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58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涉及农药化工生产的热交换器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固定槽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装设在内侧固定槽内,侧边挡流块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穿过装置外壳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相固定,短固定杆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的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流板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药化工生产的热交换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热交换器按照传热原理分类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复式换热器。其中,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中国申请专利(公布专利号:CN201520452854),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双层壳体的使用,以及防冲空间的使用,从而节约的交换器内的空间。但在管壳式热换器的热液经折流方向后,折流结构底部的热液会沿着底部液体流层进行前进,不能及时的与冷液管道进行热量接触,如何对折流结构底部的热液进行流向方向的改变,从而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通过侧边挡流块结构来改变折流板底部的热液流向,从而能够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热进管、封头腔、进热通孔、冷进管、冷液内管、弧段管、折流板、冷出管、热出管、排污口、侧边挡流块、内侧固定槽、长固定杆、短固定杆、密封垫:封头腔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前后两端,热进管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的外侧板块上,热出管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的外侧板块上,冷进管与冷出管连接在装置外壳的上侧的两端,冷液内管纵向连接在冷进管和冷出管之间,折流板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内侧板上,冷液内管垂直固定在折流板上;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固定槽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装设在内侧固定槽内,侧边挡流块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穿过装置外壳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相固定,短固定杆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的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上。进热通孔等间隔开设在热进管侧的封头腔的内侧板上,热出管侧的封头腔的内侧板上开设与与进热通孔相同结构的通孔结构。排污口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底侧板的下侧,排污口的管道内装设滤网结构。相邻的冷液内管上的弧段管为相互交错排列,侧边挡流块的上侧面板为内凹弧形结构,长固定杆、短固定杆与装置外壳接触的位置上装设密封垫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第一是降低了冷液在管内的流速,增加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时长,第二是增大了冷热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效率;2、本技术的折流板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外壳;2、热进管;3、封头腔;4、进热通孔;5、冷进管;6、冷液内管;7、弧段管;8、折流板;9、冷出管;10、热出管;11、排污口;12、侧边挡流块;13、内侧固定槽;14、长固定杆;15、短固定杆;16、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为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热进管2、封头腔3、进热通孔4、冷进管5、冷液内管6、弧段管7、折流板8、冷出管9、热出管10、排污口11、侧边挡流块12、内侧固定槽13、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密封垫16:封头腔3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端,热进管2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热出管10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冷进管5与冷出管9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上侧的两端,冷液内管6纵向连接在冷进管5和冷出管9之间,折流板8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板上,冷液内管6垂直固定在折流板8上;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结构,装置外壳1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13结构,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12装设在内侧固定槽13内,侧边挡流块12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14穿过装置外壳1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12相固定,短固定杆15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12的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上。其中,进热通孔4等间隔开设在热进管2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热出管10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开设与与进热通孔4相同结构的通孔结构。其中,排污口11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底侧板的下侧,排污口11的管道内装设滤网结构。其中,相邻的冷液内管6上的弧段管7为相互交错排列,侧边挡流块12的上侧面板为内凹弧形结构,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与装置外壳1接触的位置上装设密封垫结构。在本技术装置中: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热液经热进管2进入封头腔3内,热液经过折流板8在装置内曲折前进,冷液在冷液内管6中前进,冷液前进的方向与热液前进的方向曲折交错,同时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第一是降低了冷液在管内的流速,增加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时长,第二是增大了冷热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效率;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侧边挡流块12的下侧通过长固定杆14固定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内,折流板8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12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8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6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热进管(2)、封头腔(3)、进热通孔(4)、冷进管(5)、冷液内管(6)、折流板(8)、冷出管(9)、热出管(10)、排污口(11)、侧边挡流块(12)、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腔(3)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端,所述热进管(2)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热出管(10)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冷进管(5)与冷出管(9)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上侧的两端,所述冷液内管(6)纵向连接在冷进管(5)和冷出管(9)之间,所述折流板(8)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板上,所述冷液内管(6)垂直固定在折流板(8)上;所述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13)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结构,所述侧边挡流块(12)装设在内侧固定槽(13)内,所述侧边挡流块(12)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14)穿过装置外壳(1)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12)相固定,所述短固定杆(15)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12)的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热进管(2)、封头腔(3)、进热通孔(4)、冷进管(5)、冷液内管(6)、折流板(8)、冷出管(9)、热出管(10)、排污口(11)、侧边挡流块(12)、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腔(3)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端,所述热进管(2)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热出管(10)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冷进管(5)与冷出管(9)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上侧的两端,所述冷液内管(6)纵向连接在冷进管(5)和冷出管(9)之间,所述折流板(8)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板上,所述冷液内管(6)垂直固定在折流板(8)上;所述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13)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结构,所述侧边挡流块(12)装设在内侧固定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珊珊赵文风李含宇王淼王立辉王晶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