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6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首先对茶园土壤进行豆科植物的种植改良,豆科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豆科草根系改善土壤的通气,促进茶树园地各树木的根系生长,茶树、果树、松柏之间间作,果树和松柏对茶园内的微域气候进行改变,间作茶树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其叶片解剖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角质层、上下表皮及叶片厚度均有了一定的改善,且水分充足,吸收了成熟水果散发的芳香化合物,茶香有了一定的优化,另外果树与松柏的全年遮阴作用,漫射光比例增加,茶叶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叶绿素、茶多糖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茶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和光能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合理间作已逐渐成为一项有效的栽培措施。茶树与木本或草本植物间作既可调节茶园的光、温、水和大气状况,改变茶园的小气候,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又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对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成龄茶园间作物主要以果树、经济树种为主,国内外对茶园间作已有大量研究,但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合茶树的间作模式亦存在较大差别。并且目前大部分的间作模式是茶园内进行某一种单种树种的间作,实际上单一树种的间作有时并非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对茶树的品质以及茶园结构起到提高和改善的作用。果树与茶树的间作目前已有一些梨树、苹果树的研究,不仅能够通过调节茶园内的光温水大气环境,还可以通过成熟水果散发的芳香酯类化合物对茶叶进行味觉上的刺激调节,多方面的增加其茶叶品质。但是果树存在一定的季节落叶特性,在秋冬季节基本处于光树状态,这样对茶树的冬季的蓄暖抗冻辅助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松柏属于常绿乔木,是集果用、叶用、材用、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树种,它适应性广、病虫害少、经济寿命长,喜温抗寒。而茶树生长快、投产早,属半阴性常绿灌木。松柏与果树、茶树同时进行间作,能充分利用土壤、空气、光能和养分,弥补果树秋冬落叶的缺陷,更进一步增加茶树生长发育,提高其茶叶品质和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合理利用耕地,的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园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好、环境幽静、沙质土壤的园地作为茶园选址;茶树种植前一年进行两茬豆科牧草作物的轮作,每次作物收获时原地还地处理;(2)定植沟的制作:7-8月份,用挖掘机或人工在园地正中心挖掘一行松柏定植沟,每个定植穴的尺寸为80cm×80cm,深度为60cm,相邻定植穴之间中心距离2m;在松柏定值沟的相邻行进行茶树定值沟的制作,先用松柏定植沟制作时挖出的土壤做成高30-40cm,宽为60cm的定植畦,与松柏定植沟行间距为4.5m,在定植畦上进行茶树定植穴的挖制,以相邻松柏定植穴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在底边两个顶点处制作两个茶树定植穴,定植穴尺寸为40cm×40cm,深度为40cm,相邻茶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1m,所述茶树定植沟平行设置为两行,行间距为2m,相同操作制备定植畦与定植穴;在与松柏定植沟不相邻的茶树定植沟另一侧进行果树定植沟的制作,所述果树定植沟与相邻茶树定植沟行间距为3m,单个果树定植穴制作于相邻两个茶树定植穴的中间位置,与松柏定植穴错开,相邻果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2m;单个果树定植穴的尺寸为60cm×60cm,深度为60cm;重复上述操作,形成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松柏定植沟+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果树定植沟的重复种植单元,构建整个茶园的种植分布;待种植回填时每亩施入以质量计算以下配方的茶园改良剂:15-22份椰壳活性炭、8-12份腐熟粪便、5-11份生石灰、4-8份碳酸氢钠、3-5份醋酸铝、2-4份土壤消毒剂、20-30份有机肥;混入土壤中,深耕50-60cm进行翻整混合均匀;(3)茶树的种植:9月下旬选择健康茶树树苗进行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4)果树的种植:次年春天首轮茶叶进行采摘后,进行果树的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5)松柏的种植:次年秋天进行松柏的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6)茶树种植后的修剪处理:幼龄茶树需经过三次定型修剪,以促进侧枝发展;第一次在定植时进行,于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为次年春天正常采摘完成后,种植松柏和果树之前,于离地30cm处剪去主枝;第三次为第三年春天正常采摘完成后,于离地50cm处剪去主枝;成年后茶树每年夏初以及初冬进行两次轻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不超过100cm,宽度不超过100cm;(7)松柏与果树的修剪:每年对树木进行至少三次定期修剪,修剪季节分别为春末、秋初和深冬,保持茶树种植行的遮阴度不超过70%。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豆科牧草选择白三叶、紫色苜蓿、苏丹草中的至少两种进行混种。更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腐熟粪便选择禽类粪便。更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土壤消毒剂为环氧乙烷与活性氯质量比为2:1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为6:4:5。更为优选的,步骤(3)中茶树移植的树苗高度为50-60cm。更为优选的,步骤(4)中果树移植的树苗为带叶树木,高度为1.5m-1.8m。更为优选的,步骤(5)中松柏移植的树苗为带叶树木,高度为1.5m-2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首先对茶园土壤进行豆科植物的种植改良,豆科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豆科草根系改善土壤的通气,促进茶树园地各树木的的根系生长,茶树、果树、松柏之间间作,果树和松柏对茶园内的微域气候进行改变,间作茶树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其叶片解剖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角质层、上下表皮及叶片厚度均有了一定的改善,且水分充足,吸收了成熟水果散发的芳香化合物,茶香有了一定的优化,另外果树与松柏的全年遮阴作用,漫射光比例增加,茶叶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叶绿素、茶多糖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更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种植物间作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园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好、环境幽静、沙质土壤的园地作为茶园选址;茶树种植前一年进行两茬豆科牧草作物的轮作,每次作物收获时原地还地处理,其中豆科牧草选择白三叶、紫色苜蓿、两种进行混种;(2)定植沟的制作:请参照图1进行定植沟的制作,具体的7-8月份,用挖掘机或人工在园地正中心挖掘一行松柏定植沟,每个定植穴的尺寸为80cm×80cm,深度为60cm,相邻定植穴之间中心距离2m;在松柏定值沟的相邻行进行茶树定值沟的制作,先用松柏定植沟制作时挖出的土壤做成高30-40cm,宽为60cm的定植畦,与松柏定植沟行间距为4.5m,在定植畦上进行茶树定植穴的挖制,以相邻松柏定植穴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在底边两个顶点处制作两个茶树定植穴,定植穴尺寸为40cm×40cm,深度为40cm,相邻茶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1m,所述茶树定植沟平行设置为两行,行间距为2m,相同操作制备定植畦与定植穴;在与松柏定植沟不相邻的茶树定植沟另一侧进行果树定植沟的制作,所述果树定植沟与相邻茶树定植沟行间距为3m,单个果树定植穴制作于相邻两个茶树定植穴的中间位置,与松柏定植穴错开,相邻果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2m;单个果树定植穴的尺寸为60cm×60cm,深度为60cm;重复上述操作,形成两条茶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茶园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好、环境幽静、沙质土壤的园地作为茶园选址;茶树种植前一年进行两茬豆科牧草作物的轮作,每次作物收获时原地还地处理;(2)定植沟的制作:7‑8月份,用挖掘机或人工在园地正中心挖掘一行松柏定植沟,每个定植穴的尺寸为80cm×80cm,深度为60cm,相邻定植穴之间中心距离2m;在松柏定值沟的相邻行进行茶树定值沟的制作,先用松柏定植沟制作时挖出的土壤做成高30‑40cm,宽为60cm的定植畦,与松柏定植沟行间距为4.5m,在定植畦上进行茶树定植穴的挖制,以相邻松柏定植穴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在底边两个顶点处制作两个茶树定植穴,定植穴尺寸为40cm×40cm,深度为40cm,相邻茶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1m,所述茶树定植沟平行设置为两行,行间距为2m,相同操作制备定植畦与定植穴;在与松柏定植沟不相邻的茶树定植沟另一侧进行果树定植沟的制作,所述果树定植沟与相邻茶树定植沟行间距为3m,单个果树定植穴制作于相邻两个茶树定植穴的中间位置,与松柏定植穴错开,相邻果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2m;单个果树定植穴的尺寸为60cm×60cm,深度为60cm;重复上述操作,形成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松柏定植沟+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果树定植沟的重复种植单元,构建整个茶园的种植分布;待种植回填时每亩施入以质量计算以下配方的茶园改良剂:15‑22份椰壳活性炭、8‑12份腐熟粪便、5‑11份生石灰、4‑8份碳酸氢钠、3‑5份醋酸铝、2‑4份土壤消毒剂、20‑30份有机肥;混入土壤中,深耕50‑60cm进行翻整混合均匀;(3)茶树的种植:9月下旬选择健康茶树树苗进行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4)果树的种植:次年春天首轮茶叶进行采摘后,进行果树的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5)松柏的种植:次年秋天进行松柏的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6)茶树种植后的修剪处理:幼龄茶树需经过三次定型修剪,以促进侧枝发展;第一次在定植时进行,于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为次年春天正常采摘完成后,种植松柏和果树之前,于离地30cm处剪去主枝;第三次为第三年春天正常采摘完成后,于离地50cm处剪去主枝;成年后茶树每年夏初以及初冬进行两次轻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不超过100cm,宽度不超过100cm;(7)松柏与果树的修剪:每年对树木进行至少三次定期修剪,修剪季节分别为春末、秋初和深冬,保持茶树种植行的遮阴度不超过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果树、茶树、松柏间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茶园的选择与预处理: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好、环境幽静、沙质土壤的园地作为茶园选址;茶树种植前一年进行两茬豆科牧草作物的轮作,每次作物收获时原地还地处理;(2)定植沟的制作:7-8月份,用挖掘机或人工在园地正中心挖掘一行松柏定植沟,每个定植穴的尺寸为80cm×80cm,深度为60cm,相邻定植穴之间中心距离2m;在松柏定值沟的相邻行进行茶树定值沟的制作,先用松柏定植沟制作时挖出的土壤做成高30-40cm,宽为60cm的定植畦,与松柏定植沟行间距为4.5m,在定植畦上进行茶树定植穴的挖制,以相邻松柏定植穴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在底边两个顶点处制作两个茶树定植穴,定植穴尺寸为40cm×40cm,深度为40cm,相邻茶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1m,所述茶树定植沟平行设置为两行,行间距为2m,相同操作制备定植畦与定植穴;在与松柏定植沟不相邻的茶树定植沟另一侧进行果树定植沟的制作,所述果树定植沟与相邻茶树定植沟行间距为3m,单个果树定植穴制作于相邻两个茶树定植穴的中间位置,与松柏定植穴错开,相邻果树定植穴中心距离为2m;单个果树定植穴的尺寸为60cm×60cm,深度为60cm;重复上述操作,形成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松柏定植沟+两条茶树定植沟+一条果树定植沟的重复种植单元,构建整个茶园的种植分布;待种植回填时每亩施入以质量计算以下配方的茶园改良剂:15-22份椰壳活性炭、8-12份腐熟粪便、5-11份生石灰、4-8份碳酸氢钠、3-5份醋酸铝、2-4份土壤消毒剂、20-30份有机肥;混入土壤中,深耕50-60cm进行翻整混合均匀;(3)茶树的种植:9月下旬选择健康茶树树苗进行移植,种植完毕浇透水;后续正常进行水肥管理;(4)果树的种植:次年春天首轮茶叶进行采摘后,进行果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红强朱安成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龙山茶场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