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7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高龄者等步行速度较慢的乘客的情况下,使梯级成为低速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在乘客输送机(10)的乘降口设置地垫(72),该地垫(72)对在其上行走的乘客的足迹进行检测,控制部(50)根据所检测到的足迹来计算乘客的步行速度(w),在步行速度(w)慢于第一基准步行速度(k1)时,将梯级(30)的行驶速度(v)降低到比通常速度(v0)慢的第一基准行驶速度(v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机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6-108509(申请日:2016年5月31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如下技术: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中,乘客所搭乘的梯级的速度以一定的通常速度行驶,但是,在高龄者、身体残障的乘客进行利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其乘降的安全性而使梯级成为比通常速度为低速。但是这样的技术中,读取乘客所具有的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在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乘客为高龄者等乘客的情况下,使梯级为低速。因此,存在在不具有这样的便携终端的高龄者等乘客搭乘乘客输送机的情况下梯级不会成为低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高龄者等步行速度较慢的乘客的情况下,使梯级成为低速而能够确保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为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梯级,连结为环状;马达,驱动上述梯级;地垫,设置在上述梯级的乘降口;以及控制部,对上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上述地垫对行走在上述地垫上的乘客的足迹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根据所检测到的上述足迹来计算上述乘客的步行速度,在上述步行速度慢于第一基准步行速度k1时,将上述梯级的行驶速度降低到慢于通常速度v0的第1基准行驶速度v1。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从侧面观察的说明图。图2是乘降口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地垫上的足迹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自动扶梯的电构成的框图。图5是梯级的行驶速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应用于自动扶梯10而参照图1~图5来进行说明。(1)自动扶梯10基于图1对各自动扶梯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自动扶梯10的框架即桁架12跨越建筑物1的上层与下层,使用支承角铁2、3对该桁架12进行支承。在位于桁架12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使梯级30行驶的驱动装置18、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以及左右一对扶手带轮27、27。该驱动装置18具有马达20、减速器、安装于该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输出链轮、通过该输出链轮驱动的驱动链22、以及使马达20的旋转停止且保持停止状态的盘式制动器23。通过该驱动链22使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旋转。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与左右一对扶手带轮27、27通过未图示的连结带连结而同步地旋转。此外,在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对马达20、盘式制动器23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50。在位于桁架12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设置有左右一对从动链轮26、26。在上层侧的左右一对驱动链轮24、24与下层侧的左右一对从动链轮26、26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环状的梯级链28、28。在左右一对环状的梯级链28、28以等间隔安装有多个梯级30。当马达20旋转时,梯级30的前轮301与驱动链轮24的位于外周部的凹部卡合,沿着固定于桁架12的未图示的导轨行驶,后轮302沿着固定于桁架12的导轨25行驶。在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立设有左右一对栏杆36、36。在该栏杆36的上部设置有扶手轨道39,环状的扶手带38沿着该扶手轨道39移动。在栏杆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上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0,在下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下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0,从正面围裙板40、42分别突出有扶手带38的出入口即进入部46、48。在栏杆36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围裙板44,梯级30在左右一对围裙板44之间行驶。在上下层的围裙板44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操作盘52、56以及扬声器54、58。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进入部46进入正面围裙板40内,经由由多个导辊构成的导辊组64而架设于扶手带轮27,之后,经由由多个导辊构成的导辊组66在围裙板44内移动,并从下层侧的进入部46出到正面围裙板42之外。而且,通过扶手带轮27与驱动链轮24一起旋转,由此扶手带38与梯级30同步地移动。此外,具有用于将行驶的扶手带按压到旋转的扶手带轮27的由多个按压辊构成的按压辊组68。在上层侧的左右一对围裙板44、44的乘降口、且在机械室14的顶棚面上,水平地设置有上层侧的乘降板32。在下层侧的左右一对围裙板44、44的乘降口、且在机械室16的顶棚面上,水平地设置有下层侧的乘降板34。在上层侧的乘降板32的前端设置有梳齿状的梳齿板60,梯级30进入该梳齿板60。此外,在下层侧的乘降板34的前端也设置有梳齿状的梳齿板62。并且,在位于上层侧乘降口的乘降板32以及位于下层侧乘降口的乘降板34上,分别放置有用于计算乘客的步行速度w的地垫72。对于该地垫72的构造将在之后进行说明。在自动扶梯10设置有安全装置70。作为安全装置70,为设置于围裙板44的围裙板夹持检测装置、设置于进入部46、48的进入夹持检测装置、设置于导轨25的梯级浮起检测装置、梯级链断裂检测装置、紧急停止按钮等。围裙板夹持检测装置是对在围裙板44与梯级30之间夹持了异物(例如衣服、行李)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进入夹持检测装置是对在供扶手带38进入的进入部46和进入部48中同时吸入了异物(例如乘客的手、行李)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安全装置70与控制部50连接,在该安全装置70之一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50使马达20停止并且使盘式制动器23动作,从而使自动扶梯10停止。(2)地垫72的构造接着,基于图2对地垫72的构造进行说明。地垫72形成为长方形,并形成为与乘降板32、乘降板34相同的大小。在地垫72的内部设置有片状的面压力传感器74。该面压力传感器74由配置为栅格状的多个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构成,在乘客踩踏地垫72的情况下,各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从关断状态变为接通状态,向控制部50输出该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的位置信息和接通信息,作为传感器信息。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的“位置信息”是配置为栅格状的多个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的x轴以及y轴的值,x轴表示乘降板32、34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表示乘降板32、34的乘客行走的方向。另外,对各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预先赋予有对应的位置信息。例如,在图2中,地垫72的左端且为入口侧的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的位置信息被设定为(0,0)。(3)自动扶梯10的电构成基于图4的框图对自动扶梯10的电构成进行说明。马达20被逆变电路21进行逆变控制,被控制移动、停止以及旋转。该逆变电路21基于来自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控制部50还对用于使马达20停止的盘式制动器23进行控制。在控制部50连接有上层侧操作盘52、54、下层侧的操作盘56、扬声器58、以及安全装置70。并且,在该控制部50连接有上述说明过的面压力传感器74。从该面压力传感器74的各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向控制部50输入传感器信息。(4)步行速度w的计算接着,对控制部50使用地垫72的面压力传感器74来计算乘客的步行速度w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自动扶梯10的梯级30向下行方向移动,上层侧的乘降板32成为乘客的入口侧,因此使用上层侧的地垫72进行说明。首先,构成地垫72的面压力传感器74的全部单元面压力传感器76在初始状态下全部为关断状态。接着,在乘客从入口侧逐步用脚踩踏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乘客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梯级,连结为环状;马达,驱动上述梯级;地垫,设置在上述梯级的乘降口;以及控制部,对上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上述地垫对行走在上述地垫上的乘客的足迹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根据所检测到的上述足迹来计算上述乘客的步行速度,在上述步行速度慢于第一基准步行速度k1时,将上述梯级的行驶速度降低到慢于通常速度v0的第1基准行驶速度v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31 JP 2016-108509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梯级,连结为环状;马达,驱动上述梯级;地垫,设置在上述梯级的乘降口;以及控制部,对上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上述地垫对行走在上述地垫上的乘客的足迹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根据所检测到的上述足迹来计算上述乘客的步行速度,在上述步行速度慢于第一基准步行速度k1时,将上述梯级的行驶速度降低到慢于通常速度v0的第1基准行驶速度v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地垫铺设在用于向上述梯级进行乘降的乘降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地垫包括面压力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面压力传感器对与上述乘客的左右一对的足迹对应的左右一对的面压力分布进行检测,上述控制部根据所检测到的左右一对的上述面压力分布来检测上述步行速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计算上述面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最初的面压力分布即第一面压力分布,将上述第一面压力分布的位置确定为左右一对的上述足迹中的一方的上述足迹的位置,计算上述面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面压力分布中相对于上述第一面压力分布成为翻转对称的状态的第二面压力分布,将上述第二面压力分布的位置确定为左右一对的上述足迹中的另一方的上述足迹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