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67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装置包括细胞分选基片、压力控制元件、信号处理元件、通道分选元件及信号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细胞分选基片包括凹刻有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微通道包括首尾分别设置进样储液孔和废液储液孔的主通道以及若干条与主通道连通且末端设置目标细胞储液孔的细胞分选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信号采集控制装置通过控制通道分选元件以调整压力控制元件动作,实现细胞分选通道的选择,并通过负压效应实现相应细胞分选通道对目标细胞的自动分选和操控,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装置具有体积小、造价低等特点,能够高效便捷地完成样单细胞分选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操控
,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经常需要从较为复杂的样品中,分选出单个目标细胞,以进行后续的科学研究。例如在癌症研究中,分选获得单个癌细胞是进行后续细胞测序的关键技术。目前,最为常用的单细胞分选技术是借助显微镜,采用手动的方法从样品中隔离出单个细胞。该方法费时,操控难度大并且容易对细胞造成伤害。以流式细胞仪为代表的细胞计数和筛选仪器,虽已实现集成化和自动化,但无法实现单个细胞的分选。微流控芯片是通过构建网络式通道,从而将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选和检测等过程,缩微或基本缩微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并对其结果进行检测与分析,扩展了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微流控芯片上,通过对微流体施加不同的作用,比如介电电泳、磁场力、声动力、光镊技术等,使微流控通道内这些作用与流体动力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细胞或者颗粒的分选以便使单细胞计数、筛选以及胞内组分分析等操作大大简化。目前,有多种方法应用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细胞操控:1)立柱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细胞分选基片、压力控制元件、信号处理元件、通道分选元件及信号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细胞分选基片由玻璃底片及凹刻有微流道的PDMS微流控芯片封装构成,所述PDMS微流控芯片与玻璃底片键合一侧中间位置凹刻有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样储液孔和废液储液孔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中间位置对应的两侧侧壁向通道中心方向渐缩,以形成用以检测通过细胞的细胞检测区域;所述主通道位于细胞检测区域后一定位置处呈放射性均匀连接有N条末端设置有目标细胞储液孔的细胞分选通道,其中N≧2;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细胞分选通道连通处为细胞分选区域;所述细胞检测区域前的部分主通道为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单细胞自动操控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细胞分选基片、压力控制元件、信号处理元件、通道分选元件及信号采集控制装置;所述细胞分选基片由玻璃底片及凹刻有微流道的PDMS微流控芯片封装构成,所述PDMS微流控芯片与玻璃底片键合一侧中间位置凹刻有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样储液孔和废液储液孔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中间位置对应的两侧侧壁向通道中心方向渐缩,以形成用以检测通过细胞的细胞检测区域;所述主通道位于细胞检测区域后一定位置处呈放射性均匀连接有N条末端设置有目标细胞储液孔的细胞分选通道,其中N≧2;所述主通道与所述细胞分选通道连通处为细胞分选区域;所述细胞检测区域前的部分主通道为上游主通道,所述细胞分选区域后的部分主通道为下游主通道;同时,任意所述目标细胞储液孔均与压力控制元件一端连接;所有压力控制元件另一端均与信号采集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进样储液孔和废液储液孔内均插有铂电极,所述进样通道储液孔内的铂电极与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且废液储液孔内的铂电极通过一参考电阻与上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参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毅刚宋永欣潘新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