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357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括运输带,运输带右端设有从动辊,运输带左端设有主动辊,主动辊下侧右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主动辊上的转轴连接,运输带中部设有支架,支架上侧设有储料箱,储料箱前侧左端设有控制面板,储料箱前侧右端设有报警器,储料箱下侧中部设有排料软管,排料软管左右两端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下侧设有储料腔,储料腔下侧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连接管下侧设有储量管,储量管下侧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出料管下侧设有喷头,运输带上侧前后两端设有挡板,挡板外侧设有第二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全自动和储量管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方便了灌装,保证了罐装瓶内部的物品含量基本一致。

An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 including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belt,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n roller conveyor belt, left with an active roller, a driving roller lower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 motor connecte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belt on the driving roller,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a suppor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ox. The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panel at the front left, front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box alarm, storage box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discharge hose, discharge hose ends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material storage cavity, a storag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first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rranged under the storage tube, reserves the lower side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ipe, a solenoid valv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discharging pip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nozzle, the transport belt side and the two ends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baffle The out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full automatic and reserv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filling and ensure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inside of the canned bottle are basically the s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灌装机。
技术介绍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近来随着食品的QS认证,食用油的厂家已经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所以油类灌装机在灌装机中地位凸现,压力灌装机是在高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灌装,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贮液缸内的压力与瓶中的压力相等,靠液体自重流入瓶中而灌装,称为等压灌装;另一种是贮液缸内的压力高于瓶中的压力,液体靠压差流入瓶内,高速生产线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现有的灌装机一般在罐装瓶内部的罐装的物品的量参差不齐,而且又是还会出现物品溢出的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灌装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灌装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括运输带,所述运输带右端设有从动辊,所述运输带左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下侧右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主动辊上的转轴连接,所述运输带中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前侧左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储料箱前侧右端设有报警器,所述储料箱下侧中部设有排料软管,所述排料软管左右两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侧设有储料腔,所述储料腔下侧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连接管下侧设有储量管,所述储量管下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料管下侧设有喷头,所述运输带上侧前后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外侧设有第二连接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前后两侧下端设有支撑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急停按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端的第二连接管连接到支架上,前端的第二连接管前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运输带的前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再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控制开关控制运输带进行运转,在此期间,打开第一电磁阀,对储量管内进行灌装,待到储量管加满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待到罐装瓶移动到喷头下侧的时候,通过控制面板调解液压缸向下移动,从而使喷头插入到罐装瓶内部,打开第二电磁阀,从而完成灌装,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方便了操作,而且不用添加流量计或者压力传感器等灌装测重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灌装时溶液的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全自动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括运输带1,所述运输带1右端设有从动辊2,所述运输带1左端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和从动辊2前后两侧下端设有支撑腿,所述主动辊3下侧右端设有电机4,可以有效地方便罐装瓶的运输,所述电机4通过皮带5与主动辊3上的转轴连接,所述运输带1中部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支架6上侧设有储料箱7,所述储料箱7前侧左端设有控制面板8,可以游侠的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和使用,所述控制面板8上设有急停按钮,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时,可以迅速的关闭设备,所述储料箱7前侧右端设有报警器9,在设备出现情况时,通过该报警器9进行报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醒工作人员,所述储料箱7下侧中部设有排料软管10,所述排料软管10左右两端设有液压缸11,通过液压罐、液压泵、控制面板8、液压罐和液压缸11组成的简易的液压系统,从有效地控制设备的升降,从而方便了灌装,所述液压缸11下侧设有储料腔12,所述储料腔12下侧设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下侧设有储量管15,所述储量管15下侧设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7,所述出料管16下侧设有喷头18,打开第一电磁阀14,对储量管15内进行灌装,待到储量管15加满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4,待到罐装瓶移动到喷头18下侧的时候,通过控制面板8调解液压缸11向下移动,从而使喷头18插入到罐装瓶内部,打开第二电磁阀17,从而对罐装瓶进行灌装,这样可以使罐装瓶内部的物质重量是一致的,这样就不用再添加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侧重设备,所述运输带1上侧前后两端设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外侧设有第二连接管20,所述后端的第二连接管20连接到支架6上,前端的第二连接管20前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运输带的前侧,保证罐装瓶的平稳运行。本技术再通过控制面板8上的控制开关控制运输带1进行运转,在此期间,打开第一电磁阀14,对储量管15内进行灌装,待到储量管15加满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4,待到罐装瓶移动到喷头18下侧的时候,通过控制面板8调解液压11缸向下移动,从而使喷头18插入到罐装瓶内部,打开第二电磁阀17,从而完成灌装,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方便了操作,而且不用添加流量计或者压力传感器等灌装测重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灌装时溶液的溢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灌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括运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1)右端设有从动辊(2),所述运输带(1)左端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下侧右端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皮带(5)与主动辊(3)上的转轴连接,所述运输带(1)中部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侧设有储料箱(7),所述储料箱(7)前侧左端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储料箱(7)前侧右端设有报警器(9),所述储料箱(7)下侧中部设有排料软管(10),所述排料软管(10)左右两端设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下侧设有储料腔(12),所述储料腔(12)下侧设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连接管(13)下侧设有储量管(15),所述储量管(15)下侧设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7),所述出料管(16)下侧设有喷头(18),所述运输带(1)上侧前后两端设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外侧设有第二连接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灌装机,包括运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带(1)右端设有从动辊(2),所述运输带(1)左端设有主动辊(3),所述主动辊(3)下侧右端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皮带(5)与主动辊(3)上的转轴连接,所述运输带(1)中部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侧设有储料箱(7),所述储料箱(7)前侧左端设有控制面板(8),所述储料箱(7)前侧右端设有报警器(9),所述储料箱(7)下侧中部设有排料软管(10),所述排料软管(10)左右两端设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下侧设有储料腔(12),所述储料腔(12)下侧设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4),所述连接管(13)下侧设有储量管(15),所述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川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