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蓉翠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90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闸机控制器、机体、旋转底盘、信号分类模块和处理器模块,所述机体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门刷卡区和进门刷卡区,且两者内侧分别设有电源指示灯,所述机体上表面中心设有警报灯,所述闸机控制器下表面固定有旋转底盘,所述机体内表面设有集线盒,且集线盒表面设有锁扣,所述机体前表面设有提示灯,所述闸机控制器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所述信号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芯片模块和警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机芯片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闸机采用了三辊闸的结构设计,有效的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的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方便了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日渐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同时随着而来的就是对这些建筑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尤其在建筑施工方面,由于工期长,人员混杂等等因素,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管理不便,给施工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目前在建筑施工方面进行人员管理的方式一般还是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人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上有所不足,同时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造成管理成本升高,不利于长期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闸机控制器、机体、旋转底盘、信号分类模块和处理器模块,所述机体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门刷卡区和进门刷卡区,且两者内侧分别设有电源指示灯,所述机体上表面中心设有警报灯,所述机体内部上端设有闸机控制器,所述闸机控制器下表面固定有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表面固定有俯仰卡固块,且俯仰卡固块与闸杆一端卡扣式连接,所述旋转底盘表面设有紧固螺钉,所述机体内表面设有集线盒,且集线盒表面设有锁扣,所述机体前表面设有提示灯,所述闸机控制器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磁卡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机芯片模块和警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机芯片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闸机控制器内部设有ARM内核微处理器,且与旋转底盘连接处设有液压减震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闸杆通过俯仰卡固块与旋转底盘连接,且俯仰卡固块俯仰角度调节为水平30-60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闸杆之间转动角度相等,且闸杆推动力只需0.5千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外表面四角均为不锈钢平滑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与异常信号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技术中,通过闸杆通过俯仰卡固块与旋转底盘连接,且俯仰卡固块俯仰角度调节为水平30-60度,能够根据不同闸机机体规格大小对闸杆安装固定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其30-60度的调节角度,在满足了所有通行情况下也翻边了闸杆进行拆卸和更换操作,方便了后期的维护,通过机体外表面四角均为不锈钢平滑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机体表面受到的腐蚀伤害,另一方面,平滑的结构也避免了人员不小心碰撞机体带来的意外伤害,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的闸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的系统工作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闸机控制器、2-集线盒、3-闸杆、4-锁扣、5-出门刷卡区、6-机体、7-警报灯、8-电源指示灯、9-进门刷卡区、10-提示灯、11-旋转底盘、12-俯仰卡固块、13-紧固螺钉、14-磁卡采集模块、15-异常信号模块、16-信号分类模块、17-电机芯片模块、18-输出模块、19-处理器模块、20-警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闸机控制器1、机体6、旋转底盘11、信号分类模块16和处理器模块19,机体6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门刷卡区5和进门刷卡区9,且两者内侧分别设有电源指示灯8,机体6上表面中心设有警报灯7,机体6内部上端设有闸机控制器1,闸机控制器1下表面固定有旋转底盘11,旋转底盘11表面固定有俯仰卡固块12,且俯仰卡固块12与闸杆3一端卡扣式连接,旋转底盘11表面设有紧固螺钉13,机体6内表面设有集线盒2,且集线盒2表面设有锁扣4,机体6前表面设有提示灯10,闸机控制器1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19,处理器模块19的输入端与磁卡采集模块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处理器模块19的输出端与信号分类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分类模块16的输出端与电机芯片模块17和警报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机芯片模块17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闸机控制器1内部设有ARM内核微处理器,且与旋转底盘11连接处设有液压减震装置,闸杆3通过俯仰卡固块12与旋转底盘11连接,且俯仰卡固块12俯仰角度调节为水平30-60度,闸杆3之间转动角度相等,且闸杆3推动力只需0.5千克,机体6外表面四角均为不锈钢平滑结构,处理器模块19的输入端与异常信号模块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该智能建筑管理装置使用时,将机体6安装在建筑施工门口处,当人员将门禁卡放置在进门刷卡区9表示时,闸机控制器1内部的ARM内核微处理器通过磁卡采集模块14采集门禁卡的相关信息数据,然后倒入处理器模块19中进行匹配分析,同时异常采集模块15能够采集到外接作用力对机体6带来的异常作用信息,处理之后的信息进入信号分类模块16中,之后正常的信号导入电机芯片模块17中然后通过输出模块18控制电机启动,控制旋转底盘11将闸杆3松开,此时人员轻轻推动闸杆3,就可以将闸杆3推开,使得人员能够进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闸机控制器(1)、机体(6)、旋转底盘(11)、信号分类模块(16)和处理器模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6)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门刷卡区(5)和进门刷卡区(9),且两者内侧分别设有电源指示灯(8),所述机体(6)上表面中心设有警报灯(7),所述机体(6)内部上端设有闸机控制器(1),所述闸机控制器(1)下表面固定有旋转底盘(11),所述旋转底盘(11)表面固定有俯仰卡固块(12),且俯仰卡固块(12)与闸杆(3)一端卡扣式连接,所述旋转底盘(11)表面设有紧固螺钉(13),所述机体(6)内表面设有集线盒(2),且集线盒(2)表面设有锁扣(4),所述机体(6)前表面设有提示灯(10),所述闸机控制器(1)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19),所述处理器模块(19)的输入端与磁卡采集模块(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19)的输出端与信号分类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分类模块(16)的输出端与电机芯片模块(17)和警报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机芯片模块(17)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闸机控制器(1)、机体(6)、旋转底盘(11)、信号分类模块(16)和处理器模块(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6)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门刷卡区(5)和进门刷卡区(9),且两者内侧分别设有电源指示灯(8),所述机体(6)上表面中心设有警报灯(7),所述机体(6)内部上端设有闸机控制器(1),所述闸机控制器(1)下表面固定有旋转底盘(11),所述旋转底盘(11)表面固定有俯仰卡固块(12),且俯仰卡固块(12)与闸杆(3)一端卡扣式连接,所述旋转底盘(11)表面设有紧固螺钉(13),所述机体(6)内表面设有集线盒(2),且集线盒(2)表面设有锁扣(4),所述机体(6)前表面设有提示灯(10),所述闸机控制器(1)内部设有处理器模块(19),所述处理器模块(19)的输入端与磁卡采集模块(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19)的输出端与信号分类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蓉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蓉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