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367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包括机器人手臂,机器人手臂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与旋转喷涂装置连接;旋转喷涂装置包括圆形旋转架,圆形旋转架的中心设有基座,基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连接轴连接,支撑杆与连接轴相互垂直,且支撑杆延伸入连接轴的内部;圆形旋转架上均匀分布有喷射架,喷射架的一端插入到圆形旋转架的空心槽体内,喷射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圆形旋转架外,喷射架的个数大于等于两个,喷射架上安装有气流式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人手臂、驱动杆、连接轴作为驱动连接结构,驱动圆形旋转架圆周运动,圆形旋转架上设置气流式雾化器或高速离心雾化器喷出胶体,使涂覆胶体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是指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其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的特点。随着近年来劳动力资源紧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加工企业不断涌现的需要,搬运及其人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从传统制造业到物流、仓储、化工、食品等领域。正在这阶段,国内涌现了大量研发机器人的企业,且将各自的机器人应用到其推广应用中。现有的机器人在进行喷涂时,尤其针对截面为圆形的模具进行喷涂时,很容易喷涂不均匀,且喷涂只有从一个区域向另外的区域延伸,涂胶效率低,需要人工不断调整涂胶位置,确保待涂胶区域均完成,导致效率较低。基于此,研究并开发设计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包括机器人手臂,机器人手臂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与旋转喷涂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喷涂装置包括圆形旋转架,圆形旋转架的中心设有基座,基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与连接轴连接,支撑杆与连接轴相互垂直,且支撑杆延伸入连接轴的内部;基座位于圆形旋转架的中心部,中心部为圆环结构,中心部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结构;圆形旋转架上均匀分布有喷射架,喷射架为四边体结构,喷射架的一端插入到圆形旋转架的空心槽体内,喷射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圆形旋转架外,喷射架的个数大于等于两个,喷射架上安装有气流式雾化器。工作过程: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机械人手臂完成涂胶操作,机械人手臂与驱动杆连接进而驱动圆形旋转架的运动,圆形旋转架的转动带动喷射架上安装的气流式雾化器,气流式雾化器可在控制下喷射出带涂覆在圆形模具上的胶体,且随着机械人手臂驱动圆形旋转架的转动,胶体均匀涂覆在圆形模具表面,由于圆形旋转架的旋转及运动方向相同,则每个圆形模具上涂覆的胶体均匀度相同。本技术中所述的机械人手臂、驱动杆均具有驱动作用,其可在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电机等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运动,进而驱动圆形旋转架的旋转;连接轴的作用是作为驱动杆和圆形旋转架的连接结构,并且传递驱动力的作用,使圆形旋转架按照预定轨迹运动。基座上可拆卸连接支撑杆,其主要作用是圆形旋转架等整体结构便于与连接轴连接或拆卸,即可实现将该旋转涂覆装置安装在其他机器人上,完成涂胶操作。本技术方案对喷射架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其中喷射架还可为其他结构,其他结构能够完成安装气流式雾化器的功能即可,气流式雾化器安装的个数小于等于喷射架的个数,气流式雾化器的喷射面均面向待涂胶装置。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式雾化器其结构及其原理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不再详述。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喷射架之间且位于圆形旋转架上安装有高速离心雾化器,对于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高速离心雾化器,其结构及其原理为所属领域的公知常识,其中对于高速离心雾化器、气流式雾化器的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启动,也可同时启动,具体需要如涂胶的厚度,以及均匀情况,均可通过控制气流式雾化器或高速离心雾化器的功能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喷射架的个数为4个,且喷射架均匀分布在圆形旋转架上。设置安装在圆形旋转架上的喷射架分布的位置均匀,在确保圆形旋转架旋转过程中受力均匀的前提下,实现喷射过程中涂在待涂胶模板上的胶体涂覆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基座的一端固定在圆形旋转架上,基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螺栓连接,支撑杆与基座的连接端的外表设有外螺纹,基座与支撑杆的连接端内部设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槽体与喷射架螺纹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采用机械人手臂、驱动杆、连接轴等结构作为驱动连接结构,驱动圆形旋转架的圆周运动,圆形旋转架上设置的气流式雾化器或高速离心雾化器喷出胶体,胶体均匀涂覆在待涂胶的模具表面,整个涂胶过程除通过气流式雾化器、高速离心雾化器的本身结构进行可控外,还可通过机器人进行控制,从而整个涂胶过程可控,使涂覆的胶体均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圆形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圆形旋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机器人手臂,2—驱动杆,3—连接轴,4—圆形旋转架,5—气流式雾化器,6—中心部,7—基座,8—支撑杆,9—高速离心雾化器,10—空心槽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包括机器人手臂1,机器人手臂1与驱动杆2连接,驱动杆2与连接轴3连接,连接轴3与旋转喷涂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喷涂装置包括圆形旋转架4,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设有基座7,基座7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连接轴3连接,支撑杆8与连接轴3相互垂直,且支撑杆8延伸入连接轴3的内部;基座7位于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部6,中心部6为圆环结构,中心部6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结构;圆形旋转架4上均匀分布有喷射架,喷射架为四边体结构,喷射架的一端插入到圆形旋转架4的空心槽体10内,喷射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圆形旋转架4外,喷射架的个数大于等于两个,喷射架上安装有气流式雾化器5。其中,相邻两个喷射架之间且位于圆形旋转架4上安装有高速离心雾化器(9)。其中,所述喷射架的个数为4个,且喷射架均匀分布在圆形旋转架4上。其中,所述基座7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基座7的一端固定在圆形旋转架4上,基座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8螺栓连接,支撑杆8与基座7的连接端的外表设有外螺纹,基座7与支撑杆8的连接端内部设有内螺纹。其中,所述空心槽体10与喷射架螺纹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机械人手臂1、驱动杆2、连接轴3等结构作为驱动连接结构,驱动圆形旋转架4的圆周运动,圆形旋转架4上设置的气流式雾化器5或高速离心雾化器9喷出胶体,胶体均匀涂覆在待涂胶的模具表面,整个涂胶过程除通过气流式雾化器5、高速离心雾化器9的本身结构进行可控外,还可通过机器人进行控制,从而整个涂胶过程可控,使涂覆的胶体均匀。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手臂(1),机器人手臂(1)与驱动杆(2)连接,驱动杆(2)与连接轴(3)连接,连接轴(3)与旋转喷涂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喷涂装置包括圆形旋转架(4),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设有基座(7),基座(7)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连接轴(3)连接,支撑杆(8)与连接轴(3)相互垂直,且支撑杆(8)延伸入连接轴(3)的内部;基座(7)位于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部(6),中心部(6)为圆环结构,中心部(6)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结构;圆形旋转架(4)上均匀分布有喷射架,喷射架为四边体结构,喷射架的一端插入到圆形旋转架(4)的空心槽体(10)内,喷射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圆形旋转架(4)外,喷射架的个数大于等于两个,喷射架上安装有气流式雾化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手臂(1),机器人手臂(1)与驱动杆(2)连接,驱动杆(2)与连接轴(3)连接,连接轴(3)与旋转喷涂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喷涂装置包括圆形旋转架(4),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设有基座(7),基座(7)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连接轴(3)连接,支撑杆(8)与连接轴(3)相互垂直,且支撑杆(8)延伸入连接轴(3)的内部;基座(7)位于圆形旋转架(4)的中心部(6),中心部(6)为圆环结构,中心部(6)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结构;圆形旋转架(4)上均匀分布有喷射架,喷射架为四边体结构,喷射架的一端插入到圆形旋转架(4)的空心槽体(10)内,喷射架的另一端延伸到圆形旋转架(4)外,喷射架的个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祥义杨鹰李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福莫斯智能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