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7452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为四价铂前药,在四价铂的两个轴向位置上连接了抗炎药物氟比洛芬。所述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制备方法包括:(1)氟比洛芬与草酰氯反应得到氟比洛芬酰氯;(2)氟比洛芬酰氯与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反应得到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在细胞环境下,能够被细胞内的还原性分子如谷胱甘肽等还原,释放出一分子顺铂和两分子氟比洛芬,顺铂会损伤DNA,而氟比洛芬能够发挥抗炎作用,两者通过前药的连接方式在细胞内同时同位置释放,可能逆转肿瘤细胞对于顺铂的耐药性,从而协同杀死肿瘤,增强抗肿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化学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顺铂作为无机药物化学领域的代表性药物,自1978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以来,已被用于卵巢癌、睾丸癌、膀胱癌、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临床一线化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广谱抗癌药之一。其作用机制为:顺铂进入细胞被活化后,与细胞核内DNA结合,形成加合物,抑制DNA的转录和复制,从而诱导细胞凋亡。顺铂疗效显著,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剂量限制性毒性(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其中先天性或获得性耐药是限制顺铂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因素。顺铂的耐药性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细胞内药物积累的减少,细胞内药物失活的增加,DNA损伤修复/损伤耐受。如何逆转顺铂耐药从而扩宽顺铂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从四方面逆转顺铂的耐药性:a提高到达肿瘤部位的顺铂含量,比如采用纳米载体输送顺铂等;b顺铂与其他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药物联合使用,典型的分子靶向药物包括:阿瓦斯汀、赫赛汀等;c顺铂与针对顺铂耐药机制的抑制剂联合使用,典型的抑制剂包括:地西他滨、TLK286等;d针对顺铂的耐药机制,改进顺铂结构,开发新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环氧合酶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包括两种亚型:COX-1和COX-2。COX-1被称为组成型环氧合酶,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细胞中,催化合成前列腺素维持机体正常功能;COX-2被称为诱导型环氧合酶,在正常组织细胞内不表达或表达水平较低,但其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例如: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睾丸癌,乳腺癌等。有研究表明,环氧合酶(特别是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耐药性相关,耐药机制可能包括上调多药耐药蛋白相关含量,影响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粘附介导耐药等。因此,若能抑制癌细胞中环氧合酶(特别是COX-2)的表达,那么很有可能逆转其对于顺铂的耐药性。氟比洛芬为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价格便宜,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等。重要的是氟比洛芬的作用靶点为环氧合酶,这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CN200710036747.2公开了一种α,β-聚(L-天冬酰胺)氨基酸衍生物-顺铂大分子前药,制备的大分子顺铂前药具有靶向性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CN201710137933.9公开了一种乏氧改善的顺铂前药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协同顺铂增强治疗肿瘤效果;CN201610668586.8公开了一种肝靶向载铂纳米前药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自组装技术产生良好的血液稳定性及细胞内缓释效果。但是以上公开的方法并不具有逆转耐药性的效果,并不能更有效的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我们期望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逆转顺铂耐药性,协同效果显著的新型铂类药物,摆脱耐药性的瓶颈,从而能有效杀死癌细胞,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具有如下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为四价铂前药。本专利技术通过化学键将氟比洛芬连接在顺铂轴向形成一种顺铂前药,以前药方式保证顺铂和氟比洛芬同时进入细胞,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的效果,该种前药极有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来逆转肿瘤细胞对于顺铂的耐药性,从而有效杀死癌症细胞。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两步:(1)氟比洛芬与草酰氯反应得到氟比洛芬酰氯;(2)氟比洛芬酰氯与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反应得到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2)所述反应在保护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保护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氦气,氮气等,优选氮气。优选地,步骤(1)所述氟比洛芬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4-1:50,例如1:4、1:5、1:6、1:8、1:10、1:12、1:15、1:18、1:20、1:23、1:25、1:28、1:30、1:35、1:40、1:45或1:50,优选1:10-1:20。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80℃,例如50℃,54℃,58℃,65℃,70℃,73℃,76℃,80℃,优选65-75℃,进一步优选70℃。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0.5-5小时,例如0.5小时,0.8小时,1小时,1.4小时,2.5小时,3.7小时,4.6小时,5小时,优选1小时。优选地,步骤(1)所述草酰氯既作为反应原料又作为反应溶剂。优选地,根据步骤(1),步骤(2)所述氟比洛芬酰氯与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的摩尔比为5:1-30:1,例如5:1、6:1、7:1、8:1、9:1、10:1、12:1、15:1、18:1、20:1、23:1、25:1、28:1或30:1,优选10:1-25:1。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80℃,例如50℃,56℃,64℃,70℃,75℃,80℃,优选65-75℃,进一步优选70℃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5小时,例如1小时,1.6小时,2小时,2.7小时,3.4小时,4.5小时,5小时,优选2小时。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无水丙酮或无水甲醇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在细胞环境下,能够被细胞内的还原性分子如谷胱甘肽等还原,释放出一分子顺铂和两分子氟比洛芬,顺铂会损伤DNA,而氟比洛芬能够发挥抗炎作用,两者通过前药的连接方式在细胞内同时同位置释放,可能逆转肿瘤细胞对于顺铂的耐药性,从而协同杀死肿瘤,增强抗肿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质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得到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质谱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细胞毒性测定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氟比洛芬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顺铂购自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草酰氯购自AlfaAesar,铂羟基(Pt(NH3)2(OH)2Cl2)由本实验室参照现有技术合成。核磁谱图通过Bruker公司的核磁共振谱仪(AVANCEIIIHD400)测试得到,质谱图通过TheremoFisherScientific公司的液相色谱-质谱连用仪(Q-Exactive)测试得到。细胞活力测定通过连续光谱多功能酶标仪(TecaninfiniteM200)检测。顺铂耐药型人源肝癌细胞BEL7404-CP20来自美国国立卫生院MichaelM.Gottesman实验室馈赠。实施例1本实例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顺铂-氟比洛芬前药。(1)在三口烧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710624708.html" title="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具有如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具有如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铂-氟比洛芬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氟比洛芬与草酰氯反应得到氟比洛芬酰氯;(2)氟比洛芬酰氯与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反应得到所述顺铂-氟比洛芬前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所述反应在保护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保护性气体优选氮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氟比洛芬与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4-1:50,优选1:10-1:20。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80℃;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杰李婵谭竞杰李书仪任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