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7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采用一种花盆,包括花盆壁和花盆底,花盆壁包括若干壁板,相邻两块壁板之间连接有防水布;花盆底发散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肋,若干第一支撑肋一端与花盆底中心连接,相邻两根第一支撑肋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板;花盆底上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支撑肋,第二支撑肋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支撑肋自由端铰接,第二支撑肋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支撑肋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根第二支撑肋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花盆底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栽种B.日常管理C.调节花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移植换盆给红豆杉盆栽造成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红豆杉为亚热带常绿乔木,喜生于气候较暖、雨量充沛、湿度较高和酸性的土壤中,耐阴性强,属于浅根性。红豆杉在室内有吸纳浮尘、改善环境、净化空气、释放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表现,增强人体免疫力。故人们经常将红豆杉盆栽放置家中用于观赏。红豆杉盆载购买后,树苗逐渐长大,根系发达,为了保证其正常生长,需要对其进行移植换盆。现有的移植换盆方法为把旧盆打烂,将原来的土球其慢慢移入新盆中,并浇水定根,确保成活。此种方法不仅需要耗费较多花盆,且由于红豆杉根须发达又细,在移栽时很容易造成红豆杉根须损坏,影响红豆杉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以减少移植换盆给红豆杉盆栽造成的损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采用一种可调节大小的花盆,所述花盆包括花盆壁和花盆底,所述花盆壁包括若干壁板,相邻两块壁板之间连接有防水布;花盆底发散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肋,所述若干第一支撑肋一端均与花盆底中心连接,相邻两根第一支撑肋之间连接有扇形的第一支撑板;花盆底上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支撑肋,所述第二支撑肋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支撑肋自由端铰接,第二支撑肋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支撑肋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根第二支撑肋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花盆底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栽种:在花盆内盛装土壤,将红豆杉树苗埋在土壤中,压实、浇水;B.日常管理:给红豆杉松土、浇水和驱虫;C.调节花盆:启动驱动机构驱动花盆底转动,第一支撑肋将第二支撑肋推出使得花盆变大,在花盆变大的空间内填土,压实、浇水。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壁板用于与花盆底围成种植红豆杉的空间,同时支撑花盆,保持花盆的结构,防水布初始时夹在壁板之间,用于在花盆变大时扩大花盆壁的面积,同时还能防水,第一支撑肋用于支撑花盆底,同时用于通过旋转推动第二支撑肋,从而使得花盆底变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肋转动,每一根第一支撑肋一端与花盆底中心连接,便于一同旋转;扇形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肋一同构成变大前的花盆底,花盆变大钱,弧形的第二支撑肋一端与第一支撑肋铰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支撑肋上,构成未变大前花盆底的边缘,第一支撑肋与第二支撑肋铰接,是为了便于第二支撑肋受第一支撑肋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向外摆动形成变大后的花盆底的半径,用于支撑花盆底;第二支撑板用于与第一支撑肋、第二支撑肋和第一支撑板构成变大后的花盆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花盆可调节大小,无需进行移植换盆,避免了在移栽过程中对红豆杉的伤害,同时也减少了花盆的成本;2.本专利技术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支撑肋转动,从而推动第二支撑肋转动来实现花盆底的变大,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工劳动量;3.本专利技术利用防水布和壁板构成花盆壁,在调整花盆底大小的同时还能调整花盆壁,调节效率高。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疏水槽。疏水槽用于排出花盆中多余的水分,避免红豆杉由于泡水烂根。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肋自由端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铁质的小球。空腔用于放置小球,小球用于增加第二支撑肋受到的离心力,便于第二支撑肋摆动从而使花盆底变大。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支撑肋与第一支撑肋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花盆壁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所述卡扣的开关。卡扣用于锁住第一支撑肋和第二支撑肋,避免第二支撑肋被弹簧弹出,初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需要变大花盆时,启动开关将卡扣打开,利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将第二支撑肋弹出。进一步,步骤A栽种中,土壤的量等于花盆容积的五分之四。如此便于给红豆杉松土,避免了由于土壤装太慢松土操作不便。进一步,步骤C调节花盆中,在填土之前对红豆杉进行理须。理须有助于红豆杉适应新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花盆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花盆变大之前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花盆变大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花盆变大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水布1、壁板11、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肋21、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肋23、疏水道24、弹簧25。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花盆,该花盆可以调节大小,花盆包括花盆壁和花盆底,花盆壁包括六块壁板11,相邻两块壁板11之间连接有防水布1;花盆底发散设置有六根第一支撑肋21,每根第一支撑肋21一端均与花盆底中心连接,相邻两根第一支撑肋21之间连接有扇形的第一支撑板2;花盆底上设置有六根弧形的第二支撑肋23,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肋23一端与其左边的第一支撑肋21自由端铰接,第二支撑肋23右端通过锁扣与其右边的第一支撑肋21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肋23自由端内开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铁质的小球;相邻两根第二支撑肋23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22上均挖设有疏水道24,花盆底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包括如下步骤:A.栽种:在花盆内盛装一半的土壤,将土壤从花盆中部向外挖动形成种植坑,将红豆杉树苗放入种植坑中,将树苗埋在土壤中;继续在花盆内放入土壤,直至花盆内盛装有五分之四的土壤,如此便于后续给红豆杉松土,然后将土壤压实、给红豆杉浇水;B.日常管理:每周给红豆杉松土,每三天浇水并驱虫,由于花盆底上开设有疏水道24,故花盆底部不会形成积水,避免了红豆杉根须由于吸水过多造成烂根;C.调节花盆:当红豆杉树苗长至四月大时,为了促进红豆杉生长,需要扩大其生长的空间,即调节花盆的大小;具体为:启动电机带动花盆底转动,第一支撑肋21将第二支撑肋23推出使得花盆变大,将红豆杉的根须轻轻地整理到花盆变大的空间内,并往其中填土并压实,最后给红豆杉浇水;具体的,电机带动第一支撑肋21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支撑肋21和第二支撑肋23右端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故在电机动力下,第二支撑肋23受到离心力从图2中的位置摆动到图3中的位置,同时第二支撑板22被展开(初始时,第二支撑板22折叠放置在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第二支撑肋23和第一支撑肋21形成花盆底新的支撑肋,增加了花盆底的半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2组合形成花盆底新的支撑板,增加了花盆底的面积,故使得花盆底变大,;由于第二支撑肋23自由端的空腔内放置有铁质的小球,花盆底在旋转时,小球会增加第二支撑肋23受到的离心力,使得第二支撑肋23更快地从图2中的位置摆动到图3中的位置;同时,壁板11随着花盆底向外扩张,相邻两块壁板11之间的距离拉大,且中间的防水布1被拉直(初始时,防水布1折叠在相邻两个壁板11之间),防水布1与壁板11围成新的花盆壁。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肋21和第二支撑肋23之间连接有弹簧25,第二支撑肋23与第一支撑肋21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花盆壁上设置有用于开启卡扣的开关。改变花盆大小时,启动开关,将卡扣打开,弹簧25将第二支撑肋23推出,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花盆底转动,第二支撑肋23在弹簧25和电机的共同作用下从图2中的位置处摆动到图4中的位置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可调节大小的花盆,所述花盆包括花盆壁和花盆底,所述花盆壁包括若干壁板,相邻两块壁板之间连接有防水布;花盆底发散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肋,所述若干第一支撑肋一端均与花盆底中心连接,相邻两根第一支撑肋之间连接有扇形的第一支撑板;花盆底上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支撑肋,所述第二支撑肋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支撑肋自由端铰接,第二支撑肋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支撑肋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根第二支撑肋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花盆底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栽种:在花盆内盛装土壤,将红豆杉树苗埋在土壤中,压实、浇水;B.日常管理:给红豆杉松土、浇水和驱虫;C.调节花盆:启动驱动机构驱动花盆底转动,第一支撑肋将第二支撑肋推出使得花盆变大,在花盆变大的空间内填土,压实、浇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盆栽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可调节大小的花盆,所述花盆包括花盆壁和花盆底,所述花盆壁包括若干壁板,相邻两块壁板之间连接有防水布;花盆底发散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肋,所述若干第一支撑肋一端均与花盆底中心连接,相邻两根第一支撑肋之间连接有扇形的第一支撑板;花盆底上设置有弧形的第二支撑肋,所述第二支撑肋一端与其一侧的第一支撑肋自由端铰接,第二支撑肋另一端与其另一侧的第一支撑肋可拆卸连接,相邻两根第二支撑肋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花盆底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栽种:在花盆内盛装土壤,将红豆杉树苗埋在土壤中,压实、浇水;B.日常管理:给红豆杉松土、浇水和驱虫;C.调节花盆:启动驱动机构驱动花盆底转动,第一支撑肋将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
申请(专利权)人:仁怀市春华秋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