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贤波专利>正文

红茶的加工方法及红茶技术

技术编号:167334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茶。其加工方法步骤为: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独芽萎凋,直至独芽的含水量为60%‑64%;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铺独芽并加棒5‑7分钟;将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12‑14小时,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85%‑90%;待理条机的槽温达到135‑145℃时,在每个槽内铺独芽,待独芽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独芽在80‑90℃条件下烘110‑130分钟,接着在95‑100℃条件下烘25‑30分钟,再接着在110‑115℃条件下烘15‑2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出的红茶不仅外形完整、外观优美,而且茶汤口感醇厚,香气浓郁,滋味更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茶的加工方法及红茶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加工技术,具体涉及红茶的加工方法及红茶。
技术介绍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其通常以茶树的独芽或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精制而制成。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芽叶会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芽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至少90%。发酵工序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其前提条件是在芽叶的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破碎,细胞内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生物酶等得到释放,并彼此接触而反应,红茶为了得到完整的芽形特征,不能让芽叶外观受到破坏。然而,现有红茶的加工方法中,揉捻、发酵会造成茶叶的形状与芽叶的形状差异很大,致使成品红茶的外形观感较差,缺乏观赏性。现有红茶的加工方法在萎凋、揉捻、发酵及干燥等工序存在不足,致使加工出来的红茶的茶汤口感欠醇,香气不足,滋味不够丰富。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能避免独芽外形受到破坏,独芽的芽形保持完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完整、外观优美的红茶。为解决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2-4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0%-64%;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5-7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18-25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12-14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35-145℃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以及步骤5,烘干,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烘110-130分钟,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95-100℃烘25-30分钟,再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10-115℃烘15-20分钟。所述步骤1中,所述独芽均匀平铺于所述萎凋网。所述步骤3中,每隔4-5小时打开所述布料向独芽喷雾状的清水并拌匀以补充独芽发酵时所失掉的水分,然后用所述布料将独芽包裹再继续发酵。所述步骤5中,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烘118-122分钟。所述布料为棉布。为解决另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红茶,采用上述的红茶的加工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成的红茶,其外形完整,外观优美。茶汤口感醇厚,香气浓郁,滋味更丰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2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0%。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5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18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2℃,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发酵12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35℃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步骤5,烘干,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110分钟,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95℃烘25分钟,再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10℃烘15分钟。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3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2%。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25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6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21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3℃,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8%,发酵13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40℃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2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步骤5,烘干,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5℃的条件下烘120分钟,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98℃烘28分钟,再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12℃烘18分钟。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4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4%。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50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7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25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5℃,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90%,发酵14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45℃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5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步骤5,烘干,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烘130分钟,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00℃烘30分钟,再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15℃烘20分钟。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独芽均匀平铺于萎凋网,以便独芽失水更充分。除此之外,其他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上述实施例的布料为棉布,以便发酵透气,但又不失水过多。除此之外,其他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发酵过程中,每隔4-5小时打开所述布料向独芽喷雾状的清水并拌匀以补充独芽发酵时所失掉的水分,布料将独芽包裹好后再继续发酵,以便独芽发酵更充分、均匀。除此之外,其他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118分钟。除此之外,其他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2‑4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0%‑64%;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5‑7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18‑25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12‑14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35‑145℃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该独芽的外形呈雀舌形;以及步骤5,烘干,经所述步骤4处理后的独芽在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烘110‑130分钟,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95‑100℃烘25‑30分钟,再紧接着将温度调整为110‑115℃烘15‑2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萎凋,将新鲜的独芽平铺于被置放在顶部覆盖有2-4层遮阳网的萎凋棚中的萎凋网上,利用自然风对所述独芽萎凋,直至所述独芽的含水量为60%-64%;步骤2,在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1萎凋后的独芽,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破坏独芽的细胞,在每个所述槽加棒5-7分钟,其中,加棒的频率为每分钟18-25次;步骤3,发酵,用透气的布料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独芽包裹后置于发酵室,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发酵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12-14小时;步骤4,做形,待理条机的每个槽的温度达到135-145℃时,在该理条机的每个槽内分别均匀铺100-150克经所述步骤3发酵后的独芽,进行理条处理,待该独芽的条形完全伸直,然后在每个所述槽内分别放置圆柱状的棒,启动理条机,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贤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