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220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制造所述电极的方法以及包含所述电极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极防止粘合剂集中在所述电极的表面上的偏析现象,从而包含在集电器上表现出优异剥离强度的活性层。

Electrod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ode,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electrode, and a battery containing the electrod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d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herein the electrode of the invention prevents segregation of the adhesive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de, thereby comprising an active layer exhibiting excellent peel strength on the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所述电极的电池。本专利技术主张基于2015年4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048890号的优先权,通过参考将其内容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例如通过制备呈浆料糊状态的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分散的粘合剂并然后将其施加在集电器上,随后进行干燥、辊压和进一步干燥,能够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此时,电极中的粘合剂起着确保电极的柔性,并且与集电器保持足够的结合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决定电极的柔性和与集电器的足够的结合力的因素之一可以包括粘合剂随电极深度的含量。也就是说,粘合剂在电极中的分布是决定二次电池的柔性和与集电器的结合力的重要因素。在集电器上施加包含粘合剂的组合物之后需要干燥工艺以制造电极,但是在实施预定的干燥工艺时,在电极内产生微细的结构变化,从而造成电极性能劣化的问题。上述问题可通过偏析现象来表示,其中存在于电极层中的粘合剂在干燥工艺期间移动到电极的表面。由于这种偏析现象,可能存在粘合剂不均匀分布在电极内部而是偏向到表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各种尝试以克服上述的偏析现象和能够由其引起的电极的结合力问题。[现有技术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所述电极包含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并具有粘合剂的活性层,其中由如下方程式1表示的BMI(I/S)在0.018~0.300的范围内:[方程式1]BMI(I/S)=BMI(界面)/BMI(表面)其中BMI(界面)是指,基于所述活性层的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表面,相对于存在于所述活性层中的全部粘合剂的量,存在于对应于所述活性层厚度方向上0%~15%的区域中的粘合剂的量(%),且BMI(表面)代表,基于所述活性层的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表面,相对于存在于所述活性层中的全部粘合剂的量,存在于对应于所述活性层厚度方向上85%~100%的区域中的粘合剂的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07 KR 10-2015-00488901.一种电极,所述电极包含集电器和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并具有粘合剂的活性层,其中由如下方程式1表示的BMI(I/S)在0.018~0.300的范围内:[方程式1]BMI(I/S)=BMI(界面)/BMI(表面)其中BMI(界面)是指,基于所述活性层的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表面,相对于存在于所述活性层中的全部粘合剂的量,存在于对应于所述活性层厚度方向上0%~15%的区域中的粘合剂的量(%),且BMI(表面)代表,基于所述活性层的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表面,相对于存在于所述活性层中的全部粘合剂的量,存在于对应于所述活性层厚度方向上85%~100%的区域中的粘合剂的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BMI(界面)在0.8%~6.0%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BMI(表面)在22.0%~42.3%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集电器是不锈钢、镍、钛、煅烧碳、铜或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粘合剂是丙烯酸类粘合剂或氟粘合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活性层还包含导电材料和活性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活性层还包含选自如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稳定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交联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当在室温下在0.3m/分钟的剥离速度和180°剥离角的条件下对尺寸为15×150mm2的电极样本进行测量时,所述活性层在所述集电器上具有30gf/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智贤吴诚浚全信煜宋珍午利忠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