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04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四周,所述人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和身部以及设于所述身部上的支撑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身部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身部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向身部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铰接点向人模外侧方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采用人模和除水装置对雨衣表面除水,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方便除水装置将雨衣各处除水干净,方便后续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衣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
技术介绍
雨衣是人们在雨天必备的避雨工具,工业生产雨衣中,雨衣制造厂在雨衣制造完成后需对雨衣进行防水测试,一般的测试方法为在雨衣外侧喷水,观察雨衣是否渗漏,在雨衣测试完成后需除去雨衣外侧水份并进行包装。雨衣颈部设有褶皱三角区,用于加宽颈部直径,便于人员头部顺利穿过颈部,同时在穿戴完雨衣后收紧褶皱三角区,可以防止雨水从颈部流进雨衣内。然而雨衣测试完成后的除水过程中,因为褶皱三角区通常为折叠状态,不利于擦拭,水渍残留在雨衣上,影响后续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雨衣褶皱三角区处水渍不易擦除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四周,所述人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和身部以及设于所述身部上的支撑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身部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身部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向身部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铰接点向人模外侧方向转动。人模用于套设雨衣,头部用于撑开雨衣帽子,身部用于撑开雨衣帽子以下部分,除水装置用于将套设在人模上的雨衣除水,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用于雨衣套设在人模上后,雨衣依靠自身重力压迫头部,使头部向身部方向移动,从而与驱动组件配合将支撑杆撑开,支撑杆用于撑开后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便于除水装置可以清洁到雨衣褶皱三角区,使雨衣除水更加全面,便于后续包装。进一步,为了使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所述头部下端设有导向杆,所述身部上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杆和导向槽相互远离的弹性元件。导向杆和导向槽的配合,控制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雨衣套设在人模上时,头部在雨衣的重力作用下压向身部,与驱动组件配合使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进一步,为了使支撑杆可以自由的撑开雨衣褶皱三角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L形架和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竖直设于所述导向杆侧壁上,所述L形架包括垂直连接的长端和短端,所述L形架长端和短端的连接处与支撑块侧壁铰接,所述L形架与支撑块的铰接点轴线和所述支撑杆与身部铰接点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腰圆形通孔,所述L形架长端与所述腰圆形通孔铰接,所述L形架短端设于所述驱动槽内。头部靠近身部时,驱动槽用于带动L形架短端移动从而控制L形架沿铰接点转动,L形架转动过程中,L形架长端与腰圆形通孔的配合控制支撑杆撑开,从而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进一步,为了对套设在人模上的雨衣除水,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壳体、清洁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环形滑轨,所述滑轨穿过所述入口和出口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人模设于所述滑轨上且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多个清洁辊,所述清洁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设于所述滑轨的两侧。滑轨用于带动穿了雨衣的人模沿从入口移至壳体内的清洁辊之间,人模移至除水位置后,清洁辊对雨衣表面进行擦拭,保证雨衣除水干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采用人模和除水装置对雨衣表面除水,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方便除水装置将雨衣各处除水干净,方便后续包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杆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杆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人模,1-1、头部、1-2、身部,2、支撑杆,3、导向杆,4、支撑块,5、导向槽,6、弹性元件,7、L形架,8、驱动槽,9、腰圆形通孔,10、壳体,11、滑轨,12、清洁辊,13、电动小车。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1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1四周,所述人模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1-1和身部1-2以及设于所述身部1-2上的支撑杆2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1-1和身部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所述身部1-2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2下端设有通孔,采用螺栓穿过通孔使支撑杆2与身部1-2铰接,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身部1-2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1-1向身部1-2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2沿铰接点向人模1外侧方向转动。所述头部1-1下端设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与头部1-1一体制造而成,所述身部1-2上端设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与身部1-2一体制造而成,所述支撑块4上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杆3配合的导向槽5,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导向槽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导向槽5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杆3和导向槽5相互远离的弹性元件6,所述弹性元件6为弹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L形架7和设于所述导向杆3上的驱动槽8,所述驱动槽8竖直设于所述导向杆3侧壁上,所述L形架7包括垂直连接的长端和短端,所述L形架7长端和短端的连接处与支撑块4侧壁铰接,采用螺栓穿过L形架7使L形架7与支撑块4侧壁铰接,所述L形架7与支撑块4的铰接点轴线和所述支撑杆2与身部1-2铰接点轴线平行,所述L形架7与支撑杆2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支撑杆2沿长度方向设有腰圆形通孔9,所述L形架7长端与所述腰圆形通孔9铰接,所述L形架7短端设于所述驱动槽8内。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壳体10、清洁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壳体10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环形滑轨11,所述滑轨11穿过所述入口和出口部分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人模1设于所述滑轨11上且与所述滑轨11滑动连接,具体为所述人模1下端设有电动小车13,电动下车可沿滑轨11移动,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多个清洁辊12,所述清洁辊12设于所述壳体10内且设于所述滑轨11的两侧,所述清洁辊12下方设有驱动清洁辊12转动的电机,清洁辊12上设有若干条状棉布便于清洁雨衣。工作过程:将雨衣套设在人模1上,雨衣帽子套设在头部1-1,头部1-1在雨衣重力作用下靠近身部1-2,头部1-1向下移动过程的驱动槽8向下拨动L形架7短端,L形架7长端沿铰接点向人模1外侧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杆2向人模1外侧方向转动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电动小车13带动穿好雨衣的人模1进入壳体10内,启动电机,清洁辊12在雨衣表面旋转清洁,将雨衣表面清洁干净后,电动小车13带动人模1移出壳体10,作业人员将雨衣从人模1上向上提,头部1-1失去雨衣的作用力,头部1-1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驱动槽8驱动L形架7向人模1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杆2向人模1方向转动收缩,便于雨衣取出。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1)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1)四周,所述人模(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1‑1)和身部(1‑2)以及设于所述身部(1‑2)上的支撑杆(2)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1‑1)和身部(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所述身部(1‑2)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身部(1‑2)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1‑1)向身部(1‑2)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2)沿铰接点向人模(1)外侧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1)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1)四周,所述人模(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1-1)和身部(1-2)以及设于所述身部(1-2)上的支撑杆(2)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1-1)和身部(1-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下端与所述身部(1-2)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身部(1-2)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1-1)向身部(1-2)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2)沿铰接点向人模(1)外侧方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下端设有导向杆(3),所述身部(1-2)上端设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上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杆(3)配合的导向槽(5),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导向槽(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导向槽(5)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杆(3)和导向槽(5)相互远离的弹性元件(6)。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忠刘威任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