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79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其结构包括液压油缸、压力管、机罩壳、隔板、把手架、旋转轴、驱动器、支撑板、旋转压铆头、支撑座、定位器、控制电线、把手、控制装置、压力指示表、透明罩壳,液压油缸与压力管相连接,机罩壳上设有隔板,支撑板的两侧设有把手架,旋转轴与旋转压铆头相连接,支撑板旁设有驱动器,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定位器,电线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控制装置,能通过控制面板的操作来使机器自己进行工作,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能提高加工的良品率,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避免出现机器无法进行自动化加工,而需要人为操作导致轴承压铆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属于轴承的压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也不例外,汽车的轮毂中常常需要使用轴承,其轴承简称为轮毂轴承,轮毂轴承一般为带轴的组合轴承,其轮毂轴承装配时为防止轴上的轴承发生轴向窜动,一般会将轴的一端加工中心孔,并压铆处理抵靠轴承的内圈,现有的压铆一般采用直接下压铆边,且压铆的翻边容易出现裂缝,压铆质量差,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862222.9的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其包括压铆平台、支撑侧板和顶板,顶板固定有驱动电机,支撑平板上固定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两端插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平板和压铆平台上,限位支架的中部铰接有旋转压铆头,旋转压铆头内插接有竖直的花键轴,花键轴和驱动电机的转轴固接,旋转压铆头的下端铰接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的两端固定有轴套,轴套内插接有定位轴,定位轴固定在限位支架上,限位支架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下方的导向柱上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但是该现有技术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机器无法自己进行加工,人为加工容易使轴承压铆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无法机器自己进行加工,人为加工容易使轴承压铆出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其结构包括液压油缸、压力管、机罩壳、隔板、把手架、旋转轴、驱动器、支撑板、旋转压铆头、支撑座、定位器、控制电线、把手、控制装置、压力指示表、透明罩壳,所述液压油缸与压力管相连接,所述机罩壳上设有隔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把手架,所述旋转轴与旋转压铆头相连接,所述支撑板旁设有驱动器,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定位器,所述电线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按钮、显示屏、外罩壳、外罩盖、控制面板、旋转按钮,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显示屏和旋转按钮,所述显示屏外设有外罩盖,所述控制面板与外罩壳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罩壳上设有压力指示表,所述控制装置与把手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外设有透明罩壳,所述定位器与控制电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罩壳的上方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支撑板与支撑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机罩壳。进一步地,所述该压铆设备的机罩壳、支撑板和支撑座是由合金结构钢制成的。进一步地,所述该压铆设备控制装置的外罩壳的长为25cm,宽为11cm,高为50cm。本技术一种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控制装置,能通过控制面板的操作来使机器自己进行工作,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能提高加工的良品率,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避免出现机器无法进行自动化加工,而需要人为操作导致轴承压铆容易出现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液压油缸-1、压力管-2、机罩壳-3、隔板-4、把手架-5、旋转轴-6、驱动器-7、支撑板-8、旋转压铆头-9、支撑座-10、定位器-11、控制电线-12、把手-13、控制装置-14、压力指示表-15、透明罩壳-16、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液压油缸1、压力管2、机罩壳3、隔板4、把手架5、旋转轴6、驱动器7、支撑板8、旋转压铆头9、支撑座10、定位器11、控制电线12、把手13、控制装置14、压力指示表15、透明罩壳16,所述液压油缸1与压力管2相连接,所述机罩壳3上设有隔板4,所述支撑板8的两侧设有把手架5,所述旋转轴6与旋转压铆头9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旁设有驱动器7,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定位器11,所述电线12与控制装置14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所述控制面板1405上设有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和旋转按钮1406,所述显示屏1402外设有外罩盖1404,所述控制面板1405与外罩壳1403相连接,所述机罩壳3上设有压力指示表15,所述控制装置14与把手13相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外设有透明罩壳16,所述定位器11与控制电线12相连接,所述机罩壳3的上方设有液压油缸1,所述支撑板8与支撑座10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内设有旋转轴6,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机罩壳3,所述该压铆设备的机罩壳3、支撑板8和支撑座10是由合金结构钢制成的,所述该压铆设备控制装置14的外罩壳1403的长为25cm,宽为11cm,高为50cm。本专利所说的旋转轴6是旋转轴电机与直线轴电机是对应的概念,旋转轴电机指电机的主要运动输出为圆形,而直线轴电机将电机输出转化为直线,所述液压油缸1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要进行压铆的轴承放置到支撑座10上的定位器11上,然后通过驱动器7来对机器进行启动,然后通过控制装置14上的旋转按钮1406和控制按钮1401来进行控制,然后就可以让机器进行自动化加工了,由液压油缸1来提供压力,通过旋转轴6和旋转压铆头9来对轴承进行加工。本技术的液压油缸1、压力管2、机罩壳3、隔板4、把手架5、旋转轴6、驱动器7、支撑板8、旋转压铆头9、支撑座10、定位器11、控制电线12、把手13、控制装置14、压力指示表15、透明罩壳16、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无法机器自己进行加工,人为加工容易使轴承压铆出现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结合,可以达到通过控制面板的操作来使机器自己进行工作,无需人为进行操作,能提高加工的良品率,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避免出现机器无法进行自动化加工,而需要人为操作导致轴承压铆容易出现问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所述控制面板1405上设有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和旋转按钮1406,所述显示屏1402外设有外罩盖1404,所述控制面板1405与外罩壳1403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液压油缸(1)、压力管(2)、机罩壳(3)、隔板(4)、把手架(5)、旋转轴(6)、驱动器(7)、支撑板(8)、旋转压铆头(9)、支撑座(10)、定位器(11)、控制电线(12)、把手(13)、控制装置(14)、压力指示表(15)、透明罩壳(16),所述液压油缸(1)与压力管(2)相连接,所述机罩壳(3)上设有隔板(4),所述支撑板(8)的两侧设有把手架(5),所述旋转轴(6)与旋转压铆头(9)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旁设有驱动器(7),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定位器(11),所述电线(12)与控制装置(14)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所述控制面板(1405)上设有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和旋转按钮(1406),所述显示屏(1402)外设有外罩盖(1404),所述控制面板(1405)与外罩壳(140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轴承的压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液压油缸(1)、压力管(2)、机罩壳(3)、隔板(4)、把手架(5)、旋转轴(6)、驱动器(7)、支撑板(8)、旋转压铆头(9)、支撑座(10)、定位器(11)、控制电线(12)、把手(13)、控制装置(14)、压力指示表(15)、透明罩壳(16),所述液压油缸(1)与压力管(2)相连接,所述机罩壳(3)上设有隔板(4),所述支撑板(8)的两侧设有把手架(5),所述旋转轴(6)与旋转压铆头(9)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旁设有驱动器(7),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定位器(11),所述电线(12)与控制装置(14)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按钮(1401)、显示屏(1402)、外罩壳(1403)、外罩盖(1404)、控制面板(1405)、旋转按钮(1406),所述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熊怡林赵君孟雷余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海润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