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13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目前迫切需要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的取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中心轴、行星架、牙嵌式法兰、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椭圆齿轮、第二中间椭圆齿轮、第一中间斜齿轮、第二中间斜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斜齿轮、第二行星斜齿轮、凸锁止弧、第一凹锁止弧、第二凹锁止弧、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移栽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齿轮传动最后一级采用斜齿轮传动的方式,传动比较平稳,冲击、振动和噪声较小,无需消除齿隙装置。

Seedling mechanism of helical gear planetary gear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ling mechanism of a helical gear planetary gear system. At presen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simple structure and smoot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entral shaft, planetary gear, tooth type, flange center incomplete sun gear, the first intermediate shaft, second intermediate shaft, the first intermediate elliptical gear and second intermediate elliptical gear, the first intermediate helical gear, second intermediate helical gear, the first planetary shaft, second planetary shaft, a first planetary bevel gear, second planetary gear, convex locking arc, the first concave locking arc, second concave locking arc, a sun wheel buffer device, the first intermediate wheel buffer device, second middle wheel buffer device and transplanting arm. The gear transmiss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helical gear transmission mode at the last stage, the transmiss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impact, vibration and noise are relatively small, so there is no need to eliminate the backlash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蔬菜取苗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
技术介绍
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移栽具有使作物生育提早和对气候的补偿作用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目前,国内已有的移栽机都是以半自动的为主,半自动移栽机靠人工喂苗,工作强度大、效率不高,当栽植速度偏高时,漏苗、缺苗率大大增加,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的栽植需要。少数单位也已研制出全自动蔬菜移栽机,取苗机构作为其核心部件,需要完成取苗、持苗、推苗和回程的动作,由于目前的取苗机构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未能得到应用和推广。因此,取苗机构的研制已成为我国蔬菜种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能实现取苗、持苗、推苗和回程的工作要求,且该取苗机构结构尺寸相对较小,结构相对简单,传动平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中心轴、行星架、牙嵌式法兰、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椭圆齿轮、第二中间椭圆齿轮、第一中间斜齿轮、第二中间斜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斜齿轮、第二行星斜齿轮、凸锁止弧、第一凹锁止弧、第二凹锁止弧、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移栽臂。所述的行星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箱体和箱盖;中心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轴套内壁配合;轴套外壁与箱盖配合;中心轴开设的滑键槽口与轴套开设的定位孔通过滑键连接;滑键的横截面呈优弧弓形;牙嵌式法兰一端与移栽机机架固定,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牙嵌式配合;箱体通过轴承支承在牙嵌式法兰上,该轴承外圈由箱体内壁定位,内圈与套筒一端接触,套筒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的端面接触;牙嵌式法兰和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均空套在中心轴上;所述的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中间斜齿轮和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和第二中间斜齿轮均固定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在行星架两端,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行星斜齿轮与第一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二行星斜齿轮与第二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的一端伸出行星架外分别与一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固定。所述的太阳轮缓冲装置和凸锁止弧分别固定在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两侧,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一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一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二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一凹锁止弧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二凹锁止弧摩擦传动。凸锁止弧的摩擦面为外凸圆弧面;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形状完全一致,摩擦面均为内凹圆弧面;凸锁止弧的外凸圆弧面弧长大于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弧长,且凸锁止弧的外凸圆弧面半径等于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半径。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的摩擦面均为外凸圆弧面,且弧长均等于第一凹锁止弧或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弧长的十分之一;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的外凸圆弧面半径均等于第一凹锁止弧或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半径的十分之一。所述的移栽臂包括移栽臂凸轮、移栽臂壳体、移栽臂壳体定位板、壳体盖、移栽臂拨叉、移栽臂拨叉轴、弹簧座、移栽臂弹簧、推苗杆、推苗爪、秧针定位板、第一秧针转动片、第二秧针转动片、第一秧针和第二秧针。移栽臂凸轮与箱盖通过螺栓固定;移栽臂壳体定位板与移栽臂壳体通过螺栓固定,两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定位板分别与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通过平键连接;移栽臂拨叉中部通过移栽臂拨叉轴铰接在移栽臂壳体内,一端与移栽臂凸轮构成凸轮副,另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开设的弧形槽套置在弹簧座上,圆柱体的外圆面与弹簧座的两端凸缘均构成滚动摩擦副;推苗杆一端与弹簧座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移栽臂壳体外与推苗爪焊接;移栽臂弹簧套在推苗杆上,一端由弹簧座的凸缘限位,另一端由移栽臂壳体限位;壳体盖固定在移栽臂壳体上,对弹簧座限位;秧针定位板固定在移栽臂壳体外;第一秧针转动片和第二秧针转动片通过插销铰接在秧针定位板两侧,第一秧针的尾部与第一秧针转动片固定,第二秧针的尾部与第二秧针转动片固定;第一秧针和第二秧针的头部分别嵌入推苗爪两侧开设的两个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为平行轴啮合传动,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为平行轴啮合传动,且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的旋向相反,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的旋向相反,取苗爪的第一秧针或第二秧针尖点形成的取苗轨迹为平面轨迹。所述取苗轨迹的头部有环扣,从头部尖点至钵苗盘顶部为取苗段,取苗段长度为36mm。所述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和第二中间椭圆齿轮的齿数、模数、节圆的周长均相同。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实现不等速传动,移栽臂尖点能输出满足农艺要求的取苗轨迹。2、本技术齿轮传动最后一级采用斜齿轮传动的方式,传动比较平稳,冲击、振动和噪声较小,无需消除齿隙装置。3、本技术采用两个移栽臂对称布置方案,行星架旋转一周,实现两次取苗,工作效率较高,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啮合传动示意图;图4-1为本技术中移栽臂的装配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中移栽臂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跟随移栽机机架行走时的取苗轨迹示意图。图中:1.移栽臂,2.第一行星斜齿轮,3.第一行星轴,4.箱体,5.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6.第一凹锁止弧,7.第一中间斜齿轮,8.第一中间椭圆齿轮,9.第一中间轴,10.行星架,11.凸锁止弧,12.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13.太阳轮缓冲装置,14.牙嵌式法兰,15.中心轴,16.第二中间椭圆齿轮,17.第二中间轴,18.第二凹锁止弧,19.第二中间斜齿轮,20.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21.箱盖,22.第二行星轴,23.第二行星斜齿轮,24.钵苗盘,25.壳体盖,26.弹簧座,27.移栽臂弹弹簧,28.推苗杆,29.推苗爪,30.移栽臂拨叉轴,31.移栽臂拨叉,32.移栽臂凸轮,33.移栽臂壳体,34.移栽臂壳体定位板,35.第一秧针转动片,36.第一秧针,37.第二秧针,38.第二秧针转动片,39.秧针定位板,40.取苗轨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包括中心轴15、行星架10、牙嵌式法兰14、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12、第一中间轴9、第二中间轴17、第一中间椭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

【技术保护点】
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包括中心轴、行星架、牙嵌式法兰、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椭圆齿轮、第二中间椭圆齿轮、第一中间斜齿轮、第二中间斜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斜齿轮、第二行星斜齿轮、凸锁止弧、第一凹锁止弧、第二凹锁止弧、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移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箱体和箱盖;中心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轴套内壁配合;轴套外壁与箱盖配合;中心轴开设的滑键槽口与轴套开设的定位孔通过滑键连接;滑键的横截面呈优弧弓形;牙嵌式法兰一端与移栽机机架固定,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牙嵌式配合;箱体通过轴承支承在牙嵌式法兰上,该轴承外圈由箱体内壁定位,内圈与套筒一端接触,套筒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的端面接触;牙嵌式法兰和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均空套在中心轴上;所述的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中间斜齿轮和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和第二中间斜齿轮均固定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在行星架两端,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行星斜齿轮与第一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二行星斜齿轮与第二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的一端伸出行星架外分别与一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固定;所述的太阳轮缓冲装置和凸锁止弧分别固定在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两侧,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一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一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二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一凹锁止弧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二凹锁止弧摩擦传动;凸锁止弧的摩擦面为外凸圆弧面;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形状完全一致,摩擦面均为内凹圆弧面;凸锁止弧的外凸圆弧面弧长大于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弧长,且凸锁止弧的外凸圆弧面半径等于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半径;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的摩擦面均为外凸圆弧面,且弧长均等于第一凹锁止弧或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弧长的十分之一;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的外凸圆弧面半径均等于第一凹锁止弧或第二凹锁止弧的内凹圆弧面半径的十分之一;所述的移栽臂包括移栽臂凸轮、移栽臂壳体、移栽臂壳体定位板、壳体盖、移栽臂拨叉、移栽臂拨叉轴、弹簧座、移栽臂弹簧、推苗杆、推苗爪、秧针定位板、第一秧针转动片、第二秧针转动片、第一秧针和第二秧针;移栽臂凸轮与箱盖通过螺栓固定;移栽臂壳体定位板与移栽臂壳体通过螺栓固定,两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定位板分别与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通过平键连接;移栽臂拨叉中部通过移栽臂拨叉轴铰接在移栽臂壳体内,一端与移栽臂凸轮构成凸轮副,另一端为圆柱体;圆柱体开设的弧形槽套置在弹簧座上,圆柱体的外圆面与弹簧座的两端凸缘均构成滚动摩擦副;推苗杆一端与弹簧座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移栽臂壳体外与推苗爪焊接;移栽臂弹簧套在推苗杆上,一端由弹簧座的凸缘限位,另一端由移栽臂壳体限位;壳体盖固定在移栽臂壳体上,对弹簧座限位;秧针定位板固定在移栽臂壳体外;第一秧针转动片和第二秧针转动片通过插销铰接在秧针定位板两侧,第一秧针的尾部与第一秧针转动片固定,第二秧针的尾部与第二秧针转动片固定;第一秧针和第二秧针的头部分别嵌入推苗爪两侧开设的两个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为平行轴啮合传动,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为平行轴啮合传动,且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的旋向相反,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的旋向相反,取苗爪的第一秧针或第二秧针尖点形成的取苗轨迹为平面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斜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包括中心轴、行星架、牙嵌式法兰、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椭圆齿轮、第二中间椭圆齿轮、第一中间斜齿轮、第二中间斜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斜齿轮、第二行星斜齿轮、凸锁止弧、第一凹锁止弧、第二凹锁止弧、太阳轮缓冲装置、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移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架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箱体和箱盖;中心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轴套内壁配合;轴套外壁与箱盖配合;中心轴开设的滑键槽口与轴套开设的定位孔通过滑键连接;滑键的横截面呈优弧弓形;牙嵌式法兰一端与移栽机机架固定,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牙嵌式配合;箱体通过轴承支承在牙嵌式法兰上,该轴承外圈由箱体内壁定位,内圈与套筒一端接触,套筒另一端与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的端面接触;牙嵌式法兰和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均空套在中心轴上;所述的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中间斜齿轮和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和第二中间斜齿轮均固定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在行星架两端,且均与行星架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行星斜齿轮与第一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二行星斜齿轮与第二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的一端伸出行星架外分别与一个移栽臂的移栽臂壳体固定;所述的太阳轮缓冲装置和凸锁止弧分别固定在中心不完全太阳齿轮两侧,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一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一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和第二凹锁止弧分别固定在第二中间椭圆齿轮两侧;第一中间斜齿轮与第一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第二中间斜齿轮与第二行星斜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一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一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一凹锁止弧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啮合开始前一秒,太阳轮缓冲装置与第二中间轮缓冲装置摩擦传动;不完全非圆太阳齿轮与第二中间椭圆齿轮分离时,凸锁止弧与第二凹锁止弧摩擦传动;凸锁止弧的摩擦面为外凸圆弧面;第一凹锁止弧和第二凹锁止弧的形状完全一致,摩擦面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高红华瑶赵雄叶秉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