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67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至少设有两个培养层,每个培养层上均单独设置有前开门,相邻培养层之间通过夹层板分隔,每层培养层顶部均设有加湿装置,每层培养层侧壁两侧均设有加热炉丝,加热炉丝之间设有照明灯,夹层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孔,至少两个培养层内设有贯穿的载物架,载物架上设有多层载物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夹层板之间开设有圆形孔,使得在各个培养层之间设有贯穿的载物架,而在载物架上又设置多层载物台,可以增加放置生物培养皿的数量,提高了微生物培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
本技术属于生物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恒温恒湿培养箱是医药、化工、环保、农业等行业生产、检测和科研工作中用于各种微生物培养及孵化用的实验设备,可以用于模拟自然环境,尤其是温度与湿度为主要参数的模拟环境;现有的培养箱整个内腔是连通的,每种生物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所以只能用来培养一种生物,不能满足同时培养多种生物。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至少设有两个培养层,每个培养层上均单独设置有前开门,相邻培养层之间通过夹层板分隔,每层培养层顶部均设有加湿装置,每层培养层侧壁两侧均设有加热炉丝,加热炉丝之间设有照明灯,夹层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孔,至少两个培养层内设有贯穿的载物架,载物架上设有多层载物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夹层板将箱体分成多个培养层,使得可以对不同生物进行同时培养,同时将照明灯设置在加热炉丝之间,既能满足热量的均匀分布,还能在取放生物培养皿时提供照明功能;而在夹层板之间开设有圆形孔,使得在各个培养层之间设有贯穿的载物架,而在载物架上又设置多层载物台,可以增加放置生物培养皿的数量,提高了微生物培养的效率。每层培养层的载物架上至少设有两层载物台。载物台上由内而外均匀分布设有多圈载物容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载物台内设置多圈载物容器,可以对不同微生物的培养皿进行分隔放置,避免摆放杂乱导致的观察记录不清。载物台的外圆周上设有供插卡的插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插座内可以放置记录微生物名字的插卡,对记录有积极的效果。载物架底部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置于腔层内。旋转装置包括电机、轴承和旋转轴,旋转轴连接于载物架底部,轴承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装置的设置可以匀速转动载物架,使得载物架内的微生物能得到均匀的温度培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本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微生物培养对的数量和效率,且对微生物的分类摆放有积极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以上附图中:1-箱体、2-培养层、3-前开门、4-夹层板、5-加湿装置、6-加热炉丝、7-照明灯、8-圆形孔、9-载物架、10-载物台、11-载物容器、12-插座、13-电机、14-轴承、15-旋转轴、16-腔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至少设有两个培养层2,每个培养层2上均单独设置有前开门3,相邻培养层2之间通过夹层板4分隔,每层培养层2顶部均设有加湿装置5,每层培养层2侧壁两侧均设有加热炉丝6,加热炉丝6之间设有照明灯7,夹层板4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孔8,至少两个培养层2内设有贯穿的载物架9,载物架9上设有多层载物台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夹层板4将箱体1分成多个培养层2,使得可以对不同生物进行同时培养,同时将照明灯7设置在加热炉丝6之间,既能满足热量的均匀分布,还能在取放生物培养皿时提供照明功能;而在夹层板4之间开设有圆形孔8,使得在各个培养层2之间设有贯穿的载物架9,而在载物架9上又设置多层载物台10,可以增加放置生物培养皿的数量,提高了微生物培养的效率。每层培养层2的载物架9上至少设有两层载物台10。载物台上10由内而外均匀分布设有多圈载物容器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载物台10内设置多圈载物容器11,可以对不同微生物的培养皿进行分隔放置,避免摆放杂乱导致的观察记录不清。载物台10的外圆周上设有供插卡的插座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插座12内可以放置记录微生物名字的插卡,对记录有积极的效果。载物架9底部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置于腔层16内。旋转装置包括电机13、轴承14和旋转轴15,旋转轴15连接于载物架9底部,轴承14一端与旋转轴13连接,另一端与电机13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装置的设置可以匀速转动载物架9,使得载物架9内的微生物能得到均匀的温度培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使用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微生物培养对的数量和效率,且对微生物的分类摆放有积极的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至少设有两个培养层,每个所述培养层上均单独设置有前开门,相邻所述培养层之间通过夹层板分隔,每层所述培养层顶部均设有加湿装置,每层所述培养层侧壁两侧均设有加热炉丝,所述加热炉丝之间设有照明灯,所述夹层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孔,至少两个所述培养层内设有贯穿的载物架,所述载物架上设有多层载物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至少设有两个培养层,每个所述培养层上均单独设置有前开门,相邻所述培养层之间通过夹层板分隔,每层所述培养层顶部均设有加湿装置,每层所述培养层侧壁两侧均设有加热炉丝,所述加热炉丝之间设有照明灯,所述夹层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孔,至少两个所述培养层内设有贯穿的载物架,所述载物架上设有多层载物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生物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培养层的载物架上至少设有两层载物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鸣陈煜谭志文汪财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