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41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的板状部件;以及插通于所述狭缝并将所述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以在所述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在胎面部内表面安装板状部件从而能够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当车辆行驶在粗糙的路面、越过路面的接缝时,有时在车内产生被称作路面行驶噪音的噪音。路面行驶噪音是轮胎相关的噪音之一,当路面的凹凸成为输入而轮胎被施加振动时,由于该振动,激起轮胎内部的空腔共鸣音,引起车内的噪音。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降低路面行驶噪音为目的而在被轮辋和充气轮胎包围的轮胎内腔配置了由海绵材料构成的噪声抑制材料的充气轮胎。但是,这种海绵材料存在增加轮胎整体的重量而引起耗油量变差的可能性。另外,由于需要较多的海绵材料,因此还存在导致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充气轮胎,其以抑制大的成本增加的同时防止路面行驶噪音变差为目的,在形成于轮胎内周面和轮辋外周面之间的空气室内设有在圆周方向上划分该空气室内的隔壁。通过利用隔壁在圆周方向上划分空气室内,由此空气室内的气柱的等效长度变短,能够使气柱共鸣的共鸣频率偏移,因此能够防止由气柱共鸣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的恶化。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充气轮胎,其以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降低因空腔共鸣音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为目的,在轮胎的内壁具备在轮胎内腔内沿大致轴向延伸的薄壁的弹性隔板。通过在轮胎内腔内设置弹性隔板,轮胎内腔内整体的声压模式方式变化,降低了车内噪声级。然而,这样的隔壁或隔板,其自身振动,有可能作为新的声源使空腔共鸣音引起的路面行驶噪音恶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63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1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941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加,又能够降低空腔共鸣音的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通过如下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以及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插通于所述狭缝,并将所述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支承,所述板状部件以在所述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形成有多个通孔的板状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更具体而言,板状部件以在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由此,在成为从胎面部内表面浮起的状态的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通常,声音通过通孔时,产生因空气与通孔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粘性衰减、以及因通过而产生的涡流导致的压力损失衰减,因此声音衰减。因此,通过将形成有通孔的板状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由于轮胎内的声音通过通孔,因此能够使空腔共鸣音衰减并降低。另外,由于不需要大量设置海绵材料等吸音材料和噪声抑制材料,因此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加。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插通于板状部件上形成的狭缝的支承部件将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支承,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伴随着轮胎旋转的离心力导致板状部件在胎面部内表面被压坏而堵塞通孔。由此,不仅在低速~中速下,即使在高速下也能够使空腔共鸣音衰减并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所述狭缝沿轮胎圆周方向形成。根据该结构,由于轮胎内产生的轮胎圆周方向的空气流动容易通过通孔,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腔共鸣音。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所述支承部件为圆筒状,其圆筒轴向与所述狭缝的长度方向正交,所述狭缝的长度为所述支承部件的外径以下。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支承部件从狭缝脱落。另外,不需要将支承部件用粘接剂等固定于板状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所述狭缝的两端到达圆形的所述通孔。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狭缝的两端导致板状部件破裂。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所述板状部件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的整周,沿轮胎圆周方向空出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所述狭缝。根据该结构,由于板状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的整周,因此通过通孔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腔共鸣音。另外,通过将支承部件配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的整周以等间隔形成的各狭缝,能够抑制均匀性和重量平衡恶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针对板状部件形成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的工序;将支承部件插通于所述狭缝的工序;以在所述板状部件和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将所述板状部件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的工序。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充气轮胎中,形成有多个通孔的板状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更具体而言,板状部件以在板状部件和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的方式,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由此,在成为从胎面部内表面浮起的状态的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通常,声音通过通孔时,产生因空气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粘性衰减、以及由于因通过而产生的涡流导致的压力损失衰减,因此声音衰减。因此,通过将形成有通孔的板状部件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轮胎内的声音通过通孔,因此能够使空腔共鸣音衰减并降低。另外,由于不需要大量设置海绵材料等吸音材料和噪声抑制材料,因此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和成本增加。另外,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充气轮胎中,由于插通于板状部件上形成的狭缝的支承部件将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支承,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伴随着轮胎旋转的离心力导致板状部件在胎面部内表面被压坏而堵塞通孔。由此,不仅在低速~中速下,即使在高速下也能够使空腔共鸣音衰减并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A是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图2B是充气轮胎的轮胎圆周方向剖视图。图2C是将板状部件在平面上展开后的展开图。图3是放大表示板状部件的剖视放大图。图4是板状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圆周方向剖视图。图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圆周方向剖视图。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立体图。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的展开图。图9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充气轮胎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A是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的一例。图2B是充气轮胎的轮胎圆周方向剖视图的一例。其中,H表示轮胎剖面高度。此外,轮胎剖面高度H是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填充了JATMA规定的空气压力的状态下从标称轮辋直径至胎面表面的高度。如图1及图2A所示,充气轮胎1具备:一对环状的胎圈部11;从各胎圈部11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胎侧部12;以及与各胎侧部12的各轮胎径向外侧端连接的胎面部13。充气轮胎1具备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13a的板状部件2。板状部件2通过沿轮胎圆周方向CD空出间隔配置的两个安装部2a、2b安装于胎面部内表面13a。图2C是将板状部件2在平面上展开后的展开图。板状部件2上形成有多个通孔4、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41、42。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狭缝41、42。狭缝41、42沿轮胎圆周方向CD形成。狭缝41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两端41a位于板面内,同样地,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以及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插通于所述狭缝,并将所述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支承,所述板状部件以在所述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3 JP 2016-096916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通孔、以及两端位于板面内的狭缝;以及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插通于所述狭缝,并将所述狭缝的两侧的板状部分在相互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支承,所述板状部件以在所述板状部件与胎面部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通过分别位于比所述狭缝的两端靠外侧的安装部,被安装于所述胎面部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沿轮胎圆周方向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榊原一泰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