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及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75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和设置在滤芯一端的滤瓶盖,在所述滤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滤芯相连通的水通路,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滤芯组件在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可使得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之间形成牢靠的密封,能够保证过滤后的净化水的水质,提高滤芯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超滤膜滤芯由于过滤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净水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家用净水机受限于使用场景、使用对象等原因,当滤芯污堵但未到达使用寿命时就只能抛弃更换。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可拆卸结构的,可拆卸结构会使得对各部分之间的密封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之间的密封,如果密封效果不好,将会影响超滤膜滤芯的整体工作性能,对滤芯出水的水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牢靠的滤芯组件及净水机。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和设置在滤芯一端的滤瓶盖,在所述滤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滤芯相连通的水通路,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优选地,所述水通路包括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密封结构使得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之间不连通。优选地,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端头和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滤芯端头上,在所述滤芯端头上设置有构成第一出水孔的通孔,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出水通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滤瓶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敞开端和封闭端,所述滤芯端头由所述敞开端伸入所述本体内,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结构夹紧在所述滤芯端头的上端面和滤瓶盖本体的封闭端的内壁面之间。优选地,所述滤瓶盖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内壁面上,其内腔构成所述出水通路的一部分,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第一出水孔内,所述密封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孔和出水通路之间的连接相对于外界密封。优选地,所述滤芯端头的端面抵靠在所述封闭端的内壁面上位于连接管径向外周的位置,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滤芯端头的端面和所述封闭端的内壁面之间。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垫圈,在所述滤芯端头相对所述滤瓶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凹槽内;和/或,所述滤瓶盖与所述密封垫圈相对的壁面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抵压在所述密封垫圈上。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为膜丝,所述膜丝的净化水出口位于所述滤芯端头内,在所述滤芯端头内形成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出水通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滤芯还包括膜壳,所述膜壳与所述滤芯端头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过滤部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膜壳的侧壁和/或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通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滤瓶体,所述滤瓶体和所述滤瓶盖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滤瓶盖和滤瓶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端头和所述膜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和/或,在所述滤芯上设置有清洗结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的滤芯组件。本申请提供的滤芯组件在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使得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之间形成牢靠的密封,从而在滤芯组件内实现可靠的密封,能够保证过滤后的净化水的水质,提高滤芯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滤芯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滤芯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滤芯组件包括滤瓶体1、滤瓶盖2和滤芯3,滤瓶体1和滤瓶盖2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一用于容置滤芯3的腔室。优选地,所述滤瓶盖2和滤瓶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可方便地将所述滤芯3从滤瓶体1内取出,方便对滤芯3进行清洗等处理。如图2所示,所述滤芯3包括滤芯端头31、膜壳32和过滤部33,所述滤芯端头31和膜壳2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过滤部33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优选地,所述过滤部33为中空纤维膜丝束。所述过滤部3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滤芯端头31上,例如通过注胶粘接等方式。优选地,所述滤芯端头31和膜壳3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可方便地将过滤部从膜壳中取出,方便对过滤部进行清洗;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滤芯上设置有清洗结构,例如在所述膜壳32内设置冲洗管(图中未示出),在冲洗管上设置有冲洗孔,对滤芯进行清洗时,打开滤瓶盖2和滤瓶体1,取出滤芯3,对冲洗管冲水,水经冲洗孔流入所述过滤部33,对过滤部33中的膜丝束进行冲洗。本申请中的滤芯组件在工作状态时优选为附图2所示的上下放置状态,优选地,所述膜壳32的横截面的外径比所述滤芯端头31的最大外径小,从而使得膜壳32的上端能够支撑在所述滤芯端头31上,对滤芯端头31进行支撑,从而将过滤部33和滤芯端头31固定在滤瓶体1的内部。优选地,可以在所述滤芯端头31的外壁上设置台阶部314,所述膜壳32的上端可抵靠在该台阶部314的下表面上,从而能够对所述滤芯端头31进行支撑。所述滤芯端头31和膜壳3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过盈配合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优选地,在所述膜壳32的侧壁和底壁上设置有进水口321,用于向膜壳32内的过滤部33输送待过滤的原水。进水口321也可以只设置在侧壁或者底壁上,都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优选地,在所述滤芯端头31上设置有通孔311,所述通孔311构成滤芯端头的出水孔,该通孔311与形成在所述滤瓶盖2上的出水通路(后面有详细介绍)相连通。在所述滤芯端头31内形成有集水腔312,所述过滤部33的净化水出口位于所述集水腔312内,所述集水腔312与所述通孔311相连通,用于将经过滤部33过滤后的净化水输出。如图1-2所示,所述滤瓶盖2包括本体21和连接管22,所述本体21具有敞开端211和封闭端212,装配时,所述滤芯端头31由所述敞开端211伸入所述本体21内。在所述本体21上形成有水通路,具体包括进水通路213和出水通路214,其中,所述进水通路213的进水口2131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侧壁上,其出水侧与所述滤瓶体1和膜壳32之间的空间相连通,从而与所述进水口321相连通,使得待过滤的原水能够经所述进水通路213、进水口321进入所述膜壳32内的过滤部33(中空纤维膜丝束)进行过滤。所述连接管22设置在所述封闭端212的内壁面上,其内腔构成所述出水通路214的一部分,述滤芯端头31的上端面抵靠在所述封闭端212的内壁面上位于连接管22径向外周的位置,所述连接管22插入所述通孔311内,并伸入所述集水腔312内,这样可方便集水腔312内的净化水经所述连接管22输出。优选地,所述出水通路214的出水口2141也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进水通路213的进水口321相对设置。如图2-3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滤芯3的端部(图2中的上端部)和滤瓶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4,该密封结构4在所述滤芯3的端部和滤瓶盖2之间形成面密封。如上所述,装配时,所述滤芯端头31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和设置在滤芯一端的滤瓶盖,在所述滤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滤芯相连通的水通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和设置在滤芯一端的滤瓶盖,在所述滤瓶盖上形成有与所述滤芯相连通的水通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滤芯的端部和滤瓶盖之间形成面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通路包括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密封结构使得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之间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端头和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滤芯端头上,在所述滤芯端头上设置有构成第一出水孔的通孔,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出水通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敞开端和封闭端,所述滤芯端头由所述敞开端伸入所述本体内,从而使得所述密封结构夹紧在所述滤芯端头的上端面和滤瓶盖本体的封闭端的内壁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盖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封闭端的内壁面上,其内腔构成所述出水通路的一部分,所述连接管插入所述第一出水孔内,所述密封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孔和出水通路之间的连接相对于外界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端头的端面抵靠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婷陈黄锰陈静林治权陈运波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