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活化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659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稠油活化剂的应用。所述稠油活化剂为结构式如式(1)所示的活化水聚合物,式(1)中,x、y、z、m和n分别为对应链段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m为0.75~0.85,y为0.20~0.24,x、z和n均为0.001~0.01;p为2~9之间的自然数。所述活化水聚合物同时具有增粘及乳化降粘作用,可同时作为驱替剂及降粘剂,实现两剂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活化水驱油体系可增加水相粘度,具有驱替功能,可以乳化分散原油,增加混合相流动性,且分散后的原油与未接触的原油继续作用,同时水相既与混合油相也与新油作用,“前赴后继”,不断启动更多原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活化水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调剖能力,可作为调剖剂,且分散后的乳化油先天具有深度调驱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活化剂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活化剂的应用,属于油田开发领域。
技术介绍
稠油因胶质及沥青质含量较高,粘度大,开采比普通原油困难得多。目前,稠油常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加热降粘、稀释降粘、水热裂解降粘、微生物降粘和化学降粘等方法,其原理是分别通过升高温度、轻质原油同构相溶、高温蒸汽催化裂解、微生物降解及化学剂降粘剂等作用,降低稠油粘度、增强流动性,从而实现稠油有效开采。然而,目前的稠油开采技术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热降粘(热采)法工艺复杂、能耗大,存在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等问题。同时,热采的地面条件和油藏条件须受到热采筛选标准的严格限制,如深度较深或厚度较薄的稠油油藏就不宜用热采方法。稀释法需消耗稀油资源,稀原油储量有限,且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必然面临即将无稀油可掺的情景。水热裂解降粘法要求催化剂应为液相或纳米级水溶性悬浮体,同时须有较强的耐温性且对人体、环境基本无害,这使得催化裂解降粘开采技术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微生物降粘法的局限性在于微生物在温度较高、盐度较大、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油藏条件下易于遭到破坏,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稠油活化剂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式(1)所示聚合物在作为聚合物驱替剂和/或降粘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式(1)所示聚合物在作为聚合物驱替剂和/或降粘剂中的应用;式(1)中,x、y、z、m和n分别为对应链段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m为0.75~0.85,y为0.20~0.24,x、z和n均为0.001~0.01;p为2~9之间的自然数。2.式(1)所示聚合物在作为聚合物调剖剂中的应用;式(1)中,x、y、z、m和n分别为对应链段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m为0.75~0.85,y为0.20~0.24,x、z和n均为0.001~0.01;p为2~9之间的自然数。3.一种聚合物驱替剂,其活性成分为式(1)所示聚合物;式(1)中,x、y、z、m和n分别为对应链段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m为0.75~0.85,y为0.20~0.24,x、z和n均为0.001~0.01;p为2~9之间的自然数。4.一种聚合物降粘剂,其活性成分为式(1)所示聚合物;式(1)中,x、y、z、m和n分别为对应链段在所述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m为0.75~0.85,y为0.20~0.24,x、z和n均为0.001~0.01;p为2~9之间的自然数。5.一种聚合物调剖剂,其活性成分为式(1)所示聚合物;式(1)中,x、y、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娟张健康晓东朱玥珺梁丹唐恩高崔盈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