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油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3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油分离器,属适用于竹炭竹醋生产中焦油分离的专用设备。它由分离筒体和基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离筒体的内腔设有层状分布且向下倾斜的分离隔板;同时在该分离筒体底侧部设有一与干馏烟气源相通的集流管;并且在所述分离筒体上部设有供分离后净化气体输出的外排口,而分离筒体下部则有一个与筒体内腔相通的集油箱。该装置能有效克服传统土窑烧制竹炭而无法分离或获得竹炭生产过程中排放于自然空间中的烟气中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竹材资源。(*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焦油分离器,属焦油分离设备,尤其是适用于竹炭和竹醋生产的专用配套设备。这种焦油分离器由分离筒体(2)和基座(4)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离筒体(2)的内腔体设有层状分布的分离隔板(6);同时在该分离筒体(2)的底侧部设有一与干馏烟气源相通的集流管(5);同时,在所述分离筒体(2)的上部设有供分离后净化气体输出的外排口(1),而分离筒体(2)下部则设有一个与筒体内腔相通的集油箱(3)。所述的分离隔板(6)向下倾斜设置。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焦油分离器,其优点是能有效分离竹炭干馏烟气中含有的竹焦油,不仅减轻排放烟气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对竹材资源的利用率。图中1.外排口 2.分离筒体 3.集油箱 4.基座 5.集流管 6.分离隔板。这种焦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干馏炉干馏竹材生产竹炭时,干馏中产生的热烟气通过输气管道从焦油分离器的分离筒体(2)底侧部的集流管(5)进入分离筒体内腔以后一边随着腔体内的气道由下往上运行,同时又受到筒体内腔多层分离隔板(6)的阻挡产生碰撞紊流,气体中含有的竹焦油蒸汽逐渐在分离隔板(6)的下底而凝结成竹焦油滴,并随着凝聚油滴的加大会顺着向下倾斜的分离隔板(6),滴入分离筒体(6)漏斗状底部,最终流入与该底部相连的外部集油箱(3)。而去掉大部份竹焦油以后的其它干馏烟气向上运行以后通过分离筒体上部的外排口(1)进入下道分离工序。权利要求1.一种焦油分离器由分离筒体(2)和基座(4)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离筒体(2)的内腔体内设有层状分布的分离隔板(6);同时在该分离筒体(2)的底侧部设有一与干馏烟气源相通的集流管(5);同时,在所述分离筒体(2)的上部设有供分离后净化气体输出的外排口(1),而分离筒体(2)下部则设有一个与筒体内腔相通的集油箱(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隔板(6)向下倾斜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焦油分离器,属适用于竹炭竹醋生产中焦油分离的专用设备。它由分离筒体和基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离筒体的内腔设有层状分布且向下倾斜的分离隔板;同时在该分离筒体底侧部设有一与干馏烟气源相通的集流管;并且在所述分离筒体上部设有供分离后净化气体输出的外排口,而分离筒体下部则有一个与筒体内腔相通的集油箱。该装置能有效克服传统土窑烧制竹炭而无法分离或获得竹炭生产过程中排放于自然空间中的烟气中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竹材资源。文档编号C10C5/00GK2492556SQ0124946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江新喜, 陈石清, 周金平, 陈欣安, 邓和平, 冯燕 申请人:株洲开发区大智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油分离器由分离筒体(2)和基座(4)组成,其特征在于分离筒体(2)的内腔体内设有层状分布的分离隔板(6);同时在该分离筒体(2)的底侧部设有一与干馏烟气源相通的集流管(5);同时,在所述分离筒体(2)的上部设有供分离后净化气体输出的外排口(1),而分离筒体(2)下部则设有一个与筒体内腔相通的集油箱(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喜陈石清周金平陈欣安邓和平冯燕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开发区大智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