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及安装该螺旋桨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32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桨以及安装该螺旋桨的无人机,其中,螺旋桨包括桨毂、多根连接于桨毂上的桨叶,所述桨叶远离桨毂的一端为叶梢,所述叶梢表面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叶梢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部上的弹性叶片,所述弹性叶片远离桨毂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叶梢的外侧面,人手在意外触碰叶梢处时,弹性叶片先与人手弹性接触,从而阻挡人手直接接触到叶梢,避免了人手被高速旋转的桨叶割伤,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安全性能比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桨及安装该螺旋桨的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桨及安装该螺旋桨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根据对现有中小型无人机所使用的螺旋桨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多数以固定桨距、两叶桨为主,桨径为0.5-1.3m,桨叶布局主要呈现“柳叶”型,即桨根、桨尖部较窄,桨叶中部较宽,在巡航平飞时,螺旋桨处于最佳效率工作状态,而在起飞、爬升等阶段,推力系数和功率系数比较底,螺旋桨产生的推力较小,使得无人机飞机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306224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螺旋桨及具有该螺旋桨的飞行器,螺旋桨包括桨叶及连接件,桨叶连接在连接件上,桨叶包括靠近连接件一端的桨根以及远离连接件一端的桨尖,桨根与连接件一体成型,桨叶可拆卸式的固定在连接件上。但是,上述这种螺旋桨以及现有的大多数螺旋桨,由于桨叶大多数由硬质材料制成,且桨尖处厚度比较薄,转动起来桨尖处会非常的锋利,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接触容易造成人手被割伤,安全隐患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桨,阻挡人手直接接触到叶梢,避免了人手被高速旋转的桨叶割伤,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安全性能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多根连接于桨毂上的桨叶,所述桨叶远离桨毂的一端为叶梢,所述叶梢表面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叶梢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部上的弹性叶片,所述弹性叶片远离桨毂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叶梢的外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桨叶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旋转,由于弹性叶片的外侧面凸出于叶梢的外侧面,人手在意外触碰叶梢处时,弹性叶片先与人手弹性接触,从而阻挡人手直接接触到叶梢,避免了人手被高速旋转的桨叶割伤,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安全性能比较好。进一步的,所述叶梢包括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叶体,所述叶体与弹性叶片的厚度之和等于桨叶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体与弹性叶片的厚度之和等于桨叶的厚度,在增设弹性叶片后的叶梢不会太厚,也不会太薄,工作时,叶梢与桨叶的其他部位保持一致的稳定性,使桨叶转动起来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叶片的表面由靠近桨毂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叶片远离桨毂的一端比较厚,对人手起到的阻挡效果更佳,优化了桨叶的安全性;而另一端比较薄,与现有技术相比之下,本技术的桨叶在旋转时,弹性叶片与空气接触产生的阻力比较小,桨叶旋转起来更方便、快速。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叶片的外侧面和叶体的外侧面均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设置,可避免弹性叶片的外侧面出现可刮伤人手的棱角,达到的防护效果比较好,更具人性化。进一步的,所述桨叶的一侧设置有沿桨叶宽度方向上向桨叶的外侧凸起的凸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部增宽了桨叶的宽度,使桨叶结构得到提高,旋转的桨叶不易产生折断,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部从桨叶的中部向桨叶的外侧逐渐向下弯曲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曲设置,使螺旋桨在转动时,气流从凸缘部的下方沿着弯曲的弧度流过,使安装有该螺旋桨的飞行器更容易、更快速的起飞。进一步的,所述桨毂设置有用于和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套接的紧固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孔安装至桨毂上,紧固环可增强输出轴与桨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使桨毂与输出轴之间不易产生脱离。进一步的,所述桨毂上一体成型有凸出于桨毂底面的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增加桨毂底面与发动机之间的间隙,使桨叶与发动机表面之间不易产生触碰、刮伤。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佳的无人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安装有上述任一所述的螺旋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述螺旋桨安装至无人机上,可使无人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人手在拿取无人机时不易被螺旋桨划伤,且该无人机起飞的速度更快。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叶片的一端表面向桨叶的表面平滑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叶片表面与桨叶表面之间平滑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之下,桨叶在旋转时,弹性叶片与桨叶连接处的连接整体性比较好,与空气接触时,产生的空气摩擦力较小,便于桨叶的快速旋转。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人手在意外触碰叶梢处时,弹性叶片先与人手弹性接触,从而阻挡人手直接接触到叶梢,避免了人手被高速旋转的桨叶割伤,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安全性能比较好;2、将上述螺旋桨安装至无人机上,可使无人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人手在拿取无人机时不易被螺旋桨划伤,且该无人机起飞的速度更快;3、桨叶在叶根部位和中部位置的凸缘部的设置,使得螺旋桨在自转的过程中,与空气之间产生的相互阻力较小,便于螺旋桨的旋转和上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弹性叶片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凸缘部的位置以及弹性叶片的外侧面形状;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三,用于体现连接孔的位置;图5是图4中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凸环和紧固环的位置结构;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叶根的成形形状。图中:1、桨毂;2、桨叶;201、叶根;202、叶梢;3、弹性叶片;4、叶体;5、凸缘部;501、第一延伸段;502、第二延伸段;6、连接孔;7、凸环;8、紧固环;9、机身;10、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螺旋桨,如图1所示,包括桨毂1、多根连接于桨毂1上的桨叶2,桨叶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桨毂1相对的两侧,桨叶2与桨毂1连接的一端为叶根201,远离桨毂1的一端为叶梢202;如图7所示,叶根201由一侧向另一侧方向由倾斜逐渐趋于水平状,与现有技术相比之下,本实施例的桨叶2在转动过程中,可减少叶根201部位与空气接触产生的阻力,更利于螺旋桨的旋转。结合图2所示,叶梢202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0,凹陷部10为一台阶,叶梢202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部10上的弹性叶片3,弹性叶片3由弹性橡胶或弹性塑料材料制成,材质比较柔软、有弹性,弹性叶片3远离桨毂1的外侧向外凸出于叶梢202的外侧面,弹性叶片3的表面由靠近桨毂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弯曲,弹性叶片3的左端高度高于右端高度,弹性叶片3的右端上表面向桨叶2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如图3所示,弹性叶片3的外侧面形状为圆弧形;如图2所示,叶梢202包括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叶体4,叶体4与桨叶2一体成型而成的,叶体4与弹性叶片3的厚度之和等于桨叶2的厚度,叶体4的厚度大致是弹性叶片3厚度的二分之一,叶体4的外侧面形状呈圆弧形。如图1所示,桨叶2的一侧设置有沿桨叶2宽度方向上向桨叶2的外侧凸起的凸缘部5,凸缘部5从桨叶2的中部向桨叶2的外侧呈弧形逐渐向下弯曲倾斜;如图3所示,凸缘部5包括由桨叶2靠近弹性叶片3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段501、由桨叶2靠近叶根20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旋桨及安装该螺旋桨的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1)、多根连接于桨毂(1)上的桨叶(2),所述桨叶(2)远离桨毂(1)的一端为叶梢(2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梢(202)表面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0),所述叶梢(202)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部(10)上的弹性叶片(3),所述弹性叶片(3)远离桨毂(1)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叶梢(202)的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08 CN 20172049967351.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1)、多根连接于桨毂(1)上的桨叶(2),所述桨叶(2)远离桨毂(1)的一端为叶梢(2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梢(202)表面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0),所述叶梢(202)固定连接有位于凹陷部(10)上的弹性叶片(3),所述弹性叶片(3)远离桨毂(1)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叶梢(202)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梢(202)包括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叶体(4),所述叶体(4)与弹性叶片(3)的厚度之和等于桨叶(2)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叶片(3)的表面由靠近桨毂(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叶片(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一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