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09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包括后模镶件、斜顶Ⅰ、斜顶Ⅱ和顶针;在后模镶件上设置有通槽;在后模镶件中设置有通孔Ⅰ,所述通孔Ⅰ位于通槽靠近后模镶件轴线的一侧;在斜顶Ⅰ上设置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Ⅱ的一端与通槽连通,另一端贯穿斜顶Ⅰ后向远离后模镶件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斜顶Ⅱ固定连接,顶针的另一端位于通孔Ⅱ中远离通槽槽底的一端;在通槽和通孔Ⅰ之间设置有让位口;在斜顶Ⅰ上远离通槽槽底的面上设置有槽形成块。这样采用双斜顶脱模模具,避免了在孔壁上带有一段凹槽的小径筒件斜顶脱模时,会出现产品粘黏在斜顶上而导致产品无法顺利脱模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模模具,具体涉及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一些外径在100mm以下的小径筒件,为了与其他零件配合,其中心孔孔壁上会设置一段凹槽。同时为了便于注塑后拔模,将该中心孔设置有一定拔模斜度,使孔壁相对孔轴线形成5°左右的夹角。这类孔壁带一段凹槽的注塑件的模具,空间小,无法作滑块,通常选择做斜顶来使其脱模。但时通过斜顶脱模时,不仅会出现产品粘黏在斜顶上而导致产品无法顺利脱模的情况出现,且直接斜顶脱模会导致凹槽被拉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解决在孔壁上带有一段凹槽的小径筒件斜顶脱模时,不仅会出现产品粘黏在斜顶上而导致产品无法顺利脱模,且直接斜顶脱模会导致凹槽被拉伤的情况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所针对的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为能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

【技术保护点】
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镶件(1)、斜顶Ⅰ(2)、斜顶Ⅱ(3)和顶针(5),所述后模镶件(1)成圆锥台状;在后模镶件(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槽(4),所述通槽(4)将后模镶件(1)的两端连通,且后模镶件(1)的轴线与该轴线在通槽(4)的槽底上的投影线形成锐角α,所述锐角α位于后模镶件(1)的小端方向;所述斜顶Ⅰ(2)位于通槽(4)中,且斜顶Ⅰ(2)的形状尺寸均与通槽(4)一致;在后模镶件(1)中设置有通孔Ⅰ(6),所述通孔Ⅰ(6)位于通槽(4)靠近后模镶件(1)轴线的一侧,通孔Ⅰ(6)将后模镶件(1)的两端连通,且通孔Ⅰ(6)的轴线与后模镶件(1)的轴线在后模...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镶件(1)、斜顶Ⅰ(2)、斜顶Ⅱ(3)和顶针(5),所述后模镶件(1)成圆锥台状;在后模镶件(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槽(4),所述通槽(4)将后模镶件(1)的两端连通,且后模镶件(1)的轴线与该轴线在通槽(4)的槽底上的投影线形成锐角α,所述锐角α位于后模镶件(1)的小端方向;所述斜顶Ⅰ(2)位于通槽(4)中,且斜顶Ⅰ(2)的形状尺寸均与通槽(4)一致;在后模镶件(1)中设置有通孔Ⅰ(6),所述通孔Ⅰ(6)位于通槽(4)靠近后模镶件(1)轴线的一侧,通孔Ⅰ(6)将后模镶件(1)的两端连通,且通孔Ⅰ(6)的轴线与后模镶件(1)的轴线在后模镶件(1)的小端方向形成锐角β,所述斜顶Ⅱ(3)与通孔Ⅰ(6)配合,且所述锐角β<锐角α;在斜顶Ⅰ(2)上设置有通孔Ⅱ(7),所述通孔Ⅱ(7)的一端与通槽(4)连通,另一端贯穿斜顶Ⅰ(2)后向远离后模镶件(1)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顶针(5)的一端与斜顶Ⅱ(3)固定连接,顶针(5)的另一端位于通孔Ⅱ(7)中远离通槽(4)槽底的一端;在通槽(4)和通孔Ⅰ(6)之间设置有让位口(8),向上推顶针(5),顶针(5)能从让位口(8)中退出;在斜顶Ⅰ(2)上远离通槽(4)槽底的面上设置有槽形成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拔模通孔的小径筒件用双斜顶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后模镶件(1)的大端设置导向台(9),所述导向台(9)为圆柱型,其与后模镶件(1)共轴线;在导向台(9)中设置有导向孔(10),所述导向孔(10)将通槽(4)与导向台(9)上远离后模镶件(1)的一端连通,且导向孔(10)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应炳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市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