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和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单元技术

技术编号:167424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内燃机(4)、发电机(18)、手动变速箱(10)和电子离合器(8)的机动车(2)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检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以及在检测到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时,打开电子离合器8以转换到滑行操作模式。在电子离合器打开后,机动车的内燃机停用,以内燃机的全部动能作用于机动车的发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和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具有手动变速箱和电子离合器的机动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单元和具有用于操作控制单元的软件组件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在具有必须由机动车驾驶员手动致动的变速箱(以下简称手动变速箱)的机动车中,机动车驾驶员致动离合器踏板以执行换挡或者当其想要停止机动车时。在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的所谓的滑行过程中,机动车驾驶员未致动加速踏板,并且允许机动车“滑行”,例如直到下一个高速公路出口。然而,由于力通过闭合离合器传递到机动车的内燃机,发动机阻力矩保持运行。运行的发动机阻力矩导致机动车的制动,从而减小滑行所覆盖的范围。因此,需要找到可以增加滑行覆盖范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内燃机、发电机、手动变速箱和电子离合器的机动车的方法实现的,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检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以及在检测到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时,打开电子离合器以便转换到滑行操作模式,规定了,在电子离合器打开后,机动车的内燃机停用,通过内燃机的动能作用于机动车的发电机,特别是通过内燃机的全部动能。因此,内燃机在停车状态下的运转不消耗燃料。此外,机动车内燃机的动能可以转换为电能,该电能然后以可回收的方式存储在机动车的电池中。这样,减小消耗并且同时减少了排放。这里,电子离合器被理解为是指当机动车驾驶员未致动加速踏板时由执行器打开或关闭的电控离合器。滑行操作模式应理解为意味着在行驶期间停用内燃机并且将其与传动系分离的机动车辆运行。因此,如果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同时未被致动,内燃机的可用动能可以自动用于推进,而不是以阻力动力损失的形式丢失。因此确保了阻力矩辅助通过制动踏板的致动而开始的制动过程,并且当机动车驾驶员打算执行换挡时内燃机不被停用。根据一个实施例,检测机动车的车速并将其与高速阈值和/或低速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机动车的车速低于高速阈值和/或高于低速阈值则打开电子离合器。换句话说,仅当检测到的机动车的车速处于由高速阈值和低速阈值形成的值区间内时才执行向滑行操作模式的转换。因此,例如在接近停车的低车速时,确保防止向滑行操作模式的转换,因为这里,由于预期由滑行所覆盖的短距离,操作模式的转换是不利的。在较高的车速下,例如在下坡坡度上接近所能允许的最大速度时,由于发动机阻力矩的解耦,防止了额外的加速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到机动车的倾斜角度,并将其与上角度阈值和/或下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机动车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角度阈值和/或大于下角度阈值,则电子离合器打开。这样,避免了在具有上坡坡度路线上时向滑行操作模式的不利转换,并且同时避免了在具有下坡坡度路线上发动机阻力矩的制动作用被消除的情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的被致动时,电子离合器被关闭以便转换到正常操作模式。因此,在加速、制动过程或换挡的情况下,执行向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机动车的车速高于或等于高度阈值和/或低于或等于低速阈值,则电子离合器关闭。换句话说,执行向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机动车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上角度阈值和/或小于或等于下角度阈值,则电子离合器关闭。换句话说,执行向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燃机被致动以提供最小的扭矩。因此避免了在关闭电子离合器时扭矩的阶跃变化,该阶跃变化会降低驾驶的舒适度。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所要求的发动机扭矩配置最小扭矩的水平。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从正常操作模式返回到滑行操作模式的转换被抑制预设的最短持续时间。这阻止了例如在交通队列中的走走停停的情况下执行操作模式的不断转换,这将通过不必要的电子离合器致动而仅仅减少其使用寿命。此外,本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执行所述类型的方法的控制单元和具有用于操作控制单元的软件组件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用于具有内燃机、发电机、手动变速箱和电子离合器的机动车的控制单元被设计成检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在检测到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时,打开电子离合器以转换到滑行操作模式,在打开电子离合器后,控制单元停用机动车的内燃机并以内燃机的全部动能作用于机动车的发电机。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用于相应地操作控制单元的软件组件。附图说明现在将基于附图讨论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显示了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方法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动车部件的布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例如客用机动车的机动车各种部件的布置。图1所示的部件是诸如四冲程循环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内燃机4和用于控制所述内燃机的控制单元6。此外,控制单元6还被设计成读取来自加速踏板的加速踏板致动信号A、制动踏板致动信号B和离合器踏板致致动信号C和评估这些信号,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电子离合器8布置在手动变速箱10和内燃机4之间,手动变速箱1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是由机动车驾驶员手动致动的变速箱。电子离合器8是当机动车驾驶员未致动加速踏板时由执行器打开或关闭的电子离合器。另外的传动装置12设置在驱动轮14和手动变速箱10之间。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发电机18通过传动带16以力传递的方式连接到内燃机4,又以导电方式连接到电池20。现在也将参考图2。该方法在内燃机4运行的情况下在步骤100中开始。在步骤200中,控制单元6通过评估加速踏板致动信号A、制动踏板致动信号B和离合器踏板致动信号C来周期性地检查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是否存在被致动或未被致动。此外,控制单元6读取检测到的机动车2的车速,并将其与高速阈值和低速阈值进行比较。此外,控制单元6读取检测到的机动车2的倾斜角度,并将其与上角度阈值和下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控制单元6识别出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存在未被致动,并且车速低于高速阈值且高于低速阈值,以及机动车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角度阈值且大于下角度阈值,则通过打开电子离合器8来执行到滑行操作模式的转换。为了这个目的,控制单元6产生一个用于致动电子离合器8的控制信号,来打开电子离合器8。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单元6产生用于停用内燃机4的控制信号。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机动车2内燃机的全部动能作用于发电机18。发电机18将内燃机的动能转换为存储在电池中的电能。在步骤300中,机动车2处于滑行操作模式,其中,然后,控制单元6通过评估加速踏板致动信号A、制动踏板致动信号B和离合器踏板致动信号C来周期性地检查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是否存在被致动。此外,控制单元6读取检测到的机动车2的车速,并将其与高速阈值和低速阈值进行比较。此外,控制单元6读取检测到的机动车2的倾斜角度,并将其与上角度阈值和下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控制单元6识别出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存在被致动或者车速高于高速阈值或低于低速阈值或者机动车的倾斜角度大于上角度阈值或低于下角度阈值,则通过关闭电子离合器8来执行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为此,在步骤400中,控制单元6产生用于致动电子离合器8的控制信号,来将电子离合器8关闭。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单元6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操作机动车的方法和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内燃机(4)、发电机(18)、手动变速箱(10)和电子离合器(8)的机动车(2)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检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和所述制动踏板以及所述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时,打开所述电子离合器(8)以转换到滑行操作模式,其规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8)的所述打开之后,所述机动车(2)的所述内燃机(4)被停用,并且以所述内燃机(2)的动能作用于所述机动车(2)的所述发电机(18)。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1 DE 102016209530.71.一种用于操作具有内燃机(4)、发电机(18)、手动变速箱(10)和电子离合器(8)的机动车(2)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检测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以及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以及在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和所述制动踏板以及所述离合器踏板的未被致动时,打开所述电子离合器(8)以转换到滑行操作模式,其规定,在所述电子离合器(8)的所述打开之后,所述机动车(2)的所述内燃机(4)被停用,并且以所述内燃机(2)的动能作用于所述机动车(2)的所述发电机(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机动车(2)的车速并且将所述车速与高速阈值和/或低速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所述机动车的所述车速低于所述高速阈值和/或高于所述低速阈值,则将所述电子离合器(8)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机动车(2)的倾斜角度并且将所述倾斜角度与上角度阈值和/或下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所述机动车的所述倾斜角度小于所述上角度阈值和/或大于所述下角度阈值,则将所述电子离合器(8)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或所述制动踏板或所述离合器踏板被致动时,所述电子离合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蒙·彼得洛维奇弗雷德里克·德·斯梅特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