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乐凝专利>正文

一种壁挂式捕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0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8
一种壁挂式捕蚊灯,主要包括第一捕蚊盒、转轴、捕蚊粘合板、第二防护网、垫板、固定环、活动块和紧定板,通过设置有第一捕蚊盒和第二捕蚊盒来进行捕蚊工作,使得捕蚊效率更高,且设置有便于更换的捕蚊粘合板,使得捕蚊灯内粘合纸的更换更加便捷,同时也使得蚊子的清理工作更加方便,设置有紧定板和活动块,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捕蚊灯的高度,使得捕蚊灯的高度调节更加便捷,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捕蚊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捕蚊设备
,具体为一种壁挂式捕蚊灯。
技术介绍
蚊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染媒介,尤其在夏天气温及湿度皆高的环境适合蚊虫生长繁衍,因此借助蚊虫传染的疾病在此环境下更为猖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蚊虫散播的传染病,如何有效减少蚊虫数量,并防止蚊虫叮咬人体皮肤,进而杜绝传染病的产生及扩散,成为人人关注的议题,捕蚊灯与电蚊拍原理类似,捕蚊灯是利用蚊虫的夜行性、趋光性及对二氧化碳趋附性,通过灯管引诱蚊虫,目前市场上的捕蚊灯结构较为单一,且发出光线较弱,不利于在室内进行照明捕蚊工作,捕蚊灯多为固定式结构,不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上下高度,使得捕蚊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局限性,而捕蚊灯在捕捉蚊子后,对蚊子的处理较为繁琐,没有设置有一次性使用的粘合纸来进行捕蚊工作,同时单一捕蚊灯式结构的捕蚊效率较低,因此并不实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捕蚊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捕蚊灯来进行捕蚊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捕蚊灯上下高度且提高捕蚊效率的壁挂式捕蚊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壁挂式捕蚊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挂式捕蚊灯,主要包括第一捕蚊盒(1)、转轴(4)、捕蚊粘合板(12)、第二防护网(13)、垫板(15)、固定环(16)、活动块(17)和紧定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蚊盒(1)的内侧装设有第一吸蚊灯棒(2),且第一捕蚊盒(1)的外侧端口镶嵌有第一防护网(3),所述转轴(4)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棒(5),且转轴(4)通过连接棒(5)与定位板(6)相连接,所述定位板(6)的内侧装设有第二捕蚊盒(7),且第二捕蚊盒(7)的上侧安装有照明灯(8),所述照明灯(8)的底端设置有输电棒(9),且输电棒(9)的中间部位装设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顶端镶嵌有电源连接线(11),所述捕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捕蚊灯,主要包括第一捕蚊盒(1)、转轴(4)、捕蚊粘合板(12)、第二防护网(13)、垫板(15)、固定环(16)、活动块(17)和紧定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蚊盒(1)的内侧装设有第一吸蚊灯棒(2),且第一捕蚊盒(1)的外侧端口镶嵌有第一防护网(3),所述转轴(4)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棒(5),且转轴(4)通过连接棒(5)与定位板(6)相连接,所述定位板(6)的内侧装设有第二捕蚊盒(7),且第二捕蚊盒(7)的上侧安装有照明灯(8),所述照明灯(8)的底端设置有输电棒(9),且输电棒(9)的中间部位装设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顶端镶嵌有电源连接线(11),所述捕蚊粘合板(12)的外侧包裹有第二捕蚊盒(7),所述第二防护网(13)的内侧镶嵌有第二吸蚊灯棒(14),所述垫板(15)的两侧端口处装设有第二捕蚊盒(7)和第二防护网(13),所述固定环(16)的左侧设置有转动轴承(19),所述活动块(17)的右侧安装有衔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乐凝
申请(专利权)人:刘乐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