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振民专利>正文

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50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秸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为了解决秸秆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过程中下部塌陷,上部搭桥烧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炉膛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内上半部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下半部有倒圆台形铸铁炉膛,内、外筒体间的环形空间上端有上封板,下端有阻流板和导流板,进风管由外筒体进入可更换保温衬里内,铸铁炉膛和内筒体间有耐火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由下封板封住。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煤气生产过程实现炉温高,消耗少,产气质量高,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现有的秸杆煤气发生炉在秸杆燃烧过程中,由于负压的抽吸,在炉膛中很容易形成搭桥、烧穿而形成空洞,直接影响所产煤气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秸杆煤气发生炉均采用直筒式炉膛,秸杆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灰分下落及负压抽吸所以极易造成下部塌陷上部搭桥,结果是炉温低,产气质量不好,消耗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秸杆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过程中,防止下部塌陷上部搭桥烧穿的技术方案,以实现炉温高,消耗少,产气质量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炉膛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上半部内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筒体内壁的中部有6个带螺栓孔的突耳,带法兰螺栓孔的倒园台形铸铁炉膛坐在内筒体的6个突耳上,并有螺栓将铸铁炉膛固定在突耳上,铸铁炉膛与内筒体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并用与内筒体焊接在一起的下封板将耐火保温材料封住,内筒体和外筒体间构成一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上端用上封板封闭,在外筒体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管,在煤气出口管一侧的环形空间的下端有半园环形的阻流板,即在半园环形板上至少开有3个通孔,在煤气出口管另一侧的半园环形空间下端按装有至少4块导流板,从外筒体下半部至内筒体上部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沿园周均布至少4根进风管。本技术的优点是气化迅速,产气快,点火后一分钟之内即可产生煤气,可以避免秸杆在燃烧过程中搭桥穿孔的现象,由于采用了倒园台形的炉膛,使秸杆灰渣在下落的过程中是有序进行,而不是直筒式炉膛中秸杆灰渣的下部突然塌陷,上部搭桥,并导致燃烧穿孔,从而保证了秸杆气化炉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煤气,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使之煤气生产过程实现了炉温高,消耗少,产气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中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它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3,内筒体1上半部内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10,内筒体1内壁的中部有6个带螺栓孔的突耳12,带法兰螺栓孔的倒园台形铸铁炉膛11坐在内筒体1的6个突耳12上,并用螺栓将铸铁炉膛11固定在突耳12上,在铸铁炉膛11与内筒体1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4,并用与内筒体1焊接在一起的下封板7将耐火保温材料4封住,内筒体1和外筒体3间构成一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上端用上封板9封闭,在外筒体3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管2,在煤气出口管2一侧的环形空间的下端有半园环形的阻流板6,即在半园环形板上开有3个通孔,在煤气出口管2另一侧的半园环形空间下端按装有4块导流板8,从外筒体3下半部至内筒体1上部可更换的耐火衬里10内沿园周均布4根进风管5,煤气如附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向煤气出口管2流出。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在煤气出口管2一侧的环形空间的下端有半园环形的阻流板6,即在半园环形板上开有5个通孔均布,在煤气出口管2另一侧的半园环形空间下端按装有5块导流板8均布,从外筒体3的下半部至内筒体1的上部可更换的耐火衬里10内沿园周均布6根进风管5,其它同上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其特征在于炉膛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上半部内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筒体内壁的中部有6个带螺栓孔的突耳,带法兰螺栓孔的倒园台形铸铁炉膛坐在内筒体的6个突耳上,并有螺栓将铸铁炉膛固定在突耳上,铸铁炉膛与内筒体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并用与内筒体焊接在一起的下封板将耐火保温材料封住,内筒体和外筒体间构成一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上端用上封板封闭,在外筒体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管,在煤气出口管一侧的环形空间的下端有半园环形的阻流板,即在半园环形板上至少开有3个通孔,在煤气出口管另一侧的半园环形空间下端按装有至少4块导流板,从外筒体下半部至内筒体上部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沿园周均布至少4根进风管。专利摘要一种秸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为了解决秸秆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过程中下部塌陷,上部搭桥烧穿,本技术的特征是:炉膛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内上半部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下半部有倒圆台形铸铁炉膛,内、外筒体间的环形空间上端有上封板,下端有阻流板和导流板,进风管由外筒体进入可更换保温衬里内,铸铁炉膛和内筒体间有耐火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由下封板封住。使用本技术可使煤气生产过程实现炉温高,消耗少,产气质量高,减轻劳动强度。文档编号C10B53/00GK2367610SQ9922088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关振民 申请人:关振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杆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其特征在于:炉膛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上半部内有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筒体内壁的中部有6个带螺栓孔的突耳,带法兰螺栓孔的倒园台形铸铁炉膛坐在内筒体的6个突耳上,并有螺栓将铸铁炉膛固定在突耳上,铸铁炉膛与内筒体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并用与内筒体焊接在一起的下封板将耐火保温材料封住,内筒体和外筒体间构成一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上端用上封板封闭,在外筒体的上部有煤气出口管,在煤气出口管一侧的环形空间的下端有半园环形的阻流板,即在半园环形板上至少开有3个通孔,在煤气出口管另一侧的半园环形空间下端按装有至少4块导流板,从外筒体下半部至内筒体上部可更换的耐火衬里内沿园周均布至少4根进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振民
申请(专利权)人:关振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