架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位于所述后支撑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若干个安装在所述后支撑板上的用于分层间隔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后支撑板的结合处设有接水槽,所述多层框架的侧板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接水盘的汇流管,所述接水槽的两端与所述汇流管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安装角度小于或等于9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槽、连杆和螺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多层框架铰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滑槽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外侧并在其端部设有操作手柄,另一端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多层框架的底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滑槽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多层框架的中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层框架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横向延伸的安装槽和用于多个用于夹持培养皿的夹具,所述夹具底部设有一个用于在所述安装槽内滑动的滑片,所述滑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与设置在所述后支撑板背面的外接片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培养皿倾斜放在多层框架上,培养皿之间不叠放,与空气接触面较大,风干速度快;本技术中,多层框架倾斜安装在底座上,节省了占地面积,且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与水平面具有一个倾斜角度,便于由培养皿上流下的水向下流淌;多层框架的每层都设置有接水槽,将积水引到汇流管中,避免水流在多层框架上逐层流淌,污染培养皿,以及浸湿整个培养皿架。由于设置了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和身高等因素,自由调节多层框架与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操作简单,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由于设置了滑槽和夹持培养皿的夹具,使培养皿固定在后支撑板上,避免了培养皿架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培养皿跌落摔碎;两个夹具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便于固定不同大小类型培养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支撑杆;2-多层框架;21-后支撑板;22-侧板;23-隔板;3-接水盘;41-滑槽;42-连杆;43-螺杆;44-操作手柄;5-汇流管;51-接水槽;6-安装槽;7-夹具;71-滑片;72-外接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培养皿架,包括底座1和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多层框架2,底座1上与多层框架2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接水盘3,多层框架3的底部铰接在底座1上,多层框架2的两侧还安装有用于调节多层框架2与底座1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使多层框架与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90°。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槽41、连杆42和螺杆43,连杆42的一端与多层框架2铰接,另一端安装在滑槽41中;滑槽41一端设有螺纹孔,螺杆43的一端设置在滑槽41外侧并在其端部设有操作手柄44,另一端通过螺纹孔与连杆42固定连接。调节角度时,通过旋转操作手柄44,使螺杆43向前或向后移动,改变连杆42与多层框架2之间的角度,实现多层框架2与底座1之间的倾斜角度的变化。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支撑杆11,滑槽41安装在支撑杆11上,连杆42的一端铰接在多层框架2的中部,重心偏移度较小,结构稳定,且角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中部,便于操作人员调节倾斜角度。如图3所示,多层框架2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21、位于后支撑板21两侧的侧板22、以及若干个安装在后支撑板21上的用于分层间隔的隔板23,隔板23与支撑板21之间的安装角度小于或等于90°。隔板23与后支撑板21的结合处设有接水槽51,多层框架2的侧板22外侧设有延伸至接水盘3的汇流管5,接水槽51的两端与汇流管5连通。多层框架2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横向延伸的安装槽6和用于多个用于夹持培养皿的夹具7,夹具7底部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槽6内滑动的滑片71,滑片71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槽6与设置在后支撑板21背面的外接片72连接,使用时,使用两个夹具7夹住培养皿,根据培养皿的大小,在安装槽6上调节两个夹具7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滑槽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在底座上,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多层框架的底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培养皿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多层框架,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多层框架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接水盘,所述多层框架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多层框架的两侧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多层框架与底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使所述多层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90°;所述多层框架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位于所述后支撑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若干个安装在所述后支撑板上的用于分层间隔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后支撑板的结合处设有接水槽,所述多层框架的侧板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接水盘的汇流管,所述接水槽的两端与所述汇流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多层框架,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多层框架相对的位置安装有接水盘,所述多层框架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多层框架的两侧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多层框架与底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使所述多层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90°;所述多层框架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后支撑板、位于所述后支撑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若干个安装在所述后支撑板上的用于分层间隔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后支撑板的结合处设有接水槽,所述多层框架的侧板外侧设有延伸至所述接水盘的汇流管,所述接水槽的两端与所述汇流管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安装角度小于或等于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燕曹赵云牟仁祥马有宁曹珍珍陈铭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